一种一体黑触控显示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032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黑触控显示屏,如果直接将低透过率灰度膜固定于触控面板的下表面,再通过强粘性双面粘与泡棉和低透过率灰度膜粘贴固定,由于强粘性双面粘粘性较强,强粘性双面粘在温度变化时容易产生热胀冷缩,从而导致低透过率灰度膜被拉扯变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强粘性双面粘的上表面涂布弱粘性胶水,在强粘性双面粘的下表面涂布有强粘性胶水,其可以防止热胀冷缩时将低透过率灰度膜拉扯变形,而低透过率灰度膜覆盖显示区和油墨区,使其在息屏时可达到一体黑的效果,同时又让触控面板的上方可以做其他各种表面处理或可以贴其他贴膜。贴膜。贴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黑触控显示屏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一体黑触控显示屏。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一体黑触控显示屏通常包括触控面板,触控面板上设有灰色透光薄膜,以保证一体黑效果,但是触控面板的上方需要做各种表面处理或者其他贴膜,触控面板的上方已无足够位置供灰色透光薄膜粘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一体黑触控显示屏,如果直接将低透过率灰度膜固定于触控面板的下表面,再通过强粘性双面粘与泡棉和低透过率灰度膜粘贴固定,由于强粘性双面粘粘性较强,强粘性双面粘在温度变化时容易产生热胀冷缩,从而导致低透过率灰度膜被拉扯变形。本技术在强粘性双面粘的上表面涂布弱粘性胶水,在强粘性双面粘的下表面涂布有强粘性胶水,其可以防止热胀冷缩时将低透过率灰度膜拉扯变形,而低透过率灰度膜覆盖显示区和油墨区,使其在息屏时可达到一体黑的效果,同时又让触控面板的上方可以做其他各种表面处理或可以贴其他贴膜。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黑触控显示屏,其包括触控面板、低透过率灰度膜、LCD模组、中框、背光模组、泡棉和强粘性双面粘,所述触控面板包括显示区和油墨区;所述低透过率灰度膜固定于所述触控面板下方且覆盖所述显示区和油墨区;所述LCD模组设于所述低透过率灰度膜的下方;所述中框设于所述LCD模组下方;所述背光模组设于所述中框下方;所述泡棉固定于所述中框上方且环绕所述LCD模组设置;所述强粘性双面粘固定于所述泡棉上,所述强粘性双面粘的上表面涂布有弱粘性胶水,所述强粘性双面粘的下表面涂布有强粘性胶水,所述强粘性双面粘的上表面与所述低透过率灰度膜粘接,所述强粘性双面粘的下表面与所述泡棉粘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强粘性双面粘的下表面还设有PET基材层,所述强粘性胶水设于所述PET基材层的下表面。
[0007]进一步地,所述强粘性胶水与所述弱粘性胶水的初粘力比值为2:1至50:1。
[0008]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下框和设于所述下框上的导光板,所述下框包括底板和由底板边缘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导光板与所述侧壁之间的设有至少一个弹块。
[0009]进一步地,所述弹块两侧均设有至少一个凸块。
[0010]进一步地,所述弹块于相邻所述凸块之间设有减震孔。
[0011]进一步地,靠近所述凸块一侧的所述减震孔的内壁上均设有凹口,相邻所述凹口之间设有减震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器为弹簧。
[0013]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器为两个同极相对的磁铁。
[0014]进一步地,所述弹块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侧壁过盈配合。
[0015]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如果直接将低透过率灰度膜固定于触控面板的下表面,再通过强粘性双面粘与泡棉和低透过率灰度膜粘贴固定,由于强粘性双面粘粘性较强,强粘性双面粘在温度变化时容易产生热胀冷缩,从而导致低透过率灰度膜被拉扯变形。本技术在强粘性双面粘的上表面涂布弱粘性胶水,在强粘性双面粘的下表面涂布有强粘性胶水,其可以防止热胀冷缩时将低透过率灰度膜拉扯变形,而低透过率灰度膜覆盖显示区和油墨区,使其在息屏时可达到一体黑的效果,同时又让触控面板的上方可以做其他各种表面处理或可以贴其他贴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一体黑触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强粘性双面粘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背光模组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4中的弹块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3]请参阅图1和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一体黑触控显示屏,其包括触控面板1、低透过率灰度膜2、LCD模组3、中框4、背光模组5、泡棉6和强粘性双面粘7,所述触控面板1包括显示区和油墨区;所述低透过率灰度膜2固定于所述触控面板1下方且覆盖所述显示区和油墨区;所述LCD模组3设于所述低透过率灰度膜2的下方;所述中框4设于所述LCD模组3下方;所述背光模组5设于所述中框4下方;所述泡棉6固定于所述中框4上方且环绕所述LCD模组3设置;所述强粘性双面粘7固定于所述泡棉6上,所述强粘性双面粘7的上表面涂布有弱粘性胶水71,所述强粘性双面粘7的下表面涂布有强粘性胶水72,所述强粘性双面粘7的上表面与所述低透过率灰度膜2粘接,所述强粘性双面粘7的下表面与所述泡棉6粘接。
[0024]如果直接将低透过率灰度膜2固定于触控面板1的下表面,再通过强粘性双面粘7与泡棉6和低透过率灰度膜2粘贴固定,由于强粘性双面粘7粘性较强,强粘性双面粘7在温度变化时容易产生热胀冷缩,从而导致低透过率灰度膜2被拉扯变形。本技术在强粘性双面粘7的上表面涂布弱粘性胶水71,在强粘性双面粘7的下表面涂布有强粘性胶水72,其可以防止热胀冷缩时将低透过率灰度膜2拉扯变形,而低透过率灰度膜2覆盖显示区和油墨区,使其在息屏时可达到一体黑的效果,同时又让触控面板1的上方可以做其他各种表面处理或可以贴其他贴膜。
[0025]请结合图1至图3,进一步地,所述强粘性双面粘7的下表面还设有PET基材层73,所述强粘性胶水72设于所述PET基材层73的下表面,由于设有PET基材层73作为识别,可以起到防呆的作用。
[0026]进一步地,所述强粘性胶水72与所述弱粘性胶水71的初粘力比值为2:1至50:1,其通过控制胶水粘力来防止强粘性双面粘7的上表面对LCD模组3中的低透过率灰度膜2造成拉扯,进而防止低透过率灰度膜2变形。
[0027]请结合图1至图4,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5包括下框8和设于所述下框8上的导光板51,所述下框8包括底板81和由底板81边缘向上延伸的侧壁82,所述导光板51与所述侧壁82之间的设有至少一个弹块9,设置有弹块9可以使导光板51牢固的抵接在弹块9上,缓冲导光板51对下框8的撞击力,避免导光板51与下框8发生碰撞而造成响声,同时也可以提高导光板51的使用寿命。
[0028]进一步地,所述弹块9两侧均设有至少一个凸块91,凸块91直接抵接至导光板51和下框8的侧壁82上,其可使弹块9对准导光板51和侧壁82,进一步提高弹块9的缓冲性能。
[0029]进一步地,随着弹块9使用时间的增加,弹块9也会随着老化而使弹性变弱,为了增加弹块9缓冲撞击力的能力和增加弹块9的使用寿命,所述弹块9于相邻所述凸块91之间设有减震孔92,在本实施例中,该减震孔92为方孔,当导光板51往弹块9方向上撞击时,弹块9会往减震孔92方向上凹陷变形,吸收导光板51的撞击力,从而进一步实现减震和降低噪声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黑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触控面板,其包括显示区和油墨区;低透过率灰度膜,其固定于所述触控面板下方且覆盖所述显示区和油墨区;LCD模组,其设于所述低透过率灰度膜的下方;中框,其设于所述LCD模组下方;背光模组,其设于所述中框下方;泡棉,其固定于所述中框上方且环绕所述LCD模组设置;强粘性双面粘,其固定于所述泡棉上,所述强粘性双面粘的上表面涂布有弱粘性胶水,所述强粘性双面粘的下表面涂布有强粘性胶水,所述强粘性双面粘的上表面与所述低透过率灰度膜粘接,所述强粘性双面粘的下表面与所述泡棉粘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黑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粘性双面粘的下表面还设有PET基材层,所述强粘性胶水设于所述PET基材层的下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黑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粘性胶水与所述弱粘性胶水的初粘力比值为2:1至5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乐莹赵剑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