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零火通用智能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03188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零火通用智能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零火通用智能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零火整流电路模块、单火整流电路模块、开关电源模块、DCDC模块、闭态取电模块、外接控制端子、外接强电端子和继电器模块,所述外接强电端子包括接入端子J1、接入端子J2和接入端子J3,所述接入端子J1和所述接入端子J2均与零火整流电路模块连接,接入端子J1和接入端子J3均与单火整流电路模块连接,接入端子J1还与闭态取电模块连接,零火整流电路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单火整流电路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开关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适用性广、输出功率大、功耗低、人性化、稳定性好成本低。性好成本低。性好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零火通用智能开关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单零火通用智能开关。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开关在照明控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控制部分和执行部分共同组成,稳定的电源供电使其正常工作的基础。在实际中家装照明线路的布线方式各种各样,没有统一的布线方式。传统零火开关的功耗也相对较高,由于高频振荡导致变压器、电感这类元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噪声,使得使用体验感差。传统基于没有零线布线方式时,常规的零火智能开关在安装中变得有难度,在已布线环境中如果无法实现额外增加一条零线布线的话,智能开关将无法安装,从而失去这样的应用市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零火通用智能开关。
[0004]本技术单零火通用智能开关采用的技术方案: 其特征在于包括零火整流电路模块、单火整流电路模块、开关电源模块、DCDC模块、闭态取电模块、外接控制端子、外接强电端子和继电器模块,所述外接强电端子包括用于外部火线L接入的接入端子J1、用于外部零线N接入的接入端子J2和用于外部负载Ld1接入的接入端子J3,所述接入端子J1和所述接入端子J2均与所述零火整流电路模块连接,所述接入端子J1和所述接入端子J3均与所述单火整流电路模块连接,所述接入端子J1还与所述闭态取电模块连接,所述零火整流电路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单火整流电路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开关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闭态取电模块的输出端分别经过所述DCDC模块降压后,用于所述外接控制端子和所述继电器模块的供电,所述继电器模块一端与所述接入端子J3连接,用于实现外接负载Ld1的导通与断开。
[0005]所述零火整流电路模块和所述单火整流电路模块均包括与所述接入端子J2连接的二极管D3和二极管D5,所述零火整流电路模块还包括与所述接入端子J1连接的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所述单火整流电路模块还包括与所述接入端子J3连接的二极管D6和二极管D7。
[0006]所述开关电源模块包括主芯片、变压器T1、压敏电阻R1、电解电容C1、肖特基二极管D10、电解电容C4和电解电容C5,所述零火整流电路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单火整流电路模块的输出端均输出至所述压敏电阻R1做浪涌保护,再输出至所述电解电容C1做滤波,再供由所述主芯片工作;
[0007]所述变压器T1的辅助绕组用于给所述主芯片提供稳定电压,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绕组经过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10整流输出至所述电解电容C4和所述电解电容C5滤波,再输出至所述DCDC模块。
[0008]所述闭态取电模块包括 MOS管Q9、二极管D9、输入判断电路、运算放大器Q10,所述
MOS管Q9与所述继电器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Q10的输出脚用于控制所述MOS管Q9的输出导通状况,所述MOS管Q9输出至所述输入判断电路后,经所述二极管D9整流,再输出至所述DCDC模块。
[0009]还包括蜂鸣器模块,所述DCDC模块用于所述蜂鸣器模块的供电,所述蜂鸣器模块包括蜂鸣器LS1、三极管Q11、电阻R26、电阻R25和电阻R10,所述电阻R10连接至所述外接控制端子,所述蜂鸣器模块通过所述外接控制端子的外接控制信号来驱动所述蜂鸣器LS1。
[0010]本技术单零火通用智能开关的优点在于:1适用性广,兼容了零火线和单火线布线的环境,无论现场是哪一种布线方式都能够,直接安装使用;2输出功率大,通过只限制于Ld1的闭态取电,使得Ld2、Ld3、Ld4的输入与火线L直连,输出功率最大化,输出功率等同于常规零火开关的输出功率,输出功率又高于常规单火开关的输出功率;3功耗低,开关电源模块和闭态取电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压经过DCDC降压,实现了能效的高效率转换,有效减少功耗;4人性化,蜂鸣器模块提供了人性化的操作体验,有助于提升产品的使用品质和体验效果;5稳定性好成本低,相对传统的分离元件电源而言,本设计采用专用集成控制芯片,及优化的简洁兼容单零火电路,闭态取电采用运放控制实现,稳定性更好,价格相对集成闭态取电芯片实现的方式而言更加低廉,可同时满足控制效果和成本要求。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单零火通用智能开关的工作原理框图;
[0013]图2是本技术零火整流电路模块、单火整流电路模块和外接强电端子的电路原理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开关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0015]图4是本技术闭态取电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0016]图5是本技术继电器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0017]图6是本技术蜂鸣器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

6所示,本技术涉及的单零火通用智能开关,包括零火整流电路模块1、单火整流电路模块2、开关电源模块3、DCDC模块4、闭态取电模块9、外接控制端子5、外接强电端子6和继电器模块7,所述外接强电端子6包括用于外部火线L接入的接入端子J1、用于外部零线N接入的接入端子J2和用于外部负载Ld1接入的接入端子J3,所述接入端子J1和所述接入端子J2均与所述零火整流电路模块1连接,所述接入端子J1和所述接入端子J3均与所述单火整流电路模块2连接,所述接入端子J1还与所述闭态取电模块9连接,所述零火整流电路模块1的输出端和所述单火整流电路模块2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开关电源模块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电源模块3的输出端和所述闭态取电模块9的输出端分别经过所述DCDC模块4降压后,用于所述外接控制端子5和所述继电器模块7的供电,所述继电器模块7一端与所述接入端子J3连接,用于实现外接负载Ld1的导通与断开。
[0019]所述零火整流电路模块1和所述单火整流电路模块2均包括与所述接入端子J2连接的二极管D3和二极管D5,所述零火整流电路模块1还包括与所述接入端子J1连接的二极
管D1和二极管D2,所述单火整流电路模块2还包括与所述接入端子J3连接的二极管D6和二极管D7。
[0020]所述开关电源模块3包括主芯片10、变压器T1、压敏电阻R1、电解电容C1、肖特基二极管D10、电解电容C4和电解电容C5,所述零火整流电路模块1的输出端和所述单火整流电路模块2的输出端均输出至所述压敏电阻R1做浪涌保护,再输出至所述电解电容C1做滤波,再供由所述主芯片10工作;
[0021]所述变压器T1的辅助绕组用于给所述主芯片10提供稳定电压,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绕组经过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10整流输出至所述电解电容C4和所述电解电容C5滤波,再输出至所述DCDC模块4。
[0022]所述闭态取电模块9包括 MOS管Q9、二极管D9、输入判断电路、运算放大器Q10,所述MOS管Q9与所述继电器模块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Q10的输出脚用于控制所述MOS管Q9的输出导通状况,所述MOS管Q9输出至所述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零火通用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零火整流电路模块(1)、单火整流电路模块(2)、开关电源模块(3)、DCDC模块(4)、闭态取电模块(9)、外接控制端子(5)、外接强电端子(6)和继电器模块(7),所述外接强电端子(6)包括用于外部火线L接入的接入端子J1、用于外部零线N接入的接入端子J2和用于外部负载Ld1接入的接入端子J3,所述接入端子J1和所述接入端子J2均与所述零火整流电路模块(1)连接,所述接入端子J1和所述接入端子J3均与所述单火整流电路模块(2)连接,所述接入端子J1还与所述闭态取电模块(9)连接,所述零火整流电路模块(1)的输出端和所述单火整流电路模块(2)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开关电源模块(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电源模块(3)的输出端和所述闭态取电模块(9)的输出端分别经过所述DCDC模块(4)降压后,用于所述外接控制端子(5)和所述继电器模块(7)的供电,所述继电器模块(7)一端与所述接入端子J3连接,用于实现外接负载Ld1的导通与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零火通用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零火整流电路模块(1)和所述单火整流电路模块(2)均包括与所述接入端子J2连接的二极管D3和二极管D5,所述零火整流电路模块(1)还包括与所述接入端子J1连接的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所述单火整流电路模块(2)还包括与所述接入端子J3连接的二极管D6和二极管D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零火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谋高勤梁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正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