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换式独立压隔膜叠片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9805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换式独立压隔膜叠片平台,包括第一叠片模组、叠片支台、第二叠片模组、水平滑座、第三叠片模组及叠片升降滑座;其中,第一叠片模组水平设置在机台上;第二叠片模组与第一叠片模组平行间隔设置,并位于机台的下方;水平滑座可滑动地连接在第二叠片模组上;第三叠片模组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水平滑座的侧壁上;叠片升降滑座可滑动地连接在第三叠片模组上;叠片支台包括两组,两叠片支台分别设置在第一叠片模组及叠片升降滑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工位轮换叠片送料,有效地利用了工位衔接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叠片产能,具备分边独立式自动压隔膜功能,有效地保证了叠片过程中极片和隔膜位置稳定性。程中极片和隔膜位置稳定性。程中极片和隔膜位置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换式独立压隔膜叠片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特别指一种轮换式独立压隔膜叠片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发展,各行各业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需求日益增长,在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过程中,涉及到正负极片的相互叠合,从而组成极片组,正负极片叠合过程中需要在相邻正极片或者负极片之间插入隔膜进行阻断。正反极片经过隔膜隔断后相互交叉叠合形成电池的极片组,叠合后的极片组需要经过热压工艺进行热压固化,热压后的极片组需要在其四侧包覆多条胶纸,将极片组包扎固定,以便于进行后续的加工工艺。在极片叠合段,其关键核心工序为正负极片的交错叠合及隔膜从交错叠合的正负极片间隙中插入隔离正负极片,而极片来料时为连续的未切断状态,在将极片叠合前还需将极片切断为独立的片料极片,且隔膜来料也为连续的卷绕带状结构,需要将隔膜拉出后覆盖在极片表面后再进行切断;传统的单片单工位叠片方式,叠片效率过低,无法适应高速自动化产线的叠片需求,在满足客户现有叠片产能需求的前提下,为使叠片效能适应未来发展需求,需要改变现有的单工位叠片方式。另外,在正负极片交错叠合及隔膜插入叠加过程中,叠完隔膜后再下一片极片叠合的时间间隙中,需要完成隔膜的自动压紧,以防止已叠合的极片或隔膜位置偏移错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双工位轮换叠片送料,有效地利用了工位衔接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叠片产能,具备分边独立式自动压隔膜功能,有效地保证了叠片过程中极片和隔膜位置稳定性的轮换式独立压隔膜叠片平台。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轮换式独立压隔膜叠片平台,包括第一叠片模组、叠片支台、第二叠片模组、水平滑座、第三叠片模组及叠片升降滑座;其中,上述第一叠片模组水平设置在机台上;上述第二叠片模组与第一叠片模组平行间隔设置,并位于机台的下方,第一叠片模组与第二叠片模组之间形成并列的叠片工位及等待工位;上述水平滑座可滑动地连接在第二叠片模组上,经第二叠片模组驱动在第二叠片模组而直线运动;上述第三叠片模组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水平滑座的侧壁上,并随水平滑座水平滑动;上述叠片升降滑座可滑动地连接在第三叠片模组上,并经第三叠片模组驱动在竖直方向上升降运动;上述叠片支台包括两组,两叠片支台分别设置在第一叠片模组及叠片升降滑座上;叠片工位上的叠片支台完成叠片后经第一叠片模组驱动向等待工位直线移动,等待工位上的叠片支台经第三叠片模组驱动下降,以便将两叠片支台调至不同水平面,避免干涉叠片工位的叠片支台返回等待工位;等待工位上的叠片支台经第二叠片模组驱动水平移动至叠片工位的下方,并再经第三叠片模组上升至叠片工位,进行轮换叠片。
[0005]优选地,所述的叠片支台包括叠片支板、驱动组件、极片支撑组件及压隔膜组件,
其中,上述叠片支板水平设置;上述极片支撑组件设置在叠片支板上;上述驱动组件包括二组,驱动组件分别对称设置于极片支撑组件的两侧,并与极片支撑组件之间留有安装空间;上述压隔膜组件包括二组,压隔膜组件设置在驱动组件与极片支撑组件之间的安装空间内;隔膜被拉出后覆盖在极片支撑组件上经压隔膜组件从两侧将隔膜下压在极片支撑组件上;极片放置在隔膜上后,压隔膜组件松开,被拉隔膜组件重新拉出的隔膜覆盖在极片上后,压隔膜组件重新循环压住隔膜。
[0006]优选地,所述的极片支撑组件包括极片支座及极片支台,其中,上述极片支座水平设置在叠片支板上;上述极片支台通过支柱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极片支座上方,并与极片支座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极片支台上设有至少二个并列设置的极片支撑平面,以便放置单片的极片。
[0007]优选地,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转轴及主动凸轮,其中,上述转轴沿极片支座的侧边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在叠片支板上,通过外部动力机构驱动而旋转运动;上述主动凸轮包括至少二组,主动凸轮对应极片支台的极片支撑平面间隔设置在转轴上;上述主动凸轮包括二片并列间隔设置的主动凸轮片。
[0008]优选地,所述的压隔膜组件包括被动凸轮、压隔膜升降部件、压隔膜平移部件及隔膜压板,其中,上述被动凸轮对应设置于主动凸轮设置,被动凸轮包括二片并列间隔设置的被动凸轮片,被动凸轮片分别与主动凸轮片对应设置,主动凸轮片旋转时带动被动凸轮片旋转运动;上述压隔膜平移部件设置在一片被动凸轮片的侧部,该被动凸轮片旋转时带动压隔膜平移部件水平移动;上述压隔膜升降部件设置在另一片被动凸轮片的侧部,且与压隔膜平移部件在水平直线方向上可滑动地连接,该片被动凸轮片旋转时带动压隔膜升降部件升降运动;上述隔膜压板连接在压隔膜平移部件上,并水平延伸。
[0009]优选地,所述的压隔膜升降部件包括压膜支座、升降拨杆、升降拨轮、压膜升降座、升降拨座及拨动滑槽,其中,上述压膜支座竖直设置;上述升降拨杆可转动地设置在压膜支座的侧壁上,并位于被动凸轮的侧部,升降拨杆靠近被动凸轮的一端设有滚轮,升降拨杆的另一端设有拨槽,被动凸轮旋转时通过滚轮带动升降拨杆旋转。
[0010]优选地,所述的压膜升降座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压膜支座的侧壁上,压膜升降座的底部可转动地连接有升降拨轮,升降拨轮对应拨槽设置;上述升降拨座水平连接在压膜升降座的侧壁上,升降拨座上水平开设有条状结构的拨动滑槽;上述压膜座升降拨杆旋转时通过升降拨轮带动压膜升降座及升降拨座升降运动。
[0011]优选地,所述的压膜平移部件包括平移拨杆、平移滚轮、压膜平移座、压膜滚轮及压膜座,其中,上述平移拨杆可转动地设置在压膜支座的侧壁上,且位于被动凸轮的侧部,平移拨杆靠近被动凸轮的一端设有滚轮,平移拨杆的另一端设有拨槽,被动凸轮旋转时通过滚轮带动平移拨杆旋转。
[0012]优选地,所述的压膜平移座沿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连接在压膜支座的侧壁上,压膜平移座的底部设有平移滚轮;上述压膜座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连接在压膜平移座的端壁上,并随压膜平移座直线运动;压膜座水平延伸至压膜支座的上方,隔膜压板水平连接在压膜座上;上述压膜滚轮连接在压膜座的下端,并伸入拨动滑槽内,在拨动滑槽内自由滑动,压膜座平移时,压膜滚轮在拨动滑槽内直线滑动,以避免运动干涉,升降拨座升降运动时,通过压膜滚轮带动压膜座升降运动。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自主研发设计了一种采用双工位轮换叠片送料,有效地利用了工位衔接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叠片产能,具备分边独立式自动压隔膜功能,有效地保证了叠片过程中极片和隔膜位置稳定性的轮换式独立压隔膜叠片平台。本技术沿直线方向设计有叠片工位及叠片下料工位;本技术整体包括二个叠片支台,其中,一个叠片支台通过第一叠片模组支撑并在水平直线方向驱动而来回直线运动;另一个叠片支台通过第二叠片模组驱动沿第一叠片模组同方向来回直线运动,同时,该叠片支台还经第三叠片模组驱动沿竖直方向升降运动,该叠片支台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运动路径为沿第一叠片模组驱动的叠片支台的运动平面以下的U型路径,即在叠片工位及叠片下料工位之间,以U型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换式独立压隔膜叠片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叠片模组(51)、叠片支台(52)、第二叠片模组(53)、水平滑座(54)、第三叠片模组(55)及叠片升降滑座(56);其中,上述第一叠片模组(51)水平设置在机台上;上述第二叠片模组(53)与第一叠片模组(51)平行间隔设置,并位于机台的下方,第一叠片模组(51)与第二叠片模组(53)之间形成并列的叠片工位及等待工位;上述水平滑座(54)可滑动地连接在第二叠片模组(53)上,经第二叠片模组(53)驱动在第二叠片模组(53)而直线运动;上述第三叠片模组(55)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水平滑座(54)的侧壁上,并随水平滑座(54)水平滑动;上述叠片升降滑座(56)可滑动地连接在第三叠片模组(55)上,并经第三叠片模组(55)驱动在竖直方向上升降运动;上述叠片支台(52)包括两组,两叠片支台(52)分别设置在第一叠片模组(51)及叠片升降滑座(56)上;叠片工位上的叠片支台(52)完成叠片后经第一叠片模组(51)驱动向等待工位直线移动,等待工位上的叠片支台(52)经第三叠片模组(55)驱动下降,以便将两叠片支台(52)调至不同水平面,避免干涉叠片工位的叠片支台(52)返回等待工位;等待工位上的叠片支台(52)经第二叠片模组(53)驱动水平移动至叠片工位的下方,并再经第三叠片模组(55)上升至叠片工位,进行轮换叠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换式独立压隔膜叠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叠片支台(52)包括叠片支板(521)、驱动组件、极片支撑组件及压隔膜组件,其中,上述叠片支板(521)水平设置;上述极片支撑组件设置在叠片支板(521)上;上述驱动组件包括二组,驱动组件分别对称设置于极片支撑组件的两侧,并与极片支撑组件之间留有安装空间;上述压隔膜组件包括二组,压隔膜组件设置在驱动组件与极片支撑组件之间的安装空间内;隔膜被拉出后覆盖在极片支撑组件上经压隔膜组件从两侧将隔膜下压在极片支撑组件上;极片放置在隔膜上后,压隔膜组件松开,被拉隔膜组件重新拉出的隔膜覆盖在极片上后,压隔膜组件重新循环压住隔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换式独立压隔膜叠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片支撑组件包括极片支座(522)及极片支台(523),其中,上述极片支座(522)水平设置在叠片支板(521)上;上述极片支台(523)通过支柱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极片支座(522)上方,并与极片支座(522)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极片支台(523)上设有至少二个并列设置的极片支撑平面,以便放置单片的极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换式独立压隔膜叠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转轴(524)及主动凸轮(525),其中,上述转轴(524)沿极片支座(522)的侧边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在叠片支板(521)上,通过外部动力机构驱动而旋转运动;上述主动凸轮(525)包括至少二组,主动凸轮(525)对应极片支台(523)的极片支撑平面间隔设置在转轴(524)上;上述主动凸轮(525)包括二片并列间隔设置的主动凸轮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轮换式独立压隔膜叠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隔膜组件包括被动凸轮(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宾兴彭强徐骏周贤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兴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