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智能放电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979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智能放电仪,包括:外壳,其下端面安装有万向轮,且外壳的上端外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手柄,所述外壳的后端外侧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上端内部连接有连接杆,并且连接杆的下端内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外壳的前端外侧设置有显示屏,且显示屏的右端设置有调节按钮;散热扇,其安装于外壳的右端内部,且外壳的左端内部开设有散热孔,并且散热孔的外侧连接有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外壳外侧的防尘板;固定块,其固定安装于外壳的内端面,且固定块的内部连接有支撑杆。该蓄电池智能放电仪,加强了整体的便携性,且提高了工作时内部的稳定性能,同时提高了内部的散热性能,延长了内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延长了内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延长了内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电池智能放电仪


[0001]本技术涉及蓄电池智能放电仪
,具体为一种蓄电池智能放电仪。

技术介绍

[0002]蓄电池放电仪是专门用于电力、电信、铁路、电池生产企业或其它行业对蓄电池组进行日常维护、容量检测以及检验直流电源带载能力而设计,只需设定参数,即可自动完成整个放电过程,实现智能化。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6348439U,公开了一种新型蓄电池智能放电仪,属于电工仪表
,包括主机箱、数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放电模块、冷却模块和通讯模块,还包括提手、支脚、散热孔、显示模块和监测模块,所述的主机箱的顶部设有提手,其底部的四角设有支脚,主机箱内设有数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放电模块、冷却模块和通讯模块,控制模块通过通讯模块可实现PC机上显示模块和监测模块之间的信息传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无线通讯技术和PC机监控软件可对蓄电池放电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监控每节电池的放电过程,简化接线,灵活方便,放电模块采用PTC陶瓷电阻作为放电负载,完全避免了红热现象,使整个放电过程更安全。
[0004]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仍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整体的便携性能较差,不便于携带,且工作时内部的稳定性较差,同时整体不具有散热性能,易影响内部元器件正常工作,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蓄电池智能放电仪,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智能放电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整体的便携性能较差,不便于携带,且工作时内部的稳定性较差,同时整体不具有散热性能,易影响内部元器件正常工作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电池智能放电仪,包括:
[0007]外壳,其下端面安装有万向轮,且外壳的上端外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手柄,所述外壳的后端外侧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上端内部连接有连接杆,并且连接杆的下端内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外壳的前端外侧设置有显示屏,且显示屏的右端设置有调节按钮;
[0008]散热扇,其安装于外壳的右端内部,且外壳的左端内部开设有散热孔,并且散热孔的外侧连接有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外壳外侧的防尘板;
[0009]固定块,其固定安装于外壳的内端面,且固定块的内部连接有支撑杆,并且支撑杆的上端外侧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侧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弹簧,并且安装板的上端面与外壳的内壁端均安装有吸潮板。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了整体的便携性,从而便于携带,且提高了工作时内部的稳定性能,同时提高了内部的散热性能,避免高温环境影响内部元器件的正常使用,延长了内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与连接杆采用滑动的方式相连接,
且连接杆与调节杆采用卡合的方式相连接,并且连接杆的上端外侧设置有凸起结构;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调节杆来调节连接杆的高度,且在连接杆和固定杆的作用下加强了整体的便携性。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孔在外壳的左壁内部等间距设置,且散热孔与散热扇在外壳的内部呈对立式设置;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加快外壳内部的空气流速,提高了对整体的散热性能,避免高温环境影响内部元器件的正常使用。
[001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与支撑杆采用转动的方式相连接,且支撑杆的纵截面呈“V”字型;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对支撑杆具有安装和固定的作用。使支撑杆加强了对安装板支撑和传动的效果。
[001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通过杆状结构与限位块构成转动结构,且限位块与安装板采用滑动的方式相连接;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在支撑杆的作用下与安装板滑动,同时限位块对支撑杆具有限位的作用。
[001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关于安装板的竖直中轴线前后对称设置,且安装板与外壳采用滑动的方式相连接;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在工作时提高内部的稳定性能,对内部结构具有防护作用,便于使用。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蓄电池智能放电仪,加强了整体的便携性,且提高了工作时内部的稳定性能,同时提高了内部的散热性能,延长了内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0022]1、通过外壳的下端面安装有万向轮,固定杆与连接杆采用滑动的方式相连接,且连接杆与调节杆采用卡合的方式相连接,并且连接杆的上端外侧设置有凸起结构,加强了整体的便携性;
[0023]2、通过外壳右端内部设置的2组散热扇,散热孔在外壳的左壁内部等间距设置,且散热孔与散热扇在外壳的内部呈对立式设置,同时提高了内部的散热性能,避免高温环境影响内部元器件的正常使用;
[0024]3、通过固定块与支撑杆采用转动的方式相连接,支撑杆通过杆状结构与限位块构成转动结构,且限位块与安装板采用滑动的方式相连接,安装板与外壳采用滑动的方式相连接,提高了工作时内部的稳定性能。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外壳;2、万向轮;3、手柄;4、固定杆;5、连接杆;6、调节杆;7、散热扇;8、散热孔;9、防尘板;10、固定块;11、支撑杆;12、限位块;13、安装板;14、弹簧;15、吸潮板;16、显
示屏;17、调节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蓄电池智能放电仪,包括一种蓄电池智能放电仪,包括外壳1的下端面安装有万向轮2,且外壳1的上端外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手柄3,外壳1的后端外侧设置有固定杆4,且固定杆4的上端内部连接有连接杆5,外壳1的前端外侧设置有显示屏16,且显示屏16的右端设置有调节按钮17,组合构成便于使用的蓄电池智能放电仪。
[0032]在使用该蓄电池智能放电仪时,具体的如图2和图3中所示,由于固定杆4与连接杆5采用滑动的方式相连接,且连接杆5与调节杆6采用卡合的方式相连接,并且连接杆5的上端外侧设置有凸起结构,因此可通过调节杆6来对连接杆5的高度进行调节,同时可拉动连接杆5上端设置的凸起结构,使整体在万向轮2的作用下发生移动,从而起到便携的作用。
[0033]具体的如图1和图2中所示,当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智能放电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其下端面安装有万向轮,且外壳的上端外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手柄,所述外壳的后端外侧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上端内部连接有连接杆,并且连接杆的下端内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外壳的前端外侧设置有显示屏,且显示屏的右端设置有调节按钮;散热扇,其安装于外壳的右端内部,且外壳的左端内部开设有散热孔,并且散热孔的外侧连接有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外壳外侧的防尘板;固定块,其固定安装于外壳的内端面,且固定块的内部连接有支撑杆,并且支撑杆的上端外侧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侧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弹簧,并且安装板的上端面与外壳的内壁端均安装有吸潮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智能放电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朝亮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尚源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