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极性供电电路、用电设备和供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1948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55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极性供电电路、用电设备和供电系统,无极性供电电路包括整流桥电路和开关控制电路,其中:整流桥电路包括整流桥和开关器件,整流桥的每条桥路并联一个开关器件的开关部分,开关器件的控制部分连接开关控制电路;开关控制电路用于确定整流桥电路中导通的桥路,并向导通的桥路并联的开关部分对应的控制部分发送闭合信号,以使得该开关部分闭合。通过上述技术手段,能够解决供电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高供电效率。提高供电效率。提高供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极性供电电路、用电设备和供电系统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供电
,尤其涉及一种无极性供电电路、用电设备和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工程系统中,为提高数据速率和降低信号干扰,一般采用有线控制来对工程设备进行控制,如在灌溉系统中采用电力载波对灌溉设备进行控制。对于有线控制设备需要保证其供电正极与负极分开接线,但如果工程系统中设置较多有线控制设备,有线控制设备的地下走线复杂且接线空间小,容易导致供电正极与负极接错线,从而导致有线控制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对此,一般采用整流桥来实现不分正负极性的接线。
[0003]整流桥包括四个二极管,每个二极管正向导通压降在1V左右,实际整流过程中会导通两个二极管,导通压降2V会导致供电压力下降2V,可能影响供电效果。而且在工程设备工作电流较大时,二极管产生的损耗非常可观,如工作电流10A时二极管损耗高达20W,供电效率低。此外,工作电流较大时,二极管损耗的功率以热量形式损耗,二极管发热严重,容易烧坏,从而影响电路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极性供电电路、用电设备和供电系统,能够解决供电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高供电效率。
[0005]在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极性供电电路,包括整流桥电路和开关控制电路,其中:
[0006]所述整流桥电路包括整流桥和开关器件,所述整流桥的每条桥路并联一个所述开关器件的开关部分,所述开关器件的控制部分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
[0007]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用于确定所述整流桥电路中导通的桥路,并向所述导通的桥路并联的开关部分对应的控制部分发送闭合信号,以使得该开关部分闭合。
[0008]进一步的,所述无极性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无极性供电端和第二无极性供电端,其中:
[0009]所述第一无极性供电端和所述第二无极性供电端分别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所述整流桥的正极输出端连接用电设备的正极输入端,所述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接地。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开关器件为继电器;
[0011]对应的,所述无极性供电电路包括:
[0012]所述整流桥的桥路并联所述继电器的输出回路,所述继电器的线圈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
[0013]进一步的,所述整流桥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二极管,一个继电器对应一个第一电阻和一个第一二极管,其中:
[0014]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对应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对应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对应线圈的第二端和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端;
[0015]其中,所述整流桥中相邻桥路对应的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两个不同的输出端,所述整流桥中不相邻桥路对应的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同一输出端。
[0016]进一步的,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压比较器、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二三极管和第九电阻,其中:
[0017]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压比较器、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二三极管和第九电阻,其中:
[0018]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无极性供电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的负极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无极性供电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的正极输入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端;
[0019]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继电器和第四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一继电器为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入端和正极输出端之间的桥路对应的继电器,所述第四继电器为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入端和负极输出端之间的桥路对应的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为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输入端和正极输出端之间的桥路对应的继电器,所述第三继电器为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入端和负极输出端之间的桥路对应的继电器。
[002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的电源接入电源端。
[0021]进一步的,所述无极性供电电路还包括电流比较电路,所述电流比较电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和所述整流桥电路的电源端,其中:
[0022]所述电流比较电路用于比较用电设备的工作电流与预设电流阈值,并在所述工作电流大于预设电流阈值时,向所述电源端供电。
[0023]进一步的,所述电流比较电路包括第十电阻、电流放大器、第十一电阻、第二电压比较器、供电模块和稳压二极管,其中:
[0024]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正极输出端和所述电流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用电设备的正极输入端和所述电流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所述电流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比较器的正极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压比较器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正极输出端,所述第二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的使能端,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正极输出端,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端。
[0025]进一步的,所述供电模块包括降压电路,所述降压电路用于将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入端输入的高电压转换为5V电压,以使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输出5V电压。
[002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压比较器和所述电流放大器的电源接入所述整流桥的正极输出端。
[0027]在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无极性供电电路,所述无极性供电电路集成于所述用电设备中。
[0028]在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供电电源和第一方面所述的无极性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源的供电端连接所述无极性供电电路的整流桥的输入端。
[0029]本申请实施例在整流桥的每条桥路上并联一个开关器件的开关部分,将开关控制电路连接开关器件的控制部分,通过开关控制电路确定整流桥的导通桥路,并通过开关控制电路向导通桥路并联的开关部分对应的控制部分发送闭合信号,以使得控制部分控制对应的开关部分闭合。通过上述技术手段,控制与导通桥路并联的开关部分闭合,与该开关部分并联的桥路中正向导通的二极管被短路,整流桥输入端输入的电流经过开关部分到达输出端,避免电流经过二极管产生导通压降,减少导通压降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极性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桥电路和开关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整流桥电路包括整流桥和开关器件,所述整流桥的每条桥路并联一个所述开关器件的开关部分,所述开关器件的控制部分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用于确定所述整流桥电路中导通的桥路,并向所述导通的桥路并联的开关部分对应的控制部分发送闭合信号,以使得该开关部分闭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性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极性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无极性供电端和第二无极性供电端,其中:所述第一无极性供电端和所述第二无极性供电端分别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所述整流桥的正极输出端连接用电设备的正极输入端,所述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性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器件为继电器;对应的,所述无极性供电电路包括:所述整流桥的桥路并联所述继电器的输出回路,所述继电器的线圈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极性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桥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二极管,一个继电器对应一个第一电阻和一个第一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对应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对应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对应线圈的第二端和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端;其中,所述整流桥中相邻桥路对应的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两个不同的输出端,所述整流桥中不相邻桥路对应的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同一输出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极性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压比较器、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二三极管和第九电阻,其中: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无极性供电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的负极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无极性供电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的正极输入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