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雷达障碍物探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9238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障碍物探测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激光雷达障碍物探测装置,包括无人探测车,所述无人探测车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探测台,探测台的上方设置有旋转柱,旋转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探测杆,探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传感器,旋转柱的底端开设有滑动槽,探测台的顶部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滑动杆,且滑动杆的顶端延伸至滑动槽内并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无人探测车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探测台一侧的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传感器的旋转和上下高度调节,使得传感器感应的范围大,感应效果好,避障效果好,防止了无人探测车撞击到障碍物,给人们带来损失的情况出现,满足了使用者的需要。足了使用者的需要。足了使用者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雷达障碍物探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障碍物探测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激光雷达障碍物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车辆自主导航领域,判断车辆前方是否有障碍物的主要方法包括:采用机器视觉方案,采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或超声波雷达方案。若在光线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机器视觉识别障碍物,并定位障碍物。但是如果光线太强或太弱,无法获取清晰图片,则无法使用机器视觉的方法。在光线不好或光线变化剧烈的情况下,一般采用雷达进行探测。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精度较低,不能满足高精度导航作业的需要。激光雷达精度高、探测距离远,一般是高精度导航设备的首选。
[0003]申请号为:202011424886.4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导航车辆障碍物探测方法,通过在车辆上安装激光雷达和卫星天线,精确判定车辆前方可能存在的障碍物。同时,通过在车辆的左前轮和右前轮上分别设有角度传感器,感测车轮角度,再结合历史运行轨迹,准确地模拟出当前车辆运行轨迹,以便准确判断车辆是否会与障碍物发生碰撞,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导航车辆的避障性能。
[0004]上述专利在使用的过程中,因角度传感器的角度不可调,所以角度传感器的感应范围小,针对一些大小不一的障碍物感应效果差,避障效果差,容易导致无人探测车撞击到障碍物,给人们带来损失,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使用的过程中,因角度传感器的角度不可调,所以角度传感器的感应范围小,针对一些大小不一的障碍物感应效果差,避障效果差,容易导致无人探测车撞击到障碍物,给人们带来损失,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激光雷达障碍物探测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激光雷达障碍物探测装置,包括无人探测车,所述无人探测车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探测台,探测台的上方设置有旋转柱,旋转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探测杆,探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传感器,旋转柱的底端开设有滑动槽,探测台的顶部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滑动杆,且滑动杆的顶端延伸至滑动槽内并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无人探测车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探测台一侧的支撑板,滑动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滑动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且两个滑块分别与相对应的滑槽滑动连接,旋转柱的外侧固定套设有固定盘,支撑板靠近旋转柱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限位机构,且限位机构与固定盘的底部滑动接触,探测台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机构,且升降机构与限位机构固定连接,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贯穿升降机构并与升降机构螺纹连接,滑动杆的外侧固定套设有啮合机构,且滑动杆通过啮合机构与驱动机构相啮合。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和限位杆,所述支撑板靠近旋转柱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板与限位槽滑动连接,限位板的顶部与固定盘的底部滑动接触,限位板上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杆与限位孔滑动连接,限位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相对应的限位槽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板、倾斜设置的转动板和转动座,所述探测台的顶部开设有升降槽,且升降板与升降槽滑动连接,转动板的一端与升降板转动连接,转动板的另一端与转动座转动连接,转动座的顶端与限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往复丝杆和驱动电机,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转动孔,且往复丝杆与转动孔转动连接,往复丝杆的一端贯穿升降板并与升降板螺纹连接,驱动电机与支撑板远离旋转柱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往复丝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支撑板的外侧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啮合机构包括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固定套设在滑动杆的外侧,第二锥形齿轮与往复丝杆固定连接,且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
[0012]优选的,所述转动槽和转动孔内均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外圈,且滑动杆和往复丝杆分别与相对应的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激光雷达障碍物探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激光雷达障碍物探测装置,通过无人探测车、探测台、旋转柱、探测杆、传感器、滑动槽、转动槽和滑动杆的设置对传感器进行旋转,使得传感器感应的范围大,感应效果好,避障效果好;
[0015]2、该激光雷达障碍物探测装置,通过第二锥形齿轮、支撑板、滑槽、滑块、固定盘、限位槽、限位板、限位孔、限位杆、升降槽、升降板、转动板、转动座、转动孔、往复丝杆、驱动电机和第一锥形齿轮的设置对传感器进行上下高度调节,防止了无人探测车撞击到障碍物,给人们带来损失的情况出现;
[0016]而且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通过对传感器的旋转和上下高度调节,使得传感器感应的范围大,感应效果好,避障效果好,防止了无人探测车撞击到障碍物,给人们带来损失的情况出现,满足了使用者的需要。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激光雷达障碍物探测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激光雷达障碍物探测装置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激光雷达障碍物探测装置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无人探测车、2探测台、3旋转柱、4探测杆、5传感器、6滑动槽、7转动槽、8滑动杆、9第二锥形齿轮、10支撑板、11滑槽、12滑块、13固定盘、14限位槽、15限位板、16限位孔、17限位杆、18升降槽、19升降板、20转动板、21转动座、22转动孔、23往复丝杆、24驱动电机、25第一锥形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参照图1

3,一种激光雷达障碍物探测装置,包括无人探测车1,无人探测车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探测台2,探测台2的上方设置有旋转柱3,旋转柱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探测杆4,探测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传感器5,旋转柱3的底端开设有滑动槽6,探测台2的顶部开设有转动槽7,转动槽7内转动连接有滑动杆8,且滑动杆8的顶端延伸至滑动槽6内并与滑动槽6滑动连接,无人探测车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探测台2一侧的支撑板10,滑动槽6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11,滑动杆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2,且两个滑块12分别与相对应的滑槽11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雷达障碍物探测装置,包括无人探测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探测车(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探测台(2),探测台(2)的上方设置有旋转柱(3),旋转柱(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探测杆(4),探测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传感器(5),旋转柱(3)的底端开设有滑动槽(6),探测台(2)的顶部开设有转动槽(7),转动槽(7)内转动连接有滑动杆(8),且滑动杆(8)的顶端延伸至滑动槽(6)内并与滑动槽(6)滑动连接,无人探测车(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探测台(2)一侧的支撑板(10),滑动槽(6)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11),滑动杆(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2),且两个滑块(12)分别与相对应的滑槽(11)滑动连接,旋转柱(3)的外侧固定套设有固定盘(13),支撑板(10)靠近旋转柱(3)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限位机构,且限位机构与固定盘(13)的底部滑动接触,探测台(2)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机构,且升降机构与限位机构固定连接,支撑板(10)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贯穿升降机构并与升降机构螺纹连接,滑动杆(8)的外侧固定套设有啮合机构,且滑动杆(8)通过啮合机构与驱动机构相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雷达障碍物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15)和限位杆(17),所述支撑板(10)靠近旋转柱(3)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14),且限位板(15)与限位槽(14)滑动连接,限位板(15)的顶部与固定盘(13)的底部滑动接触,限位板(15)上开设有限位孔(16),且限位杆(17)与限位孔(16)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旭东焦曰里章楠刘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苏莱瑞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