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70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属于生态滞留带领域。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包括路面,所述路面顶部开设有水槽一,所述路面顶部开设有水槽二,所述路面顶部呈左右对称结构开设有两个滑道,所述路面内部固设有箱体,所述箱体内侧底部铺设有土工防渗膜,所述土工防渗膜顶部铺设有土壤层,所述箱体底部固设有排水管,所述箱体顶部固设有托板,所述托板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滑槽,通过在拖板内部设置分流滤网能够对进入箱体内部雨水提前进行分流过滤,一方面能够避免造成土壤层在渗透的过程中完成阻塞,从而影响过滤和渗透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对进入箱体内部的雨水进行分流设置,使得雨水能够均匀渗透。使得雨水能够均匀渗透。使得雨水能够均匀渗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


[0001]本技术涉及生态滞留带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

技术介绍

[0002]生物滞留设施指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生物滞留设施分为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和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按应用位置不同又称作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高位花坛、生态树池等。
[0003]现有的市政道路上的生态滞留带,内部土壤渗水排水效果差,容易阻塞,影响整体的使用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主要用于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包括路面,所述路面顶部开设有水槽一,所述路面顶部开设有水槽二,所述路面顶部呈左右对称结构开设有两个滑道,所述路面内部固设有箱体,所述箱体内侧底部铺设有土工防渗膜,所述土工防渗膜顶部铺设有土壤层,所述箱体底部固设有排水管,所述箱体顶部固设有托板,所述托板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托板内壁固设有分流滤网,所述托板上方呈前后对称结构设有两个顶板,所述顶板靠外一侧固设有拉环,所述顶板底部两侧呈左右对称结构固设有固定架,所述顶板底部呈偶有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滑板,所述固定架内壁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滑槽内壁呈线性等间距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动辊。
[0008]优选地,所述滑板底部与多个转动辊滑动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滚轮与滑道内壁滑动连接。
[0010]3.有益效果
[00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2]1、本技术在结构上有所改进,通过在拖板内部设置分流滤网能够对进入箱体内部雨水提前进行分流过滤,一方面能够避免造成土壤层在渗透的过程中完成阻塞,从而影响过滤和渗透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对进入箱体内部的雨水进行分流设置,使得雨水能够均匀渗透。
[0013]2、本技术在结构上有所改进,通过在拖板顶部设置顶板,在顶板底部设置滚轮和滑板,在拖板顶部开设有滑槽,在滑槽内部设置转动辊,此结构能够便于使用者通过拉环带动顶板向两侧移动,使得拖板呈打开状态,从而完成对分流滤网的清理工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路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托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0019]图6为本技术滑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说明:1、路面;2、水槽一;3、水槽二;4、滑道;5、箱体;6、土工防渗膜;601、土壤层;7、排水管;8、托板;9、滑槽;10、分流滤网;11、顶板;12、拉环;13、固定架;14、滑板;15、滚轮;16、转动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5]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包括路面1,路面1顶部开设有水槽一2,路面1顶部开设有水槽二3,路面1顶部呈左右对称结构开设有两个滑道4,路面1内部固设有箱体5,箱体5内侧底部铺设有土工防渗膜6,土工防渗膜6顶部铺设有土壤层601,箱体5底部固设有排水管7,箱体5顶部固设有托板8,托板8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滑槽9,托板8内壁固设有分流滤网10,托板8上方呈前后对称结构设有两个顶板11,顶板11靠外一侧固设有拉环12,顶板11底部两侧呈左右对称结构固设有固定架13,顶板11底部呈偶有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滑板14,固定架13内壁转动连接有滚轮15,滑槽9内壁呈线性等间距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动辊16;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将土工防渗膜6和土壤层601自下而上填充至箱体5内部,再将分流滤网10固定在拖板8内侧,将箱体5整体投放在路面1顶部挖好凹槽内部,使得路面的雨水能够通过水槽一2和水槽二3流入拖板8内部的分流滤网10上,从而完成对雨水分流过滤,过滤后的雨水会渗透至箱体5内部,经过土壤层601的过滤并由土工防渗膜6进入排水管7内部,而分流滤网10在使用的过程中,雨水中含有的颗粒阻塞物会被分流滤网10过滤,使用者通过拉动拉环12带动顶板11向两侧移动,使得顶板11底部的滚轮15沿着滑道4向外侧滑动,其底部的滑板14会在滑槽9内部的多个转动辊16作用下,向外侧滑动,从而使得拖板8顶部呈打
开状态,便于使用者对分流滤网10表面进行清理;通过在拖板8内部设置分流滤网10能够对进入箱体5内部雨水提前进行分流过滤,一方面能够避免造成土壤层601在渗透的过程中完成阻塞,从而影响过滤和渗透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对进入箱体5内部的雨水进行分流设置,使得雨水能够均匀渗透;通过在拖板8顶部设置顶板11,在顶板11底部设置滚轮15和滑板14,在拖板8顶部开设有滑槽9,在滑槽9内部设置转动辊16,此结构能够便于使用者通过拉环12带动顶板11向两侧移动,使得拖板8呈打开状态,从而完成对分流滤网10的清理工作。
[0026]具体的,滑板14底部与多个转动辊16滑动连接。
[0027]进一步的,滚轮15与滑道4内壁滑动连接。
[0028]工作原理: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将土工防渗膜6和土壤层601自下而上填充至箱体5内部,再将分流滤网10固定在拖板8内侧,将箱体5整体投放在路面1顶部挖好凹槽内部,使得路面的雨水能够通过水槽一2和水槽二3流入拖板8内部的分流滤网10上,从而完成对雨水分流过滤,过滤后的雨水会渗透至箱体5内部,经过土壤层601的过滤并由土工防渗膜6进入排水管7内部,而分流滤网10在使用的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包括路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1)顶部开设有水槽一(2),所述路面(1)顶部开设有水槽二(3),所述路面(1)顶部呈左右对称结构开设有两个滑道(4),所述路面(1)内部固设有箱体(5),所述箱体(5)内侧底部铺设有土工防渗膜(6),所述土工防渗膜(6)顶部铺设有土壤层(601),所述箱体(5)底部固设有排水管(7),所述箱体(5)顶部固设有托板(8),所述托板(8)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滑槽(9),所述托板(8)内壁固设有分流滤网(10),所述托板(8)上方呈前后对称结构设有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兆国赵令刚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金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