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二沉池内圈三角堰的清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68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二沉池内圈三角堰的清洁机构,包括固定架、转动架和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通过转动架安装在固定架的下端,固定架包括立杆和短臂组Ⅰ,所述立杆上端与二沉池桥架连接,短臂组Ⅰ设置于立杆下端,清洁组件包括清洁架、竖直刷组和滚轮组件,所述清洁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框,两个立框之间通过横梁连接,其中一侧立框上设置有与转动架连接的短臂组Ⅱ,竖直刷组安装在远离固定架一侧的立框内,竖直刷组包括两个刷毛相对的清洁刷;本装置借助桥架转动,对三角堰堰壁上的青苔进行清理,不用借助人力,实现自动化清理。实现自动化清理。实现自动化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二沉池内圈三角堰的清洁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二沉池出水堰自动清洗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二沉池内圈三角堰的清洁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二沉池的水中一般都含有少量的氮磷,二沉池内很容易生长出大量的附着在池壁上尤其是溢流堰壁上的青苔及水藻,这些青苔及水藻需要定期的进行清理。特别是夏季大量藻类等附着在三角堰上,长期不清理会影响出水水质。而目前传统的清理方式为人工清理。人工清理需时间长,费用高,且为高温室外作业和高处作业、带水作业,危险性较大。人工清理二沉池期间,藻类随着二沉池出水流出,也不利于出水的稳定达标。二沉池的出水堰包括同心设置的内圈堰壁和外圈堰壁,内圈堰壁是封闭圆环形结构。另外,由于二沉池的出水堰的内外环的两侧堰壁不是严格的圆环形结构,这就使得利用现有技术中的刷扫装置进行三角堰堰齿清洁时,其两侧的毛刷不能与池壁或者堰壁完全贴合,影响清洁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二沉池内圈三角堰的清洁机构,本装置借助桥架转动,对三角堰堰壁上的青苔进行清理,不用借助人力,实现自动化清理。
[0004]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二沉池内圈三角堰的清洁机构,包括固定架、转动架和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通过转动架安装在固定架的下端,固定架包括立杆和短臂组Ⅰ,所述立杆上端与二沉池桥架连接,短臂组Ⅰ设置于立杆下端,清洁组件包括清洁架、竖直刷组和滚轮组件,所述清洁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框,两个立框之间通过横梁连接,其中一侧立框上设置有与转动架连接的短臂组Ⅱ,竖直刷组安装在远离固定架一侧的立框内,竖直刷组包括两个刷毛相对的清洁刷;滚轮组件位于两个立框之间,滚轮组件包括安装梁和行走轮,安装梁分别连接在两个立框两侧,每侧安装梁设置有上下两根且相互平行,行走轮转动安装在上下两根安装梁之间。
[0005]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转动架包括转轴Ⅰ、转轴Ⅱ和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用于连接转轴Ⅰ和转轴Ⅱ,转轴Ⅰ两端分别与短臂组Ⅰ转动连接,转轴Ⅱ的两端分别与短臂组Ⅱ转动连接。
[0006]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立框的下端一侧设置有横向刷组,用于清理三角堰堰壁外侧的台阶,包括固定横杆和设置在固定横杆上的清洁刷。
[0007]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滚轮组件设置有两组相对设置的行走轮,两组行走轮沿安装梁的长度方向布置。
[0008]有益效果
[0009]1、本技术,对二沉池中内圈堰壁上的三角堰堰齿的清洁机构进行改进,将本清洁机构通过固定架固定在二沉池桥架下方,借助桥架的转动力带动,对三角堰堰齿上的
青苔进行清理,不用借助人力,能够实现自动化清理,同时本清洁机构不用另外单独设置驱动机构,通过桥架自身的转动,即可实现对三角堰的清理,具体分析如下:本清洁机构包括固定架、转动架和清洁组件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固定架用于将本清洁机构固定在桥架上,转动架能够实现清洁组件的摆动,由于整个溢流三角堰是不严格规则圆环形结构,因此清洁组件根据局部溢流堰的形状微小的变动,可以进行适应性摆动调整,刷组一的两个清洁刷能够有效地对溢流堰的内外环面进行清理,滚轮组件设置在立框之间,内外行走轮分别与溢流三角堰的内外环面接触,一方面行走轮结合转动架,可以对清洁架的位置状态进行微调,另一方面,行走轮设置可以保证两侧清洁刷的末端与溢流堰堰壁实现接触时,减缓刷毛的折弯变形,延长其使用寿命。
[0010]2、本技术,考虑到内圈三角堰的外侧形成有台阶,横向刷组用于清洁横向台阶的青苔,使得整个清洁位置不留死角。另外,设置有前后两组行走轮,使得整个装置的运行过程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技术清洁机构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清洁机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0014]图中标记:1、固定架,2、转动架,201、转轴Ⅰ,202、转轴Ⅱ,203、连接杆,3、清洁组件,3

1、清洁架,3

2、竖直刷组,3

3、滚轮组件,331、安装梁,332、行走轮,3

4、横向刷组,341、固定横杆,3

5、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二沉池内圈三角堰的清洁机构,包括固定架1、转动架2和清洁组件3,本装置通过固定架1、转动架2和清洁组件3三大部分结构配合,其中固定架1上端通过螺栓固定件将本清洁机构固定在桥架4两端的下方,转动架2设置能够实现清洁组件3的摆动,根据三角堰的局部形状进行适应性微调。
[0017]清洁组件3通过转动架2安装在固定架1的下端一侧,固定架1包括立杆和短臂组Ⅰ,立杆上端与二沉池桥架连接,短臂组Ⅰ垂直于立杆设置,清洁组件3包括清洁架3

1、竖直刷组3

2和滚轮组件3

3,清洁架3

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框,两个立框之间通过横梁3

5连接,其中一侧立框上设置有与转动架2连接的短臂组Ⅱ,竖直刷组3

2安装在远离固定架1一侧的立框内,竖直刷组3

2包括两个刷毛相对的清洁刷,在两个清洁刷之间形成有容纳三角堰堰壁通过的缝隙;滚轮组件3

3位于两个立框之间,滚轮组件3

3包括安装梁331和行走轮332,安装梁331分别连接在两个立框两侧,每侧安装梁331设置有上下两根且相互平行,行走轮332安装在上下两根安装梁331之间,其中一侧安装梁331的行走轮332与三角堰堰壁内
环面接触,另一侧安装梁331的行走轮332与三角堰堰壁外环面接触。滚轮组件3

3设置有两组相对设置的行走轮332,两组行走轮332沿安装梁331的长度方向布置。
[0018]转动架2包括转轴Ⅰ201、转轴Ⅱ202和连接杆203,连接杆203设置有上下两根,其两端用于连接转轴Ⅰ201和转轴Ⅱ202,转轴Ⅰ201两端突出部分分别与固定架1的短臂组Ⅰ转动连接,转轴Ⅱ202两端突出部分分别与清洁组件3的短臂组Ⅱ转动连接。
[0019]本方案中,在远离固定架1一侧的立框的下端一侧设置有横向刷组3

4,用于清理三角堰溢出侧的台阶,也即内圈三角堰外环面侧的台阶,包括固定横杆341和设置在固定横杆341上的清洁刷,固定横杆341与立框在同一平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二沉池内圈三角堰的清洁机构,包括固定架(1)、转动架(2)和清洁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3)通过转动架(2)安装在固定架(1)的下端,固定架(1)包括立杆和短臂组Ⅰ,所述立杆上端与二沉池桥架连接,短臂组Ⅰ设置于立杆下端,清洁组件(3)包括清洁架(3

1)、竖直刷组(3

2)和滚轮组件(3

3),所述清洁架(3

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框,两个立框之间通过横梁(3

5)连接,其中一侧立框上设置有与转动架(2)连接的短臂组Ⅱ,竖直刷组(3

2)安装在远离固定架(1)一侧的立框内,竖直刷组(3

2)包括两个刷毛相对的清洁刷;滚轮组件(3

3)位于两个立框之间,滚轮组件(3

3)包括安装梁(331)和行走轮(332),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营薛信刚王林刘旭辉张鹏辉郑元祖王重阳任晓华唐伟王亚楠方冰张津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厦鹰水务城建投资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