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航海用船舶缆绳收卷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底座、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电机、传动杆、收卷辊、卡槽、第一壳体、活动块、限位杆、拉环、第一弹簧、第二壳体、活动板、第二弹簧、条块、导柱、活动套、限位环、挤压杆、挤压板和第三弹簧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常见的缆绳收卷装置较为凌乱,缆绳在收卷过程中容易出现交错情况,容易对缆绳造成损坏,且不方便在收卷时控制线绳的松紧程度,从而导致缆绳收卷松紧不一的问题。一的问题。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海用船舶缆绳收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船舶
,具体为一种航海用船舶缆绳收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船舶是各种船只的总称,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另外,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军用船称为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其总称为舰船或船艇,船舶在水中航行如果需要停船,则需要借助船锚进行停靠,而船锚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到缆绳以方便收放船锚,但是常见的缆绳收卷装置较为凌乱,缆绳在收卷过程中容易出现交错情况,容易对缆绳造成损坏,且不方便在收卷时控制线绳的松紧程度,从而导致缆绳收卷的松紧不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海用船舶缆绳收卷装置,具备收卷平整的优点,解决了常见的缆绳收卷装置较为凌乱,缆绳在收卷过程中容易出现交错情况,容易对缆绳造成损坏,且不方便在收卷时控制线绳的松紧程度,从而导致缆绳收卷松紧不一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航海用船舶缆绳收卷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远离电机的一端贯穿第一侧板至第二侧板左侧的顶部,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右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侧板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腔顶部与底部的左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右侧贯穿至第一壳体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限位杆远离拉环的一端贯穿第二侧板至卡槽的内腔,所述限位杆表面的右侧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对一侧底部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腔两侧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条块,所述条块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三弹簧。
[0005]优选的,所述条块内腔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远离活动套的一端延伸至滑槽的内腔。
[0006]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腿,且支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侧板右侧的顶部开设有与限位杆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第二壳体内腔的底部开设有与条块配合使用的通槽。
[0008]优选的,所述传动杆表面的左侧与第一侧板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活动板的一端与第二壳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对一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与斜块。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本技术通过底座、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电机、传动杆、收卷辊、卡槽、第一壳体、活动块、限位杆、拉环、第一弹簧、第二壳体、活动板、第二弹簧、条块、导柱、活动套、限位环、挤压杆、挤压板和第三弹簧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常见的缆绳收卷装置较为凌乱,缆绳在收卷过程中容易出现交错情况,容易对缆绳造成损坏,且不方便在收卷时控制线绳的松紧程度,从而导致缆绳收卷松紧不一的问题。
[0012]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电机、传动杆和收卷辊的配合,能够便于对线绳进行收卷,通过设置第一壳体、活动块、限位杆、拉环和第一弹簧的配合,能够便于对收卷辊进行限位,避免收卷后的线绳发生松动,通过设置第二壳体、活动板、第二弹簧、条块、导柱和活动套的配合,能够避免线绳收卷时发生损坏,通过设置限位环、挤压杆、挤压板和第三弹簧的配合,能够便于在收卷时对线绳的松紧程度进行控制,避免缆绳收卷的松紧不一。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结构主视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图。
[0016]图中:1、底座;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电机;5、传动杆;6、收卷辊;7、卡槽;8、第一壳体;9、活动块;10、限位杆;11、拉环;12、第一弹簧;13、第二壳体;14、活动板;15、第二弹簧;16、条块;17、导柱;18、活动套;19、限位环;20、挤压杆;21、挤压板;22、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
3,一种航海用船舶缆绳收卷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2,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3,第一侧板2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5,传动杆5远离电机4的一端贯穿第一侧板2至第二侧板3左侧的顶部,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传动杆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收卷辊6,收卷辊6右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卡槽7,第二侧板3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8,第一壳体8内腔顶部与底部的左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块9,活动块9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0,限位杆10的右侧贯穿至第一壳体8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有拉环11,限位杆10远离拉环11的一端贯穿第二侧板3至卡槽7的内腔,限位杆10表面的右侧套设有第一弹簧12,第一侧板2与第二侧板3相对一侧底部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13,第二壳体13内腔两侧的底部均活
动连接有活动板14,活动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5,活动板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条块16,条块16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柱17,导柱17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套18,活动套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9,限位环19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挤压杆20,挤压杆20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板21,挤压杆20的表面套设有第三弹簧22,条块16内腔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活动套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远离活动套18的一端延伸至滑槽的内腔,底座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腿,且支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第二侧板3右侧的顶部开设有与限位杆10配合使用的通孔,第二壳体13内腔的底部开设有与条块16配合使用的通槽,传动杆5表面的左侧与第一侧板2的内腔活动连接,第二弹簧15远离活动板14的一端与第二壳体13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侧板2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第一侧板2与第二侧板3相对一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与斜块,通过设置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电机4、传动杆5和收卷辊6的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海用船舶缆绳收卷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2),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3),所述第一侧板(2)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5),所述传动杆(5)远离电机(4)的一端贯穿第一侧板(2)至第二侧板(3)左侧的顶部,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收卷辊(6),所述收卷辊(6)右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卡槽(7),所述第二侧板(3)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8),所述第一壳体(8)内腔顶部与底部的左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块(9),所述活动块(9)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0),所述限位杆(10)的右侧贯穿至第一壳体(8)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有拉环(11),所述限位杆(10)远离拉环(11)的一端贯穿第二侧板(3)至卡槽(7)的内腔,所述限位杆(10)表面的右侧套设有第一弹簧(12),所述第一侧板(2)与第二侧板(3)相对一侧底部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13),所述第二壳体(13)内腔两侧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板(14),所述活动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5),所述活动板(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条块(16),所述条块(16)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柱(17),所述导柱(17)的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耀,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