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腺患者术后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8675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38
一种乳腺患者术后引流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引流装置操作过于繁琐的问题;包括上下轴向的主体,主体上滑动连接有凹形的卡板,主体内同轴设有位于卡板凹口内的引流球,引流球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贯穿主体与卡板的连接管,连接管上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夹紧块,同一连接管上的两个夹紧块相背面为内低外高的倾斜面,主体上滑动连接有与连接管同轴的驱动环,驱动环可与夹紧块倾斜面接触,驱动环上开设有倒丿形的滑动槽,两个滑动槽左右对称,卡板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插入其对应侧滑动槽内的滑柱,主体内设有位于卡板凹口内且可上下移动的压环,压环可与引流球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医务人员只需转动卡板就可以对引流球进行压迫从而产生负压。板就可以对引流球进行压迫从而产生负压。板就可以对引流球进行压迫从而产生负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腺患者术后引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乳腺科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乳腺患者术后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乳腺患者在术后需要对乳腺位置放置引流管,以便于对乳腺组织产生的积液进行收集,从而使患者乳房更好的进行愈合,现有的负压引流装置一般为采用负压引流瓶或负压引流球对患者乳腺进行引流,由于引流球便于携带,因此引流球的使用较为广泛,但引流球在使用的过程中,当引流球内的积液需要进行倾倒时,医务人员需要将引流管关闭,然后将引流球取下对积液进行倾倒,对引流球内的液体进行倾倒后,医务人员或患者自身还需要对引流球进行一定的压迫,将引流球保持压扁状态,然后再将引流管插入引流球内,从而使引流球产生一定的负压,这样一来操作过于繁琐,不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乳腺患者术后引流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引流装置操作过于繁琐的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上下轴向的主体,主体上滑动连接有凹形的卡板,主体内同轴设有位于卡板凹口内的引流球,引流球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贯穿主体与卡板的连接管,连接管上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夹紧块,同一连接管上的两个夹紧块相背面为内低外高的倾斜面,主体上滑动连接有与连接管同轴的驱动环,驱动环可与夹紧块倾斜面接触,驱动环上开设有倒丿形的滑动槽,两个滑动槽左右对称,卡板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插入其对应侧滑动槽内的滑柱,主体内设有位于卡板凹口内且可上下移动的压环,压环可与引流球接触。
>[0005]本技术结构巧妙,构思新颖,医务人员只需转动卡板就可以对引流球内的液体进行排出,同时还可以对引流球进行压迫从而产生负压。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
[0007]图2是本技术的剖切右视轴测图。
[0008]图3是本技术的阶梯剖切主视轴测图。
[0009]图4是本技术中辅助板的后视轴测图。
[0010]图5是本技术中上侧的驱动环的轴测图。
[0011]图6是本技术中下侧的驱动环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由图1至图6给出,包括上下轴向的主体1,主体1上滑动连接有凹形的卡板2,主体1内同轴设有位于卡板2凹口内的引流球3,引流球3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贯穿主体1与卡板2的连接管4,连接管4上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夹紧块5,同一连接管4上的两个夹紧块5相背面为内低外高的倾斜面,主体1上滑动连接有与连接管4同轴的驱动环6,驱动环6可与夹紧块5倾斜面接触,驱动环6上开设有倒丿形的滑动槽7,两个滑动槽7左右对称,卡板2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插入其对应侧滑动槽7内的滑柱,主体1内设有位于卡板2凹口内且可上下移动的压环8,压环8可与引流球3接触。
[0014]为了使压环8可上下移动,所述的卡板2凹口内设有位于主体1内的辅助板9,辅助板9上开设有左低右高的移动槽10,卡板2上滑动连接有可插入移动槽10内的卡柱11,卡柱11经弹簧12与卡板2连接。
[0015]为了使引流球3内保持负压状态,所述的辅助板9上开设有与移动槽10连通的让位槽13,让位槽13的槽深沿顺时针逐渐加大。
[0016]为了便于压环8的滑动,所述的辅助板9上开设有上下方向且与让位槽13连通的限位槽14,卡柱11可插入限位槽14内,限位槽14上端经连接槽15与移动槽10连通。
[0017]为了便于压环8的复位,所述的压环8上端经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分布的拉簧16与主体1连接。
[0018]为了便于本装置进行固定,所述的主体1上设有倒L形的固定板。
[0019]本技术在使用时,医务人员逆时针转动卡板2,卡板2经上侧的滑动槽7带动上侧的驱动环6向上移动,上侧的驱动环6与夹紧块5倾斜面接触,并对夹紧块5进行挤压,上侧的连接管4随着夹紧块5的挤压逐渐关闭;
[0020]当上侧的连接管4不再与外界连通时,医务人员继续转动卡板2,上侧的驱动环6在上侧的滑动槽7作用下不再向上移动,此时下侧的驱动环6在下侧的滑动槽7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下侧的驱动环6与下侧的夹紧块5脱离接触,下侧的连接管4逐渐打开,此时引流球3经下侧的连接管4与外界连通;
[0021]在下侧的连接管4逐渐打开的同时,卡柱11从连接槽15内逐渐插入移动槽10内,随着卡板2的继续转动,卡柱11在移动槽10的作用下带动压环8向下移动,压环8逐渐与引流球3外缘面接触,并对引流球3进行挤压,引流球3内的空气逐渐从下侧的连接管4内流出;
[0022]当卡板2转动到极限位置时,此时卡柱11位于移动槽10的末端,医务人员顺时针转动卡板2,由于让位槽13槽深沿逆时针逐渐加深,在弹簧12的作用下,卡柱11进入让位槽13内;
[0023]当上下两侧的连接管4均处于关闭状态时,此时,卡柱11与让位槽13脱离时,卡柱11进入限位槽14内,在拉簧16的作用压环8恢复到初始位置,此时停止转动卡板2,医务人员将患者体内的引流管自由端插入上侧的连接管4内,医务人员继续转动卡板2,上侧的连接管4逐渐被打开,当卡板2恢复到初始位置时,引流球3内的负压对患者进行引流液的吸引。
[0024]本技术中主体1可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便于对引流球3内的引流液进行观察。
[0025]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医务人员在使用时只需转动卡板,卡板就可以对上侧的连接管进行封闭,当上侧的连接管封闭后,下侧的连接管打开,在压强的作用下引流液无法从下侧的连接管流出,随着医务人员对卡板的继续转动,从而对引流球进行压迫,促使引流液流出,在引流液流出的过程中,同步使引流球内形成负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腺患者术后引流装置,包括上下轴向的主体(1),其特征在于,主体(1)上滑动连接有凹形的卡板(2),主体(1)内同轴设有位于卡板(2)凹口内的引流球(3),引流球(3)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贯穿主体(1)与卡板(2)的连接管(4),连接管(4)上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夹紧块(5),同一连接管(4)上的两个夹紧块(5)相背面为内低外高的倾斜面,主体(1)上滑动连接有与连接管(4)同轴的驱动环(6),驱动环(6)可与夹紧块(5)倾斜面接触,驱动环(6)上开设有倒丿形的滑动槽(7),两个滑动槽(7)左右对称,卡板(2)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插入其对应侧滑动槽(7)内的滑柱,主体(1)内设有位于卡板(2)凹口内且可上下移动的压环(8),压环(8)可与引流球(3)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腺患者术后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板(2)凹口内设有位于主体(1)内的辅助板(9),辅助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爽姚艳霞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