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除臭控制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59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除臭控制柜,包括控制柜体、微生物溶液混合机构、臭气吸入管、微生物溶液喷淋组件、微生物过滤板固定组件、微生物过滤板和溶液循环管,控制柜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控制柜体分隔为置物腔和除臭腔,微生物溶液混合机构设于置物腔内,臭气吸入管设于除臭腔底壁上,除臭腔外侧壁上设有吸气泵和循环水泵,吸气泵和循环水泵分别与臭气吸入管两端相连,溶液循环管两端分别设于循环水泵和微生物溶液混合机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物除臭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在有限空间内提高喷淋除臭效果,且便于更换微生物过滤板的微生物除臭控制柜。的微生物除臭控制柜。的微生物除臭控制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除臭控制柜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除臭
,具体为一种微生物除臭控制柜。

技术介绍

[0002]恶臭气体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会使中枢神经产生障碍、病变、引起慢性病、急性病,生物除臭是利用微生物将臭味气体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或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类物质的过程。
[0003]现有的微生物除臭控制柜通常利用微生物溶液喷淋法和微生物板过滤法对臭气进行除臭。但是,由于除臭控制柜体积的限制,微生物溶液喷淋法除臭不彻底,除臭效果受限,而微生物板过滤法通常是通过微生物板固定在除臭控制柜上,不便于拆卸更换,从而影响除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弥补上述现有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在有限空间内提高喷淋除臭效果,且便于更换微生物过滤板的微生物除臭控制柜。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微生物除臭控制柜,包括控制柜体、微生物溶液混合机构、臭气吸入管、微生物溶液喷淋组件、微生物过滤板固定组件、微生物过滤板和溶液循环管,所述控制柜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垂直于控制柜体底壁设置,所述隔板将控制柜体分隔为置物腔和除臭腔,所述微生物溶液混合机构设于置物腔内,所述置物腔上部设有排气泵,所述排气泵上设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进气管位于除臭腔内,所述排气管位于置物腔内且贯穿置物腔侧壁延伸至控制柜体外,所述臭气吸入管设于除臭腔底壁上,所述除臭腔外侧壁上设有吸气泵和循环水泵,所述吸气泵和循环水泵分别与臭气吸入管两端相连,所述溶液循环管两端分别设于循环水泵和微生物溶液混合机构上,所述臭气吸入管呈首尾相连的U形管结构设置,所述臭气吸入管靠近循环水泵的一端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位于除臭腔内,所述臭气吸入管上均匀分布有多组喷淋口,所述微生物溶液喷淋组件一端与微生物溶液混合机构相连,所述微生物溶液喷淋组件另一端设于多组喷淋口上,通过多组喷淋口与首尾相连的U形的臭气吸入管配合,在有限的空间内延长了臭气的传输路径长度,提高了除臭效果,所述微生物过滤板固定组件设于除臭腔相对两内侧壁上,所述微生物过滤板设于微生物过滤板固定组件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溶液喷淋组件包括水泵、输水管、喷淋管、喷淋器和喷淋头,所述水泵设于微生物溶液混合机构内,所述喷淋管设于除臭腔相对两内侧壁上且位于臭气吸入管上方,所述输水管两端分别设于水泵和喷淋管上,所述喷淋器设于喷淋管上,所述喷淋头设于喷淋器上且贯穿喷淋口延伸至臭气吸入管内,所述喷淋头与喷淋口一一对应设置,多组喷淋头沿臭气吸入管均匀分布,在整个臭气传输过程中实现多点喷淋除臭,从而有效提高除臭效率。
[0007]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过滤板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滑杆、固定挤压板、固定头、套
筒、固紧弹簧和固紧滑杆,所述固定板设于控制柜体内侧壁上,所述固定板内设有卡合槽,所述固定板纵截面呈C字形结构设置,所述滑杆滑动设于固定板上,所述套筒设于固定板上,所述固紧弹簧设于套筒内,所述固紧滑杆设于固紧弹簧上且滑动设于套筒内,所述固定挤压板设于滑杆和固紧滑杆下方,将微生物过滤板至于卡合槽内,在固紧弹簧的作用下保证微生物过滤板的安装稳定性。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柜体底壁上设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上设有刹车片。
[0009]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一种微生物除臭控制柜,通过微生物溶液喷淋组件与微生物过滤板的配合设置,实现了喷淋与过滤的组合式臭气处理,提高了臭气处理效果;同时,通过U形结构设置的臭气吸入管与多组喷淋头适应,增加了喷淋处理臭气的路径长度,从而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了臭气处理效果,且微生物过滤板固定组件的设置,满足了微生物过滤板的便捷拆卸需求。
附图说明
[001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1]图1为本技术一种微生物除臭控制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一种微生物除臭控制柜臭气吸入管的复式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1、控制柜体,2、微生物溶液混合机构,3、臭气吸入管,4、微生物溶液喷淋组件,5、微生物过滤板固定组件,6、微生物过滤板,7、溶液循环管,8、隔板,9、置物腔,10、除臭腔,11、排气泵,12、进气管,13、排气管,14、吸气泵,15、循环水泵,16、出气管,17、喷淋口,18、水泵,19、输水管,20、喷淋管,21、喷淋器,22、喷淋头,23、固定板,24、滑杆,25、固定挤压板,26、固定头,27、套筒,28、固紧弹簧,29、固紧滑杆,30、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7]如图1~3所示,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微生物除臭控制柜,包括控制柜体1、微生物溶液混合机构2、臭气吸入管3、微生物溶液喷淋组件4、微生物过滤板固定组件5、微生物过滤板6和溶液循环管7,控制柜体1内设有隔板8,隔板8垂直于控制柜体1底壁设置,隔板8将控制柜体1分隔为置物腔9和除臭腔10,微生物溶液混合机构2设于置物腔9内,置物腔9上部设有排气泵11,排气泵11上设有进气管12和排气管13,进气管12位于除臭腔10内,排气管13位于置物腔9内且贯穿置物腔9侧壁延伸至控制柜体1外,臭气吸入管3设于除臭腔10底壁上,除臭腔10外侧壁上设有吸气泵14和循环水泵15,吸气泵14和循环水泵15分别与臭气吸入管3两端相连,溶液循环管7两端分别设于循环水泵15和微生物溶液混合
机构2上,臭气吸入管3呈首尾相连的U形管结构设置,臭气吸入管3靠近循环水泵15的一端设有出气管16,出气管16位于除臭腔10内,臭气吸入管3上均匀分布有多组喷淋口17,微生物溶液喷淋组件4一端与微生物溶液混合机构2相连,微生物溶液喷淋组件4另一端设于多组喷淋口17上,微生物过滤板固定组件5设于除臭腔10相对两内侧壁上,微生物过滤板6设于微生物过滤板固定组件5上。
[0018]其中,微生物溶液喷淋组件4包括水泵18、输水管19、喷淋管20、喷淋器21和喷淋头22,水泵18设于微生物溶液混合机构2内,喷淋管20设于除臭腔10相对两内侧壁上且位于臭气吸入管3上方,输水管19两端分别设于水泵18和喷淋管20上,喷淋器21设于喷淋管20上,喷淋头22设于喷淋器21上且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除臭控制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柜体、微生物溶液混合机构、臭气吸入管、微生物溶液喷淋组件、微生物过滤板固定组件、微生物过滤板和溶液循环管,所述控制柜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垂直于控制柜体底壁设置,所述隔板将控制柜体分隔为置物腔和除臭腔,所述微生物溶液混合机构设于置物腔内,所述置物腔上部设有排气泵,所述排气泵上设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进气管位于除臭腔内,所述排气管位于置物腔内且贯穿置物腔侧壁延伸至控制柜体外,所述臭气吸入管设于除臭腔底壁上,所述除臭腔外侧壁上设有吸气泵和循环水泵,所述吸气泵和循环水泵分别与臭气吸入管两端相连,所述溶液循环管两端分别设于循环水泵和微生物溶液混合机构上,所述臭气吸入管呈首尾相连的U形管结构设置,所述臭气吸入管靠近循环水泵的一端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位于除臭腔内,所述臭气吸入管上均匀分布有多组喷淋口,所述微生物溶液喷淋组件一端与微生物溶液混合机构相连,所述微生物溶液喷淋组件另一端设于多组喷淋口上,所述微生物过滤板固定组件设于除臭腔相对两内侧壁上,所述微生物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贝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