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卸料平台风险控制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555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35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捷式卸料平台风险控制构造。卸料平台侧板可作为角钢的固定支座。角钢通过焊缝与卸料平台侧板连接形成整体。角钢作为挡板卡槽,连接便捷。挡板与卸料平台洞口形成洞口封闭措施。避免了平台上的建渣及吊运途中可能的物体坠落,从而避免了卸料平台的物体打击风险。物体打击风险。物体打击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式卸料平台风险控制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便捷式卸料平台风险控制构造。

技术介绍

[0002]卸料平台是高层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临时施工平台。卸料平台通常搭设在建筑物一侧,塔吊将施工所需材料及用具从地面运输至卸料平台,再由卸料平台将材料及用具搬运至建筑物内。
[0003]悬挑式卸料平台受限于平台整体吊装和安装工艺的约束,两侧的吊环必不可少。为了便于安装,降低作业风险,作业人员需要在卸料平台内作业,故吊环处存在卸料平台侧板开洞情况。洞口存在卸料平台的物体打击风险。
[0004]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开发一种经济实用的卸料平台风险控制构造,以克服现有施工过程中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捷式卸料平台风险控制构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6]为实现本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便捷式卸料平台风险控制构造,卸料平台通过锚固件与悬挑梁固定连接。所述悬挑梁悬挑于建筑外。所述卸料平台包括铺设在悬挑梁顶面的平台底板。所述平台底板上方设置有门板和两块卸料平台侧板。所述两块卸料平台侧板布置在卸料平台相对的两个侧端上。所述门板布置在卸料平台相对的前端。
[0007]所述卸料平台侧板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吊环。所述吊环经钢索与卸料平台所在层上方的建筑物拉结。所述卸料平台侧板的板面上还设置有与吊环数量对应的洞口。所述洞口布置在对应吊环的旁侧。所述洞口的两侧分别布置有一块角钢。所述角钢布置在卸料平台侧板的内侧。每块角钢的一个肢脚与卸料平台侧板垂直固定,另一个肢脚与卸料平台侧板的板面平行。两块角钢的槽口相对,形成半包围容置空间。防护挡板嵌插在半包围容置空间中,将洞口封闭。
[0008]进一步,每块卸料平台侧板通过至少两根钢索拉接。
[0009]进一步,所述角钢通过焊缝与卸料平台侧板连接形成整体。
[0010]进一步,在卸料平台前方和左右两侧还设置有防坠网。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0012]A.规避卸料平台在使用期间平台上坠落而引起的物体打击风险;
[0013]B.角钢和挡板利用现场废旧材料,二次利用,达到绿色、节能施工要求;
[0014]C.角钢与卸料平台侧板连接,操作简便,且不影响平台使用空间;
[0015]D.挡板利用角钢作为卡槽,工人操作灵活,接受度高,推广性强。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卸料平台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风险控制构造俯视图;
[0018]图3为防护挡板装配示意图。
[0019]图中:卸料平台侧板1、洞口101、吊环102、角钢3、焊缝连接4、防护挡板5、门板6、钢索7。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技术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1]实施例1:
[0022]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解决卸料平台在使用期间规避平台上坠落而引起的物体打击风险。
[0023]参见图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便捷式卸料平台风险控制构造,卸料平台通过锚固件与悬挑梁固定连接。所述悬挑梁悬挑于建筑外。所述卸料平台包括铺设在悬挑梁顶面的平台底板。所述平台底板上方设置有门板6和两块卸料平台侧板1。所述两块卸料平台侧板1布置在卸料平台相对的两个侧端上。所述门板6布置在卸料平台相对的前端。
[0024]所述卸料平台侧板1的外侧设置有个吊环102。所述吊环102经钢索7与卸料平台所在层上方的建筑物拉结。所述卸料平台侧板1的板面上还设置有与吊环102数量对应的洞口101。所述洞口101布置在对应吊环102的旁侧。参见图2和图3,所述洞口101的两侧分别布置有一块角钢3。所述角钢3布置在卸料平台侧板1的内侧。所述角钢3通过焊缝4与卸料平台侧板1连接形成整体。每块角钢3的一个肢脚与卸料平台侧板1垂直固定,另一个肢脚与卸料平台侧板1的板面平行。两块角钢3的槽口相对,形成半包围容置空间。防护挡板5嵌插在半包围容置空间中,将洞口101封闭。
[0025]所述卸料平台侧板1作为角钢3的固定支座,角钢3通过焊缝4与卸料平台侧板1连接形成整体。两块角钢3围合出的半包围容置空间作为防护挡板5的卡槽,连接便捷。将预先做好的防护挡板5插入半包围容置空间,对洞口101进行封闭处理。避免了平台上的建渣及吊运途中可能的物体坠落,从而避免了卸料平台的物体打击风险。
[0026]实施例2:
[0027]本实施例主要结构同实施例1,其中,每块卸料平台侧板1通过至少两根钢索7拉接,以确保卸料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28]实施例3:
[0029]本实施例主要结构同实施例1,其中,在卸料平台前方和左右两侧还设置有防坠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式卸料平台风险控制构造,卸料平台通过锚固件与悬挑梁固定连接;所述悬挑梁悬挑于建筑外;所述卸料平台包括铺设在悬挑梁顶面的平台底板;所述平台底板上方设置有门板(6)和两块卸料平台侧板(1);所述两块卸料平台侧板(1)布置在卸料平台相对的两个侧端上;所述门板(6)布置在卸料平台相对的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平台侧板(1)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吊环(102);所述吊环(102)经钢索(7)与卸料平台所在层上方的建筑物拉结;所述卸料平台侧板(1)的板面上还设置有与吊环(102)数量对应的洞口(101);所述洞口(101)布置在对应吊环(102)的旁侧;所述洞口(101)的两侧分别布置有一块角钢(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飔渝刘海波赵战军杨玺冉维张永奎唐建兵邓军
申请(专利权)人:华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