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膜油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47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肥料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包膜油反应釜,包括:釜本体、端盖、蒸汽加热件及泵油单元;釜本体设置为上端敞开的容器;端盖可拆卸地固定在釜本体上端;釜本体的上端或端盖上设置有进油管;蒸汽加热件设置在釜本体内;泵油单元的一端与釜本体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喷油设备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包膜油反应釜,由于在釜本体内部设置蒸汽加热件,蒸汽加热件不接入电能,并且热辐射稳定,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因漏电而引发包膜油燃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包膜油反应釜设置有泵油单元,泵油单元可将加热后的包膜油直接输送至喷油设备,可节省热油的转运工序,节省了人力及物力成本。节省了人力及物力成本。节省了人力及物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膜油反应釜


[0001]本技术涉及肥料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包膜油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肥料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素,随着现代农业的精细化施肥管理,对肥料也提出了更高的品质要求。现有的复合肥料加工生产后,需要在其表面涂覆一层专用的油膜,以防止肥料板结并使肥料具备独特的香味。肥料表面涂覆的油膜采用专用的包膜油,包膜油在常温下温度较低,无法直接进行喷涂。通常需要将包膜油加热后,再提供给肥料生产线进行涂覆,目前,包膜油的加热方式主要是通过将包膜油放置在容器内利用电加热器进行加热,随后将加热后的包膜油通过容器输送至肥料生产线,采用电加热器的加热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需要将液态包膜油转运至肥料生产线,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及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包膜油加热过程存在安全隐患以及包膜油加热后转运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包膜油反应釜。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包膜油反应釜,包括:釜本体、端盖、蒸汽加热件及泵油单元;
[0006]所述釜本体设置为上端敞开的容器;所述端盖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釜本体上端;所述釜本体的上端或端盖上设置有进油管;
[0007]所述蒸汽加热件设置在所述釜本体内;
[0008]所述泵油单元的一端与所述釜本体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喷油设备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釜本体底部设置为四周高、中间低的凹状结构;
[0010]所述泵油单元连接在所述釜本体的底部中间位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端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检查门。
[0012]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加热件为螺旋状的蒸汽加热管,所述蒸汽加热管固定在所述釜本体内部。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搅拌装置;
[0014]所述搅拌装置的驱动部安装在所述端盖上,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部设置在所述釜本体的内部。
[0015]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联轴器及搅拌杆;
[0016]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端盖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搅拌杆的第一端部连接,所述搅拌杆设置在所述釜本体内部;
[0017]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螺旋叶片。
[0018]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还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座及第二轴承;
[0019]所述第一轴承固定在所述第一轴承座上,所述第一轴承座固定在所述端盖上,所述搅拌杆的第一端部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并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
搅拌杆的第一端部连接;
[0020]所述第二轴承固定在所述第二轴承座上,所述第二轴承座固定在所述釜本体的内侧底部,所述搅拌杆的第二端部穿过所述第二轴承并连接。
[0021]进一步的,所述泵油单元包括:出油管、球阀及齿轮油泵;
[0022]所述出油管的一端与所述釜本体的底部连接,所述出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喷油设备连接;
[0023]所述球阀及齿轮油泵连接在所述出油管上,所述球阀设置在所述齿轮油泵的上游。
[0024]进一步的,还包括:支座;所述釜本体固定在所述支座上。
[0025]本技术提供的包膜油反应釜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或优点:
[0026]本技术提供的包膜油反应釜;釜本体设置为上端敞开的容器,端盖可拆卸地固定在釜本体上端,釜本体的上端或端盖上设置有进油管,蒸汽加热件设置在釜本体内,泵油单元的一端与釜本体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喷油设备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包膜油反应釜,由于在釜本体内部设置蒸汽加热件,蒸汽加热件不接入电能,并且热辐射稳定,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因漏电而引发包膜油燃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包膜油反应釜设置有泵油单元,泵油单元可将加热后的包膜油直接输送至喷油设备,可节省热油的转运工序,节省了人力及物力成本。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包膜油反应釜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9]1‑
釜本体,2

端盖,3

蒸汽加热件,4

泵油单元,41

出油管,42

球阀,43

齿轮油泵,5

进油管,6

搅拌装置,61

电机,62

联轴器,63

第一轴承,64

第一轴承座,65

搅拌杆,66

螺旋叶片,67

第二轴承,68

第二轴承座,7

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包膜油加热过程存在安全隐患以及包膜油加热后转运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包膜油反应釜。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说明的是,各实施例中的术语名词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方位的词语,只是为了简化描述基于说明书附图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所指的元件和装置等必须按照说明书中特定的方位和限定的操作及方法、构造进行操作,该类方位名词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
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4]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膜油反应釜,其主要包括:釜本体1、端盖2、蒸汽加热件2、泵油单元4及支座7。釜本体1设置为上端敞开的容器;端盖2可拆卸地固定在釜本体1上端;釜本体1的上端或端盖2上设置有进油管5,进油管5用于向釜本体1内部输入待加热的包膜油。蒸汽加热件2设置在釜本体1内,蒸汽加热组件的输入端穿过釜本体1并延伸至外部,蒸汽加热组件的输入端用于连接蒸汽气源。泵油单元4的一端与釜本体1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喷油设备连接,泵油单元4用于将釜本体1内加热后的包膜油直接输送至喷油设备对肥料进行喷油。本体固定在支座7上,支座7对本体进行支撑。
[0035]釜本体1底部连接泵油单元4,为达到集油的效果,可将釜本体1底部设置为四周高、中间低的凹状结构,釜本体1底部的包膜油都会集中在中间的低洼处;泵油单元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膜油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本体、端盖、蒸汽加热件及泵油单元;所述釜本体设置为上端敞开的容器;所述端盖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釜本体上端;所述釜本体的上端或端盖上设置有进油管;所述蒸汽加热件设置在所述釜本体内;所述泵油单元的一端与所述釜本体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喷油设备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膜油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本体底部设置为四周高、中间低的凹状结构;所述泵油单元连接在所述釜本体的底部中间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膜油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检查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膜油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加热件为螺旋状的蒸汽加热管,所述蒸汽加热管固定在所述釜本体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膜油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驱动部安装在所述端盖上,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部设置在所述釜本体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膜油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联轴器及搅拌杆;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端盖上,所述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辉
申请(专利权)人:迪斯科科技集团宜昌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