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抗器的线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320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抗器的线圈结构,所述电抗器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电抗器器身,各电抗器器身内部的线圈联接在一起,所述联接可以是串联或者并联联接。该多器身结构的电抗器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线圈结构得以实现其功能,能够满足任何一款有不同电压等级、容量要求的电抗器的要求,同时它与单器身电抗器相比在性能上得到改善,对漏磁的控制、绕组的散热都有利,其绝缘可靠性和运输方面都能满足要求。(*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抗器
,具体涉及一种电抗器的线圈 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单相铁心电抗器都是由单个日字形铁心,单个线圈套装, 这种结构对于一定电压、 一定容量以下的产品是合适的,但是当电压等级、容量达到一定程度(如电压等级为800KV、容量为100000kvar 的产品)后,随着产品的大型化,产品的宽度、高度尺寸进一步增加, 给电抗器的运输带来了困难。另外,由于产品本身的绝缘件爬电距离 是有限制的,并不是在一定绝缘距离下,可以允许电压无限制的增加。 当产品的电压等级进一步升高时,绝缘件所承受的爬电电压增加,会 给产品带来安全隐患。这样,当作用在铁心电抗器上的电压、容量达到一定程度时, 由于运输和绝缘材料的限制,单个铁心和线圈已经不能满足高电压、 大容量产品的运输和绝缘要求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单相铁心电抗器所存在的上述不 足,技术了一种可采用多个器身结构的电抗器,由于该电抗器采 用两个或多个并联的电抗器器身,与采用单相铁心电抗器相比,铁心 心柱的压紧和铁轭的夹紧更容易保证,进而对噪声和振动得到控制, 与相同容量的产品而言,采用多个电抗器器身意味着单柱容量减小, 因此电抗器损耗集中得到改善,也改善了整个产品的温度分布,避免 了器身中局部存在的热点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上述多器身结构的电抗器提供一种可满足其线圈使用的电抗器的线圈结构。解决本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电抗器的线圈 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器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电抗器器身,各电抗器器身内部的线圈联接在一起。各器身内部的线圈联接在一起可以通过串联联接,也可以通过并联联接。即各线圈的连接方式可以为串联,也可以为并联。当电抗器采用双器身结构时,两器身内部的线圈通过串联联接可以是第一器身中的线圈即第一线圈的一端为进线端,第一线圈的另 一端与第二器身中的线圈即第二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二线圈的另一端为出线端,形成串联联接。当电抗器采用双器身结构时,两器身内部的线圈通过串联联接 也可以是第一器身中的线圈即第一线圈与第二器身中的线圈即第二 线圈采用中部进线串联连接,即第一线圈采用在线圈的中间部位进 线,其两端部出线并且并联,第二线圈采用在线圈的中部进线,其两 端部出现并且并联,第一线圈两端部并联后与第二线圈的中部进线串 联。当本技术两器身内的两个线圈串联时,在满足运输高度的前 提下,两线圈的线圈排列段数比单柱线圈的总段数增加,因此总的线 圈高度增加,使在工作电压下的线圈沿面的爬电距离大大增加,两个 线圈共同承受工作电压,保证了工作电压下的电抗器产品绝缘的可靠 性。当电抗器采用双器身结构时,两器身的线圈通过并联联接在一 起可以是线圈端部并联,即两器身的两线圈一端作为进线端并联在 一起作为进线端,两线圈的另一端作为出线端并联在一起作为出线 端。当电抗器采用双器身结构时,两器身的线圈通过并联联接在一 起也可以是第一器身中的线圈即第一线圈与第二器身中的线圈即第 二线圈都采用中部进线,并且中部进线端并联连接,两线圈的上下两 端并联在一起后再并联作为出线端,即第一线圈采用在线圈的中部进 线,其上下端部出线并且并联,第二线圈采用在线圈的中部进线,其上下端部出线并且并联,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两线圈的中部进线端并 联,第一线圈两端部与第二线圈的两端部并联联接作为出线端。在满足运输和电气性能情况下可以采用并联的方式,当采用中部 进线的方式时,对线圈末端的绝缘水平要求不高。当电抗器采用多器身时,各器身内部的线圈也为串联或并联联接, 电抗器各器身的线圈结构也与上述双器身结构中的线圈结构类似。多器身结构的电抗器通过多个器身内部线圈的联接得以实现其功 能,能够满足任何一款有不同电压等级、容量要求的电抗器的需求,完全适用于1000kV、 100000kvar的高电压、大容量电抗器产品,同 时它与单器身电抗器相比在性能上得到改善,对漏磁的控制、绕组的 散热都有利,其绝缘可靠性和运输方面都能满足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采用双器身电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电抗器中双器身的结构主视图 图3 为图2的俯视图图4 为实施例1中两线圈中部进线串联的连接图 图5 为实施例1中两线圈端部进线串联的连接图 图6 为实施例1中两线圈中部进线并联的连接图 图7 为实施例1中两线圈端部进线并联的连接图 图中l一高压套管2—中性点高压套管3 —第一器身 4一储油柜5 —第二器身6 —油箱7 —铁心8 —线圈 9一铁心饼IO —铁心柱ll一第一线圈12 —第二线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下面实施例为本技术的非限定性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 2、 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抗器采用双器身电抗器, 所述双器身电抗器包括两个独立的电抗器器身,即第一器身3和第二器身5,两器身通过其内部的线圈连接在一起。如图2、 3所示,本实施例的双器身电抗器结构中,两个器身各 包括一个日字形铁心7和线圈8,每个日字形铁心中间是多个带有中 心孔的铁心饼9和多个气隙交叠成的铁心柱10,铁心柱10由穿过中 心孔的多个拉螺杆上下拉紧,上、下和两边是由一定厚度的铁心叠积 而成,由穿心螺杆夹紧,线圈8套装在铁心柱10上。两器身中线圈8的连接方式可以为串联联接或并联联接。 图5所示为串联连接方式,第一器身3中的线圈即第一线圈11 的一端为进线端,第一线圈11的另一端与第二器身5中的线圈即第 二线圈12的一端连接,第二线圈12的另一端为出线端,形成串联 联接。图7所示为并联连接方式,线圈端部并联,两线圈的进线端并 联在一起作为进线端,两线圈的出线端并联在一起作为出线端,即第 一线圈11与第二线圈12分别从一端进线,从另一端出线,再并联。上述两种连接方式适用于容量大、电压低的电抗器产品,采用 这种连接方式可以简化产品结构。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图4或图6所示的连接方式。图4所示为串联连接方式,第一线圈11与第二线圈12采用中 部进线串联的方式连接,即第一线圈11采用在线圈的中部进线,其 两端部出线并且并联后作为第二线圈12的进线,第二线圈12采用在 线圈的中部进线,其两端部出线并且并联后出线,第一线圈ll两端 部并联后与第二线圈12的中部进线串联。图6所示为并联连接方式,第一线圈11与第二线圈12采用中 部进线并联方式连接,并联联接在一起是第一器身中的线圈即第一线 圈ll与第二器身中的线圈即第二线圈12都采用中部进线,并且中部进线端并联连接,两线圈的上下两端端部并联在一起后再并联作为出线端,即第一线圈采用在线圈的中部进线,其上下端部出线并且并联,第二线圈采用在线圈的中部进线,其上下端部出线并且并联,第一线 圈与第二线圈两线圈的中部进线端并联,第一线圈两端部与第二线圈的两端部并联联接作为出线端。上述两种连接方式适用于大容量、高电压的电抗器产品,能确 保电抗器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并且绝缘性能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抗器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器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电抗器器身,各电抗器器身内部的线圈联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抗器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器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电抗器器身,各电抗器器身内部的线圈联接在一起。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抗器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器身 内部的线圈(8)联接在一起是通过串联或者并联联接。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抗器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抗 器采用双器身结构,两器身内部的线圈通过串联联接是第一器身中的 第一线圈(11)的一端为进线端,第一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二器身中的 第二线圈(12)的一端连接,第二线圈的另一端为出线端,形成串联 联接。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抗器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抗器采用双器身结构,两器身内部的线圈通过串联联接是第一器身中的 第一线圈(11)与第二器身中的第二线圈(12)采用中部进线串联连 接,即第一线圈采用在线圈的中间部位进线,其两端部出线并且并联, 第二线圈采用在线圈的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俊涛王绍武任玉民付铁军王晓宁邱宁
申请(专利权)人: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