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底栖动物的活体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8315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野外底栖动物的活体运输装置,包括外箱体、存放仓、曝气系统和带孔隔板;存放仓设置于外箱体内部;带孔隔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带孔隔板平行设置于存放仓中间;曝气系统设置于两块带孔隔板之间;外箱体内部底面与存放仓外部底面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外箱体内部侧面与存放仓外部侧面之间设置有减震海绵;存放仓内部设置有培养框,培养框位于带孔隔板的两侧,培养框内设置有多个定植筐,定植筐内放置底栖动物样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拆卸方便,通过减震弹簧和减震海绵以及带孔隔板,极大地减小了存放仓的晃动幅度;通过曝气系统,提高水中的溶氧量,从而解决了底栖动物样本从野外运输到实验室时底栖动物缺氧的问题。缺氧的问题。缺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外底栖动物的活体运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运输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野外底栖动物的活体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河流水生态系统的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及重视,利用水生生物评价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评价方法之一。底栖动物是水生态系统中分布极其广泛的物种之一,生活在水体底层,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底栖动物生命周期短,不同物种对于环境的干扰通常表现出较大的敏感差异性,能很好地指示水生态系统的变化,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0003]然而,在将底栖动物样本从野外采样到实验室的运输过程中极易受伤或缺氧死亡,所以野外底栖动物的活体运输装置就显得极为重要。
[0004]如中国专利CN212173170U公开了一种鱼苗活体运输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位于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存放仓,且存放仓的一侧设置有流动口,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阀门,且阀门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头,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且箱体的底部位于底座的内部固定有连接块,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底座的内部位于电动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底座的内部位于蓄电池的一侧设置有气泵。这个技术的结构,拆卸不方便,且仅使用了减震弹簧,减小晃动的程度不够,且存放仓内没有设置其余的结构,不适合底栖动物这种小型动物的活体运输。
[0005]如中国专利CN109649861A公开了一种两栖动物幼体和小型无尾目两栖动物的活体运输装置,包括瓶体;在瓶体的开口处设置有瓶盖,且在瓶体内腔的底部放置有海绵垫台;海绵垫台的一端与瓶体的内底面相贴合,另一端为一斜切面;隔离网与前述海绵垫台的斜切面交叉放置,在隔离网、海绵垫台的斜切面及瓶体所围成的区域内放置有碎石块;碎石块的最小尺寸不大于隔离网网孔的最小孔径。整体结构较小,不适合大量运输底栖动物样本,同时防止摇晃和撞击的措施过少,并且填充氧气的手段,仅为从盖顶孔洞中透气,氧气的补充不足,无法运输底栖动物样本。
[0006]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野外底栖动物的活体运输装置,拆卸方便、能有效减小存放仓的晃动幅度、提高水中的溶氧量,是一件亟待解决的事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野外底栖动物的活体运输装置,其包括:
[0009]外箱体;
[0010]存放仓,设置于外箱体内部;
[0011]带孔隔板,其数量为两块,平行设置于存放仓中间;
[0012]曝气系统,设置于两块带孔隔板之间。
[0013]优选地,外箱体箱顶左右各设置有换气窗口。
[0014]优选地,换气窗口处设置有滤网。
[0015]优选地,外箱体箱顶设置有收纳槽,用于固定存放仓的顶部。
[0016]优选地,外箱体内部底面与存放仓外部底面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
[0017]优选地,外箱体内部侧面与存放仓外部侧面之间设置有减震海绵。
[0018]优选地,曝气系统包括曝气装置、多孔连接器、多根曝气管和多个曝气口,外箱体在带孔隔板之间上侧部位设置有一圆孔,所述曝气管一端连接曝气装置,设置在外箱体外,一端从外部经过圆孔伸入外箱体内与多孔连接器的输入端连接,多孔连接器的输出端通过不同的曝气管与相应的曝气口连接。
[0019]优选地,外箱体底部设置有排水孔。
[0020]优选地,存放仓内部设置有培养框,培养框位于带孔隔板两侧,所述培养框内设置有多个定植筐,所述定植筐内放置底栖动物样本。
[0021]优选地,培养框和定植筐皆为多孔立方体。
[0022]优选地,多个培养框之间通过拼接连接。
[0023]优选地,多个定植筐之间通过拼接连接。
[0024]优选地,外箱体侧面设置有把手,方便工作人员提起。
[0025]本技术所获得的有益效果:
[0026]1)本技术的存放仓、培养框和定植筐结构简单、拆卸方便,易于放入和取出底栖动物样本。
[0027]2)本技术通过减震弹簧和减震海绵以及带孔隔板,极大地减小了存放仓的晃动幅度。
[0028]3)本技术通过适当大小的曝气系统,不妨碍提取外箱体的同时,提高了水中的溶氧量,从而解决了底栖动物样本从野外运输到实验室时底栖动物缺氧的问题。
[0029]4)本技术通过换气窗口的滤网,防止外箱体内水体的大量溢出。
[0030]5)本技术通过外箱体底部的排水孔,来排出运输过程中因晃动从存放仓进入外箱体内的水。
[0031]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从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以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0032]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34]图1是本技术公开一种实施例中一种野外底栖动物的活体运输装置的立体图;
[0035]图2是本技术公开一种实施例中一种野外底栖动物的活体运输装置A

A

方向的剖面图;
[0036]图3是本技术公开一种实施例中一种野外底栖动物的活体运输装置B

B

方向的剖面图;
[0037]图4是本技术公开一种实施例中一种野外底栖动物的活体运输装置的无外箱体箱顶的俯视图;
[0038]图5是本技术公开一种实施例中一种野外底栖动物的活体运输装置的培养框和定植筐的立体图;
[0039]附图标记说明:1、外箱体;2、存放仓;3、带孔隔板;4、换气窗口;5、滤网;6、收纳槽;7、减震弹簧;8、减震海绵;9、曝气装置;10、曝气管;11、曝气口;12、圆孔;13、排水孔;14、培养框;15、定植筐;16、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底栖动物的活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箱体(1);存放仓(2),设置于外箱体(1)内部;带孔隔板(3),其数量为两块,平行设置于存放仓(2)中间;以及曝气系统,设置于两块带孔隔板(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底栖动物的活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箱体(1)内部底面与存放仓(2)外部底面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野外底栖动物的活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箱体(1)内部侧面与存放仓外部侧面之间设置有减震海绵(8)。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野外底栖动物的活体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曝气系统包括曝气装置(9)、多孔连接器、多根曝气管(10)和多个曝气口(11),外箱体(1)在带孔隔板(3)之间上侧部位设置有一圆孔(12),所述曝气管(10)一端连接曝气装置(9)设置在外箱体(1)外,一端从外部经过圆孔(12)伸入外箱体(1)内与多孔连接器的输入端连接,多孔连接器的输出端通过不同的曝气管(10)与相应的曝气口(1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野外底栖动物的活体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光霞塔拉王慧丁森高欣贾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