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脱芯模具及其型腔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30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脱芯模具及其型腔组件,包括前开模组件、后开模组件和型腔组件,型腔组件包括前模仁、后模仁、第一行位机构、第二行位机构、弹性斜抽机构、第一斜顶机构、第二斜顶机构和顶出机构;前模仁设置在前开模组件的组件安装槽中,后模仁设置在后开模组件的组件安装槽中,前模仁和后模仁相互对应;本技术方案在结构设计上能够实现自动化的开模操作,能够自动抽出型芯,在开模后实现一定顺序的脱芯开模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应用于复杂机构,对复杂机构在成型后的脱模操作,使产品脱模顺利、不产生拖伤的情况。况。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脱芯模具及其型腔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一种自动脱芯模具及其型腔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0003]目前,在制作结构复杂的塑胶产品时,需要通过多个顶出机构或者行位,使产品脱模后不会出现拖伤情况,现有技术中对于耳机头的外壳制作上,便采用注塑模具来实现成型,一般耳机外壳包括两个壳体,一部分设置为贴合耳朵的结构,另一部分设置为连接导线的结构,在设置贴合耳朵的壳体时,如图1所示,需要设置一个孔位用于喇叭的安装,并且孔位还设置有连接耳塞的筒体结构2,筒体结构2中部需要设置卡圈4来卡住耳塞,为了能够使耳机佩戴牢固,其壳体表面还具有一定的弧面部1,在壳体下端还要设置至少两个卡位3来与另外一个壳体进行卡接,从而完成外壳的制作;
[0004]由于该外壳结构复杂,现有技术根据一定顺序,在开模前先将型芯抽出,然后再进行开模,但是模具内型芯较多,在开模过程中,需要控制多个型芯抽出,顺序错乱容易造成模具损坏,需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来给维修,同时也影响生产的进度,会导致以下问题点:容易撞模、模具损坏、模具反复维修、生产品质稳定性很差、生产效率低、带来很大的生产成本损失;对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脱芯模具,包括前开模组件、后开模组件和型腔组件,前开模组件包括面板、热流道板和A板,后开模组件包括底座、垫板和B板,底座上围绕设置有多跟立式的限位滑杆,面板、热流道板、A板、B板和垫板依次置上而下通过限位滑杆叠层配合;前开模组件和后开模组件的外围设置有锁紧件,前开模组件和后开模组件通过锁紧件合模固定;A板和B板之间设置有组件安装槽,型腔组件设置在组件安装槽中;在面板、热流道板和A板上设置有贯通的进胶流道,进胶流道与型腔组件对接;A板和热流道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力胶块;在底座上设置有可升降移动的推板,推板上设置有推杆,推杆贯穿于垫板和B板,推杆上端与A板顶接配合,垫板和B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力胶块。
[0007]一种自动脱芯模具的型腔组件,包括上述所述型腔组件,型腔组件包括前模仁、后模仁、第一行位机构、第二行位机构、弹性斜抽机构、第一斜顶机构、第二斜顶机构和顶出机构;前模仁设置在前开模组件的组件安装槽中,后模仁设置在后开模组件的组件安装槽中,前模仁和后模仁相互对应;在后模仁上设置有仿型体,在前模仁上设置有对应于仿型体的水口,水口与进胶流道对接,仿型体包括体部、贯通于体部的斜孔部和成型在体部下端的两
个卡位部;其中:
[0008]第一行位机构可移动的设置在前模仁的下端,第一行位机构设置有配合体部的仿型槽;第二行位机构可移动的设置在后模仁上,第二行位机构设置有配合其中一个卡位部的第一卡位块;弹性斜抽机构倾斜设置在前模仁上,弹性斜抽机构设置有可穿设于前模仁下方的第一仿型柱,第一仿型柱与斜孔部的上半部配合;第一斜顶机构设置在垫板上,第一斜顶机构设置有可穿设于后模仁上方的第二仿型柱,第二仿型柱与斜孔部的下半部配合;第二斜顶机构和顶出机构均设置在推板上,第二斜顶机构设置有可穿设于后模仁上方的第二卡位块,第二卡位块配合于另外一个卡位部;顶出机构设置有可穿设于体部表面的顶针。
[0009]优选的,第一行位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行位机构分别对应在体部的两旁;第一行位机构包括滑轨、滑块、限位条和第一行位板,滑轨设置在前模仁的下端,滑块沿着滑轨移动,在滑块上设置有倾斜的限位插口,限位条的下端设置有倾斜的行位推块,行位推块与限位插口相匹配;限位条的上端固定连接于面板;第一行位板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滑块上;仿型槽分割有两半,两半仿型槽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行位板的另一端上。
[0010]优选的,第二行位机构包括止位座、第二行位板、斜导柱和导柱推块,止位座包括后侧止位块和设置在后侧止位块两侧的旁侧止位块,旁侧止位块设置在后模仁上端,后侧止位块设置在前模仁下端,第二行位板限制在后侧止位块和旁侧止位块之间,第二行位板和后侧止位块相对的面倾斜设置,第一卡位块设置在第二行位板的另一侧;斜导柱的上端通过导柱推块与前开模组件固定配合,斜导柱的下端可移动的穿设于第二行位板上。
[0011]优选的,弹性斜抽机构包括斜抽压块、斜抽杆和弹簧,斜抽压块固定安装在前开模组件上,斜抽压块上贯通设置有倾斜的第一斜抽孔,斜抽杆的上端可移动的穿插于第一斜抽孔,并且斜抽杆上端与热流道板相抵配合;前模仁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二斜抽孔,斜抽杆中部与第二斜抽孔滑动配合,斜抽杆上设置有限位块,弹簧套设在斜抽杆上,弹簧限制在限位块和前模仁之间;第一仿型柱设置在斜抽杆的下端。
[0012]优选的,第一斜顶机构包括第一斜顶座和第一斜顶杆,第一斜顶座定位安装在垫板上,第一斜顶座上设置有倾斜的第一顶杆滑槽,第一斜顶杆的下端设置有滑动配合于第一顶杆滑槽的第一顶杆滑块,第一斜顶杆的上端可移动的穿设于后模仁上,第二仿型柱设置在第一斜顶杆的上端。
[0013]优选的,第二斜顶机构包括第二斜顶座和第二斜顶杆,第二斜顶座安装在推板上,第二斜顶座上设置有倾斜的第二顶杆滑槽,第二斜顶杆的下端设置有滑动配合于第二顶杆滑槽的第二顶杆滑块,第二斜顶杆的上端设置有转向块,转向块可移动的穿设于后模仁上,第二卡位块设置在转向块的侧部。
[0014]优选的,顶出机构包括多跟安装在推板上的顶出杆,顶针设置有多跟,多跟顶针与多跟顶出杆相互匹配,顶针安装在顶出杆上,顶针通过顶出杆可移动的穿设于体部的表面。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本申请通过采用限位滑杆对面板、热流道板、A板、B板和垫板进行限位,使面板、热流道板、A板、B板和垫板能够叠层分布,然后设置锁紧件和弹力胶块来实现锁模和自动开模的操作,第一弹力胶块设置在热流道板和A板之间,在锁紧件解锁后,热流道板和A板自动弹开,水口位置处的塑胶材料通过热流道板和A板的弹开,能够被拉断,从而实现自动剪水口的操作;在B板和垫板之间设置第二弹力胶块,在锁紧件解锁后,B板和垫板由于受到第二弹
力胶块的作用能够快速弹开,能够将本技术方案应用到型芯的自动脱模中,将型芯安装在垫板上,根据垫板和B板的弹开操作便能够使型芯脱离成型的产品;因此,本技术方案在结构设计上能够实现自动化的开模操作,能够自动抽出型芯,在开模后实现一定顺序的脱芯开模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应用于复杂机构,对复杂机构在成型后的脱模操作,使产品脱模顺利、不产生拖伤的情况;
[0017]采用第二行位机构和第二斜顶机构;在结构设计上能够在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设置两个或者四个工位来注塑成产品,第二行位机构设置在后模仁的外围,第二斜顶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脱芯模具,包括前开模组件、后开模组件和型腔组件,其特征在于,前开模组件包括面板、热流道板和A板,后开模组件包括底座、垫板和B板,底座上围绕设置有多根立式的限位滑杆,面板、热流道板、A板、B板和垫板依次置上而下通过限位滑杆叠层配合;前开模组件和后开模组件的外围设置有锁紧件,前开模组件和后开模组件通过锁紧件合模固定;A板和B板之间设置有组件安装槽,型腔组件设置在组件安装槽中;在面板、热流道板和A板上设置有贯通的进胶流道,进胶流道与型腔组件对接;A板和热流道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力胶块;在底座上设置有可升降移动的推板,推板上设置有推杆,推杆贯穿于垫板和B板,推杆上端与A板顶接配合,垫板和B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力胶块。2.一种自动脱芯模具的型腔组件,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型腔组件,其特征在于,型腔组件包括前模仁、后模仁、第一行位机构、第二行位机构、弹性斜抽机构、第一斜顶机构、第二斜顶机构和顶出机构;前模仁设置在前开模组件的组件安装槽中,后模仁设置在后开模组件的组件安装槽中,前模仁和后模仁相互对应;在后模仁上设置有仿型体,在前模仁上设置有对应于仿型体的水口,水口与进胶流道对接,仿型体包括体部、贯通于体部的斜孔部和成型在体部下端的两个卡位部;其中:第一行位机构可移动的设置在前模仁的下端,第一行位机构设置有配合体部的仿型槽;第二行位机构可移动的设置在后模仁上,第二行位机构设置有配合其中一个卡位部的第一卡位块;弹性斜抽机构倾斜设置在前模仁上,弹性斜抽机构设置有可穿设于前模仁下方的第一仿型柱,第一仿型柱与斜孔部的上半部配合;第一斜顶机构设置在垫板上,第一斜顶机构设置有可穿设于后模仁上方的第二仿型柱,第二仿型柱与斜孔部的下半部配合;第二斜顶机构和顶出机构均设置在推板上,第二斜顶机构设置有可穿设于后模仁上方的第二卡位块,第二卡位块配合于另外一个卡位部;顶出机构设置有可穿设于体部表面的顶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脱芯模具的型腔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行位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行位机构分别对应在体部的两旁;第一行位机构包括滑轨、滑块、限位条和第一行位板,滑轨设置在前模仁的下端,滑块沿着滑轨移动,在滑块上设置有倾斜的限位插口,限位条的下端设置有倾斜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炎苏朋龙肖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东信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