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掘进机循环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1828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掘进机循环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解决了现有掘进机的冷却系统效果不理想且能源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循环连通的发生器、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和吸收器,蒸发器内设置有冷剂水,吸收器和发生器之间通过循环管路和溶液泵循环流通有溴化锂溶液,掘进机的内循环冷却回路穿过发生器,内循环冷却回路上设置有内循环泵,穿过蒸发器设置有外循环冷却回路,外循环冷却回路上设置有外循环泵,外循环冷却回路的冷水管路穿过吸收器和/或冷凝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水作制冷剂、以溴化锂溶液作吸收剂,通过真空泵和溶液泵使吸收剂携带制冷剂构成制冷循环,节能、高效,能源利用率高且制冷效果好。能源利用率高且制冷效果好。能源利用率高且制冷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掘进机循环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掘进机冷却
,特别是指一种掘进机循环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地下空间的快速发展,掘进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掘进机在使用过程中,主驱动电机、减速机、空压机、变频器、螺旋输送机等关键部件产生大量的热,而温度过高会影响关键部件的工作性能,甚至损坏部件,影响其掘进机工作效率。
[0003]现有技术在掘进机上配置有循环水冷却系统,对其各关键部件的散热以及工作环境温度起着良好的改善作用,确保掘进机各个关键部件的正常工作以及掘进效率。然而随着掘进时间的增长,外循冷却水的温度会逐渐升高,导致冷却效果变差。针对温度升高,工程上常用增加冷却塔、加大外循环水量、利用冰块降温等解决办法,将热量交换出来散发在空气中,但是这些方法效果不但不理想,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减低了能源利用率。
[0004]经检索现有授权公告日为2012.09.26、授权公告号为CN202452759U公开了一种挖掘机新型空调系统,包括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换热器、循环泵、挖掘机液压系统和发动机冷却系统;发生器通过管路连接冷凝器,冷凝器通过管路连接蒸发器,蒸发器通过管路连接吸收器;发生器通过溴化锂浓溶液管路连接吸收器,吸收器通过溴化锂稀溶液管路连接发生器,在溴化锂稀溶液管路上设置循环泵,溴化锂浓溶液与溴化锂稀溶液在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发生器内设置有高温油热交换器和热水热交换器,其中高温油热交换器接入液压系统的高温油回路中,热水热交换器接入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热水回路中。
[0005]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的采用热交换器进行组合,以水作制冷剂、以溴化锂溶液作吸收剂,挖掘机液压系统的高温油回路、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热水回路分别通过高温油热交换器和热水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进行热交换,冷凝器与挖掘机发动机散热器对应,进而实现对挖掘机降温。该技术方案相对传统制冷技术是一种节能、高效,但是仍存在不足之处,不仅需要使用循环风机和散热风机进行热量交换,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能源浪费,而且具有局限性,无法适用于掘进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掘进机循环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解决了掘进机现有冷却系统效果不理想且能源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掘进机循环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循环连通的发生器、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和吸收器,蒸发器内设置有冷剂水,吸收器和发生器之间通过循环管路和溶液泵循环流通有溴化锂溶液,所述掘进机的内循环冷却回路穿过发生器,内循环冷却回路上设置有内循环泵,穿过蒸发器设置有外循环冷却回路,外循环冷却回路上设置有外循环泵,外循环冷却回路的冷水管路穿过吸收器和/或冷凝器。蒸发器内装的冷剂水在真空环境下会蒸发温度低,吸收器装有溴化锂溶液,用于冷剂蒸汽的流
通与吸收,溶液泵连接吸收器和发生器,将吸收器中的溴化锂溶液输送到发生器内;溴化锂水溶液在发生器内受到内循环冷却回路的加热后,溴化锂水溶液中的水不断汽化,变为冷剂蒸汽。随着水的不断汽化,发生器内的溴化锂水溶液浓度不断升高,恢复吸收能力,流入吸收器中继续吸收来自蒸发器的冷剂蒸汽。在发生器内汽化的冷剂蒸汽进入冷凝器,被冷凝器中的冷却水降温后凝结,成为高压低温的液态水;被凝结成液态的冷剂水经过节流阀急速膨胀而汽化并流回到蒸发器,继续吸收蒸发器内冷媒水及外循环冷却回路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制冷的目的。蒸发器冷却后的水由输送泵泵到外水存储容器中,达到降温目的。溴化锂溶液吸收蒸发剂后,放出热量温度会上升,溴化锂吸收力下降,用外循环冷却回路连接到吸收器,用于降低吸收器内部温度,并且外循环冷却回路连接至冷凝器,冷却由发生器进入冷凝器的冷剂蒸汽。
[0008]所述外循环冷却回路连接有外水储存器,外循环泵设置在外水储存器与蒸发器之间,所述冷水管路通过冷却水泵与外水储存器相连。
[0009]所述循环管路包括连接在吸收器底部和发生器顶部之间的进液管路及设置在发生器底部和吸收器顶部之间的回液管路,所述溶液泵设置在进液管路上。
[0010]所述吸收器的顶部设置有网状隔板,使得从发生器回流的溴化锂溶液能够充分吸收来自蒸发器的冷剂蒸汽。
[0011]所述内循环冷却回路通过内循环换热器穿过所述发生器,内循环换热器设置在发生器内部的上方。
[0012]所述外循环冷却回路通过外循环换热器穿过所述蒸发器。
[0013]所述冷水管路通过换热器穿过所述吸收器和/或冷凝器。
[0014]所述蒸发器连接有真空泵,保证整个系统处于负压环境,冷剂水在负压环境中的蒸发温度更低。
[0015]所述内循环冷却回路与掘进机的主驱动电机、减速机、液压系统、空压机、变频器、螺旋输送机中的至少一个部件相连。
[0016]本技术节能、高效,能源利用率高且制冷效果好。本技术以水作制冷剂、以溴化锂溶液作吸收剂,通过真空泵和溶液泵使吸收剂携带制冷剂构成制冷循环,既能通过内循环冷却回路有效将掘进机内的设备进持续冷却,又能够利用制冷循环的蒸发吸热对外循环冷却回路进行降温,进而通过外循环冷却回路对吸收器和冷凝器进行降温。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图;
[0019]图中:1

发生器;2

冷凝器;3

蒸发器;4

抽真空泵;5

吸收器;6

溶液泵;7

冷却水泵;8

外水储存器;9

冷水泵;10

内水循环泵;11

开关阀;12

节流阀;13

内循环冷却回路;14

内循环换热器;15

外循环换热器;16

外循环冷却回路;17

进液管路;18

回液管路;19

网状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一种掘进机循环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蒸发器3,吸收器5,发生器1、冷凝器2、外循环冷却回路16以及内循环冷却回路13。
[0022]蒸发器3内充入一定量的蒸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掘进机循环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循环连通的发生器(1)、冷凝器(2)、节流阀(12)、蒸发器(3)和吸收器(5),蒸发器(3)内设置有冷剂水,吸收器(5)和发生器(1)之间通过循环管路和溶液泵(6)循环流通有溴化锂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掘进机的内循环冷却回路(13)穿过发生器(1),内循环冷却回路(13)上设置有内循环泵(10),穿过蒸发器(3)设置有外循环冷却回路(16),外循环冷却回路(16)上设置有外循环泵(9),外循环冷却回路(16)的冷水管路穿过吸收器(5)和/或冷凝器(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机循环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冷却回路(16)连接有外水储存器(8),外循环泵(9)设置在外水储存器(8)与蒸发器(3)之间,所述冷水管路通过冷却水泵(7)与外水储存器(8)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掘进机循环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包括连接在吸收器(5)底部和发生器(1)顶部之间的进液管路(17)及设置在发生器(1)底部和吸收器(5)顶部之间的回液管路(18),所述溶液泵(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豪余培德张杰周小磊赵云辉郭志勇李嘉欣赵石袁丹刘冠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