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冰面暖热车,属于专用车技术领域,其包括车体,包括车体,车体的底部设置有加热板,加热板和车体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加热板至车体底部间距的调节组件,车体内设有用于为加热板供电的蓄电池。本申请具有提高冰面的平整度的效果。的平整度的效果。的平整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冰面暖热车
[0001]本申请涉及专用车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冰面暖热车。
技术介绍
[0002]当今世界,南极作为全球治理新焦点、科技竞争新高地和资源新产地,已成为人类活动发展的“新疆域”以及世界大国经略全球的战略要地。目前,南极交通运输基本上形成人员以航空运输为主,大量物资、燃油等补给以海运为主的基本格局。
[0003]我国在南极已拥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四个南极科考站,为南极科考人员输送生活物资是南极科考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因此需要对南极的冰面进行合理的改造,使冰面更加平整方便生活物资的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达到提高冰面的平整度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冰面暖热车。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冰面暖热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冰面暖热车,包括车体,车体的底部设置有加热板,加热板和车体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加热板至车体底部间距的调节组件,车体内设有用于为加热板供电的蓄电池。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体在冰面上行驶,通过蓄电池为加热板供电使加热板升温,加热板接触冰面对冰面进行暖热,从而使冰面表层起伏不平的冰块融化,以达到提高冰面平整度的效果。
[0008]可选的,所述加热板内设置有电阻丝,蓄电池与电阻丝电连接,电阻丝在加热板内呈盘绕状布置。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蓄电池为电阻丝通电,使电阻丝通过发热的方式对加热板加热,同时电阻丝盘绕布置,增加了电阻丝在加热板内部的面积,提高了加热板的升温效果。
[0010]可选的,所述电阻丝和加热板的内壁之间间隔固设有若干个导热片。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片一方面增加了电阻丝在加热板内部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电阻丝和加热板之间的导热效果。
[0012]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调节组件分别位于加热板两端的顶部和车体的底部之间,调节组件包括外杆和内杆,外杆的内壁加工有内螺纹,内杆的外壁加工有外螺纹,内杆位于外杆的下方并与外杆螺纹连接,外杆的顶部与车体的底部转动连接,内杆的底部与加热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根据冰层的高度,转动外杆,使内杆收入至外杆内部或从外杆的内部伸出,从而实现对加热板高度调节的作用效果,使该车辆可适用于更多不同高度的冰面工作,提高了该车辆的适用范围。
[0014]可选的,所述外杆的顶部穿过车体的底壁在车体内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两个第一锥齿轮均啮合有第二锥齿轮,在两个第二锥齿轮之间穿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与第二锥
齿轮固定连接,连接杆的一端从车体的侧壁伸出且连接杆与车体转动连接,连接杆在车体外固设有手轮。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在对加热板高度进行调节时,通过转动手轮,手轮再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通过第二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之间的啮合,使第一锥齿轮带动着外杆发生转动,从而实现了对加热板高度进行调节的作用效果,并为工作人员对加热板高度调节的工作提供了方便。
[0016]可选的,连接杆在手轮和车体之间穿设有活动块,活动块的内侧开设有卡槽,连接杆的周向侧壁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内设置有与卡槽卡接配合的卡块以及用于将卡块弹出收纳槽的卡接弹簧,活动块朝向车体的一侧固设有插接杆,车体的侧壁开设有与插接杆插接配合的插接孔,活动块滑动连接有用于将卡块按压回收纳槽内的复位杆,复位杆的一端从活动块内伸出。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无需对加热板高度进行调节时,先转动活动块,使插接杆和插接孔的位置对齐,然后再将活动块向着车体的方向移动,使插接杆插入至插接孔内,同时卡接弹簧将卡块从收纳槽内弹出并卡入至卡槽内,通过以上结构使连接杆和车体之间固定,从而在无需调节加热板高度时使加热板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当需要对加热板进行高度调节时,通过按压复位杆,使复位杆将卡块按压回收纳槽内,再向远离车体的方向滑动活动块,使插接杆从插接孔内拔出,则可转动手轮完成对加热板高度的调节工作。
[0018]可选的,所述活动块内开设有活动腔,活动腔与卡槽相连通,复位杆在活动腔内固设有复位板,活动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杆穿设于复位弹簧内,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复位板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动块在活动腔靠近卡槽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复位杆将卡块按压回收纳槽内时,复位板使复位弹簧压缩,当工作人员松开复位杆时,复位弹簧释放弹力将复位杆自动复位,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方便。
[0020]可选的,所述车体的尾部设置有刮平板,刮平板和车体的尾部之间固设有连接架。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热板对冰面加热完毕后,车体继续行驶,并通过刮平板冰面融化的冰水刮除,从而进一步提高冰面的平整度。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1.在车体的底部增设加热板,可对起伏不平的冰面进行加热处理,以提高冰面的平整度;
[0024]2.加热板和车底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通过调节组件可对加热板的高度调节,提高该车辆的适用性;
[0025]3.车体的尾部设置有刮平板,进一步提高对冰面刮平处理的平整度。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冰面暖热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为体现车体内部的局部剖视图。
[0028]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9]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为体现加热板内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为体现车体和活动块之间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1、车体;11、插接孔;2、加热板;21、电阻丝;22、导热片;3、蓄电池;4、调节组件;41、外杆;42、内杆;5、第一锥齿轮;6、第二锥齿轮;7、连接杆;71、手轮;72、收纳槽;73、卡块;74、卡接弹簧;8、活动块;81、卡槽;82、插接杆;83、活动腔;84、复位杆;841、复位块;85、复位板;86、复位弹簧;9、刮平板;91、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1
‑
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冰面暖热车。
[0034]参照图1和图2,一种冰面暖热车包括车体1、为冰面表层加热的加热板2以及为加热板2供电的蓄电池3。加热板2设置在车体1的下方,加热板2顶部的两侧和车体1底部的两侧之间均设置有用于调节加热板2高度的调节组件4,蓄电池3位于车体1的内部。当需要对冰面进行平整处理时,工作人员先通过调节组件4将加热板2调节至合适高度,然后通过蓄电池3为加热板2供电,使加热板2升温加热,再驾驶车辆在冰面上行驶,加热板2使冰面高低不平的部分融化,进而达到提高冰面平整度的效果。
[0035]参照图2和图3,调节组件4包括外杆41和内杆42,外杆4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冰面暖热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车体(1)的底部设置有加热板(2),加热板(2)和车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加热板(2)至车体(1)底部间距的调节组件(4),车体(1)内设有用于为加热板(2)供电的蓄电池(3);所述调节组件(4)设置有两组,两组调节组件(4)分别位于加热板(2)两端的顶部和车体(1)的两侧底部之间,调节组件(4)包括外杆(41)和内杆(42),外杆(41)的内壁加工有内螺纹,内杆(42)的外壁加工有外螺纹,内杆(42)位于外杆(41)的下方并与外杆(41)螺纹连接,外杆(41)的顶部与车体(1)的底部转动连接,内杆(42)的底部与加热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面暖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2)内设置有电阻丝(21),蓄电池(3)与电阻丝(21)电连接,电阻丝(21)在加热板(2)内呈盘绕状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冰面暖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丝(21)和加热板(2)的内壁之间间隔固设有若干个导热片(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面暖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杆(41)的顶部穿过车体(1)的底壁在车体(1)内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两个第一锥齿轮(5)均啮合有第二锥齿轮(6),在两个第二锥齿轮(6)之间穿设有连接杆(7),连接杆(7)与第二锥齿轮(6)固定连接,连接杆(7)的一端从车体(1)的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恩照,唐学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