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形手提袋的衣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784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变形手提袋的衣服,衣服由前片和后片组成,前片中央设置有与前片下边缘相连的无底边第一缺口,第一缺口上侧边与前片上边缘之间连接有第一拉链,位于第一拉链同一侧的第一缺口侧边分布有若干对相配合的第一子扣、母扣,位于第一缺口两侧的前片下边缘分别设有可咬合在一起的第一拉链齿和第二拉链齿;后片中央设置有第二缺口,以后片与前片下边缘重合的横向线为翻折线,将后片的下摆向上翻折后,第二缺口的下半段与上半段重合,位于第一拉链同一侧的第二缺口侧边分布有若干对相配合的第二子扣、母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衣服正面穿着为改良式时尚汉服,反面穿着可做实用围裙,解构重组后后可做购物包袋,实现一衣三用的多功能性。一衣三用的多功能性。一衣三用的多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形手提袋的衣服


[0001]本技术涉及衣服,具体涉及到一种可变形手提袋的衣服。

技术介绍

[0002]汉服的创新设计在目前的市场和设计上都以外观的创新为主,融入现代审美的元素,但并没有打破汉服的结构设计。
[0003]服装的应用上,外观的设计上风格丰富,款式多样。当前世界各国在服装产业技术上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围绕高性能、多功能服装;数字化、3D打印;基于物联网的服装云制造系统。在创意设计与营销管理方面,主要是基于大数据的时尚流行预测模型、数字化服装产品设计、大数据营销,以及空间虚拟试衣面料的体验营销。可持续发展方面主要是完善生态供应链,增加消费者的生态意识,改变消费者行为,以及高科技在绿色生态环保服装方面的应用。
[0004]目前汉服创新设计在其结构上并没有实现创新,对于现代服装而言,依旧不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不适合作为日常穿着。汉服的创新设计上效果大同小异,皆以外观为主,没有实用性和功能性。不符合目前服装市场以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多功能性为主导力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打破汉服裁片的结构,对汉服裁片进行重组再设计,使服装保留汉服裁片面料零浪费的同时,实现汉服裁片的创新设计,更加符合现代审美和穿着;同时实现创新汉服的一衣多用,结合传统的“汉服裁片”概念,改造出一件多用的服装,并兼顾时尚性与实用性。具体方案如下:
[0006]一种可变形手提袋的衣服,所述衣服由前片和后片组成,前片和后片的上侧边设有左右一对肩带,所述前片和所述后片为横向宽度相同的矩形布料,所述前片的纵向长度小于所述后片的纵向长度;
[0007]所述前片的中央设置有与前片下边缘相连的无底边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上侧边与前片上边缘之间连接有纵向的第一拉链,位于第一拉链同一侧的第一缺口侧边分布有若干对相配合的第一子扣和第一母扣,位于第一缺口两侧的前片下边缘分别设有可咬合在一起的第一拉链齿和第二拉链齿,第一拉链齿或第二拉链齿上设有拉链头;
[0008]所述后片中央设置有第二缺口,以所述后片与所述前片下边缘重合的横向线为翻折线,将所述后片的下摆向上翻折后,第二缺口的下半段与上半段重合,位于第一拉链同一侧的第二缺口侧边分布有若干对相配合的第二子扣和第二母扣;
[0009]所述第二缺口的内侧配置有可拆卸口袋,所述可拆卸口袋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子扣、母扣相配合的第三公母扣。
[0010]所述衣服变化为手提袋状态下,所述后片的下摆向上翻折并用按扣或者魔术贴在所述后片的内侧,第一缺口同一侧对应的一对第一子扣和第一母扣固定配合,第二缺口同
一侧对应的一对第二子扣和第二母扣固定配合,且第一拉链齿和第二拉链齿通过拉链头咬合在一起。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均为矩形缺口,且第二矩形缺口的面积为第一矩形缺口的两倍,以翻折线为中心线划分的第二缺口的上半段及下半段。
[0012]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矩形缺口的左侧边设有3个第一子扣,在所述第一矩形缺口的右侧边设有3个第一子扣,所述第一矩形缺口的上侧边在第一拉链两侧分别设有3个第一母扣;
[0013]位于第一拉链左右两侧的3个第一母扣分别与左右侧边的3个第一子扣相互配合;
[0014]第一子扣、第一母扣均固定在所述前片的面料内侧。
[0015]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矩形缺口下半段的左侧边设有3个第二子扣,在所述第二矩形缺口下半段的右侧边设有3个第二子扣,且所述第二矩形缺口下半段的下侧边设有6个第二母扣;
[0016]所述第二矩形缺口下半段的下侧边左右两侧的3个第二母扣分别与第二矩形缺口下半段的左右侧边的3个第二子扣相互配合;
[0017]第二子扣、第二母扣均固定在所述后片的面料外侧。
[0018]进一步的,在一块矩形面料上裁剪形成前片及后片。
[0019]进一步的,所述前片和后片为棉麻丝材质。
[0020]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1]1)使用传统的汉服裁片,通过立体剪裁与裁片的解构,打破了裁片原本的方式,创造出更加时尚现代化的服装。
[0022]2)使用环保面料与汉服裁片结合,在做到环保面料零浪费的同时实现未来可循和一衣多用,正面穿着为汉服改造的创新服装,反面穿着可做围裙,解构后可做购物包袋。充分利用产品的使用率,实现一衣三用的多功能性。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基于本技术衣服平摊开状态下的布料片示意图;
[0025]图2为将图1布料片的第一拉链16连在一起后,形成衣服形态的示意图;
[0026]图3为衣服前片的示意图;
[0027]图4为衣服后片及其可拆卸口袋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的衣服折叠变化为手提袋的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
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30]为了彻底理解本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0031]参照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变形手提袋的衣服,衣服由前片10和后片20组成,前片10和后片20的上侧边设有左右一对肩带30,前片10和后片20的左右侧边相连,前片10和后片20为横向宽度相同的矩形布料,前片10的纵向长度小于后片20的纵向长度。
[0032]如图3所示,前片10的中央设置有与前片10下边缘相连的无底边第一缺口11,第一缺口11上侧边与前片10上边缘之间连接有纵向的第一拉链16,位于第一拉链16同一侧的第一缺口11侧边分布有若干对相配合的第一子扣13和第一母扣12,位于第一缺口11两侧的前片10下边缘分别设有可咬合在一起的第一拉链齿14(即图示M

m)和第二拉链齿15(即图示N

n),第一拉链齿14或第二拉链齿15上设有拉链头(图中未示出);
[0033]如图4所示,后片20中央设置有第二缺口21,以后片20与前片10下边缘重合的横向线(即第一拉链齿14和第二拉链齿15所在的横线)为翻折线,将后片20的下摆向上翻折后,第二缺口21的下半段与上半段重合,位于第一拉链同一侧的第二缺口21侧边分布有若干对相配合的第二子扣23和第二母扣22。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形手提袋的衣服,所述衣服由前片(10)和后片(20)组成,前片(10)和后片(20)的上侧边设有左右一对肩带(3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片(10)和所述后片(20)为横向宽度相同的矩形布料,所述前片(10)的纵向长度小于所述后片(20)的纵向长度;所述前片(10)的中央设置有与前片下边缘相连的无底边第一缺口(11),所述第一缺口(11)上侧边与前片(10)上边缘之间连接有纵向的第一拉链(16),位于第一拉链(16)同一侧的第一缺口侧边分布有若干对相配合的第一子扣(13)和第一母扣(12),位于第一缺口(11)两侧的前片下边缘分别设有可咬合在一起的第一拉链齿(14)和第二拉链齿(15),第一拉链齿(14)或第二拉链齿(15)上设有拉链头;所述后片(20)中央设置有第二缺口(21),以所述后片(20)与所述前片下边缘重合的横向线为翻折线,将所述后片(20)的下摆向上翻折后,第二缺口(21)的下半段与上半段重合,位于第一拉链(16)同一侧的第二缺口(21)侧边分布有若干对相配合的第二子扣(23)和第二母扣(22);所述第二缺口(21)的内侧配置有可拆卸口袋(40),所述可拆卸口袋(40)设有多个分别与第二子扣、母扣相配合的第三母扣、公扣;所述衣服变化为手提袋状态下,所述后片(20)的下摆向上翻折并用按扣或者魔术贴在所述后片(20)的内侧,第一缺口(11)同一侧对应的一对第一子扣(13)和第一母扣(12)固定配合,第二缺口(21)同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哲戚梦瑶王玙婧殷诗慧吕佳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