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锁式自保温混凝土砌块及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762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互锁式自保温混凝土砌块及建筑,包括:第一外壁结构、内壁结构、第二外壁结构;内壁结构设有中间保温腔;第一外壁结构和第二外壁结构位于内壁结构的相对的两侧;第一外壁结构与内壁结构之间及第二外壁结构与内壁结构均形成有边侧保温腔;第一外壁结构和第二外壁结构的顶面均设有第一凸肋;第一外壁结构和第二外壁结构的底部均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外壁结构相对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外壁结构相对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凸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凸肋、第一凹槽、第二凸肋及第二凹槽将两块砌块进行上下堆砌,再通过相邻砌块水平面旋转1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互锁式自保温混凝土砌块及建筑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砌块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互锁式自保温混凝土砌块及建筑。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按照强度分为承重砌块、非承重砌块。按使用功能分为普通砌块、装饰砌块、保温砌块、吸音砌块等类型。按砌块的结构形态分封底砌块、不封底砌块、无槽砌块、有槽砌块。按空洞形态分为方孔砌块、圆孔砌块等。按孔洞的排列方式分为单排孔砌块、双排孔砌块、多排孔砌块。按骨料分为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集料小型空心砌块。
[0003]现有砌体多数需要使用砂浆砌筑,施工工序多,施工速度慢,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互锁式自保温混凝土砌块,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互锁式自保温混凝土砌块,包括:第一外壁结构、内壁结构、第二外壁结构;所述内壁结构设有中间保温腔;所述第一外壁结构和所述第二外壁结构位于所述内壁结构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外壁结构与所述内壁结构之间及所述第二外壁结构与所述内壁结构之间均形成有边侧保温腔;所述第一外壁结构和所述第二外壁结构的顶面均设有第一凸肋;所述第一外壁结构和所述第二外壁结构的底部均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外壁结构相对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外壁结构相对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凸肋。
[0006]可选地,所述边侧保温腔以所述中间保温腔呈对称分布。
[0007]可选地,所述内壁结构的形状为U型,所述中间保温腔开口的朝向与所述边侧保温腔开口的朝向相反。
[0008]可选地,所述互锁式自保温混凝土砌块呈“弓”字型。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凸肋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凸肋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相同。
[0010]可选地,所述内壁结构顶面低于所述第一外壁结构的顶面及所述第二外壁的顶面,所述内壁结构的底面高于所述第一外壁结构的底面及所述第二外壁结构的底面。
[0011]可选地,还包括水平钢筋,所述水平钢筋位于所述内壁结构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中间保温腔相对的两侧。
[0012]可选地,所述互锁式自保温混凝土砌块砌筑时,相邻所述互锁式自保温混凝土砌块的交界面形成灌浆槽。
[0013]可选地,还包括保温板,所述保温板插于所述侧边保温腔和所述中间保温腔内。
[00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建筑,采用上所述的互锁式自保温混凝土砌块。
[0015]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互锁式自保温混凝土砌块,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第一凸肋、第一凹槽、第二凸肋及第二凹槽能够快速的将两块所述互锁式自保温混凝土砌块进行上下堆砌,再通过相邻所述互锁式自保温混凝土砌块水平面旋转180
°
后实现左右所述互锁式自保温混凝土砌块水平向快速定位组砌,砌筑简单,无需砌筑砂浆,节省工序,提高现场施工速度。
[0017]2.本技术内部设置有多个保温腔,水平砌筑时,能保证沿所述互锁式自保温混凝土砌块砌筑方向始终有保温腔连接,可提高保温效果。
[0018]3.本技术内部设置有多个保温腔,需要时,可将水平砌筑后同一侧的边侧保温腔内的保温板抽出,灌注砂浆或直接保留保温腔空洞,以达到提高强度或不影响使用要求下节省材料的目的。
[0019]4.本技术内壁结构上可设置水平钢筋,水平钢筋可分别至于中间保温腔的两侧,且所述内壁结构顶面低于所述第一外壁结构的顶面及所述第二外壁的顶面,所述内壁结构的底面高于所述第一外壁结构的底面及所述第二外壁结构的底面,上下砌筑时,可在交界面形成水平贯通的灌浆槽,灌浆槽内可灌注砂浆,从而可大大提高其强度。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插入保温板后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插入保温板后底面朝上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水平砌筑后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竖向砌筑端侧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的砌筑示意图。
[0026]元件标号说明:1、第二外壁结构;2、第二凸肋;3、第二凹槽;4、第一凸肋;5、第一凹槽;6、边侧保温腔;7、中间保温腔;8、内壁结构;9、第一外壁结构;10、保温板;11、灌浆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0029]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部”、“下部”、“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部”、“底部”、“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互锁式自保温混凝土砌块,所述互锁式自保温混凝土砌块包括:第一外壁结构9、内壁结构8、第二外壁结构1;所述内壁结构8设有中间保温腔7;所述第一外壁结构9和所述第二外壁结构1位于所述内壁结构8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外壁结构9与所述内壁结构8之间及所述第二外壁结构1与所述内壁结构8之间均形成有边侧保温腔6;所述第一外壁结构9和所述第二外壁结构1的顶面均设有第一凸肋4;所述第一外壁结构9和所述第二外壁结构1的底部均设有第一凹槽5;所述第一外壁结构9相对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凹槽3;所述第二外壁结构1相对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凸肋2。
[0031]在一个较佳选择中,所述边侧保温腔6对称分布在所述中间保温腔7两侧。
[0032]作为示例,所述内壁结构8的形状为U型,所述中间保温腔7开口的朝向与所述边侧保温腔6开口的朝向相反。即,所述第一外壁结构9和所述第二外壁结构1朝向所述内壁结构8的一侧呈“7”字型,从而所述第一外壁结构9和所述第二外壁结构1朝向所述内壁结构8的一侧与所述内壁结构8相连接。
[0033]作为示例,所述互锁式自保温混凝土砌块可以但不仅限于呈“弓”字型。
[0034]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凸肋4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凹槽5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凸肋2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凹槽3的宽度相同。
[0035]根据实际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互锁式自保温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壁结构、内壁结构、第二外壁结构;所述内壁结构设有中间保温腔;所述第一外壁结构和所述第二外壁结构位于所述内壁结构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外壁结构与所述内壁结构之间及所述第二外壁结构与所述内壁结构之间均形成有边侧保温腔;所述第一外壁结构和所述第二外壁结构的顶面均设有第一凸肋;所述第一外壁结构和所述第二外壁结构的底部均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外壁结构相对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外壁结构相对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凸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锁式自保温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边侧保温腔以所述中间保温腔呈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锁式自保温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结构的形状为U型,所述中间保温腔开口的朝向与所述边侧保温腔开口的朝向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锁式自保温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锁式自保温砌块呈“弓”字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锁式自保温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房屋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