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地层品质因子Q建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1726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地层品质因子Q建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输入微测井的品质因子Q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地层品质因子Q建体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具体为一种全地层品质因子Q建体方法,是一种利用微测井、零偏垂直地震剖面的地层速度体建立全地层品质因子Q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下介质对地震波具有吸收衰减作用,严重的降低了地震数据的分辨率。品质因子Q作为地层吸收衰减属性的表征,有助于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
[0003]张剑锋等的专利《基于地面接收的反射地震资料的Q值场建模方法》,利用地面接收的反射地震资料实现品质因子Q建体方法,应用于地震勘探中提高地震成像的分辨率。张锐等的文章《基于地震数据Q场建立及补偿处理应用技术研究》,通过地震数据分时窗求取全程旅行时对应的品质因子Q,建立时空变的Q体。
[0004]现有方法,都是针对深层的Q建体方法。本专利技术使用多点微测井建立了表层Q体、多点VSP建立了中深层Q体,从而实现全地层Q建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利用多点微测井,统计层速度与品质因子Q的对应关系,将表层层速度体转化为表层品质因子Q体;利用多点VSP测井,统计层速度与品质因子Q的对应关系,将中深层层速度体转化为中深层品质因子Q体;建立全地层品质因子体。
[0006]目的在于利用多点微测井、多点VSP测井统计分析层速度与品质因子的对应关系,推广到三维空间建立全地层品质因子Q体。
[0007]一种全地层品质因子Q建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输入微测井的品质因子Q
well
、层速度V
well
,表层层速度体V
s
,VSP测井品质因子Q
vsp
、层速度V
vsp
,中深层层速度体V
deep

[0009]S2、统计步骤S1的微测井层速度V
well
和品质因子Q
well
的关系式,用该关系式将步骤S1的表层层速度体V
s
转化为表层品质因子体Q
s

[0010]S21、用步骤S1输入的微测井的层速度V
well
、品质因子Q
well
,采用幂指数形式的公式统计微测井点上的系数a和b:
[0011][0012]S22、用步骤S21计算得到的系数a和b,将步骤S1输入的表层层速度体V
s
转化为表层品质因子体体Q
s

[0013][0014]S3、统计步骤S1的VSP测井层速度V
vsp
和品质因子Q
vsp
的关系式,用该关系式将步骤S1的中深层层速度体V
deep
转化为表层品质因子体Q
deep

[0015]S31、用步骤S1输入的VSP的层速度V
vsp
、品质因子Q
vsp
,采用幂指数形式的公式统计VSP测井点上的系数c和d:
[0016][0017]S32、用步骤S31计算得到的系数c和d,将步骤S1输入的中深层层速度体V
deep
转化为表层品质因子体体Q
deep

[0018][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多点微测井和多VSP得到的品质因子Q和层速度的统计关系,根据统计关系将速度体转化为全地层的Q体,快速、简单、有效。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实施例微测井的品质因子;横坐标为Q(单位:无量纲);纵坐标为深度(单位:米)。
[0021]图2为实施例微测井的层速度;横坐标为速度(单位:米/秒);纵坐标为深度(单位:米)。
[0022]图3为实施例表层层速度体;横坐标为线号(单位:无);纵坐标为深度(单位:米)。
[0023]图4为实施例VSP测井的品质因子;横坐标为Q(单位:无量纲);纵坐标为深度(单位:米)。
[0024]图5为实施例VSP测井的层速度;横坐标为速度(单位:米/秒);纵坐标为深度(单位:米)。
[0025]图6为实施例中深层层速度体;横坐标为线号(单位:无);纵坐标为深度(单位:米)。
[0026]图7为实施例微测井的品质因子Q与速度的统计关系;横坐标为速度(单位:千米/秒);纵坐标为Q值(单位:无量纲)。
[0027]图8为实施例表层品质因子Q体;横坐标线号(单位:无);纵坐标为深度(单位:米)。
[0028]图9为实施例中深层品质因子Q与速度的统计关系;横坐标为速度(单位:千米/秒);纵坐标为Q值(单位:无量纲)。
[0029]图10为实施例中深层品质因子Q体;横坐标为线号(单位:无);纵坐标为深度(单位:米)。
具体实施方式
[0030]结合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
[0031]S1、输入微测井的品质因子Q
well
、层速度V
well
,表层层速度体V
s
,VSP测井品质因子Q
vsp
、层速度V
vsp
,中深层层速度体V
deep

[0032]输入的微测井品质因子,如图1;
[0033]输入的微测井层速度,如图2;
[0034]输入的表层层速度体,如图3;
[0035]输入的VSP测井的品质因子,如图4;
[0036]输入的VSP测井的层速度,如图5;
[0037]输入的中深层层速度体,如图6。
[0038]S2、统计步骤S1的微测井层速度V
well
和品质因子Q
well
的关系式,用该关系式将步骤
S1的表层层速度体V
s
转化为表层品质因子体Q
s

[0039]S21、用步骤S1输入的微测井的层速度V
well
、品质因子Q
well
,采用幂指数形式的公式统计微测井点上的系数a和b:
[0040][0041]S22、用步骤S21计算得到的系数a和b,将步骤S1输入的表层层速度体V
s
转化为表层品质因子体体Q
s

[0042][0043]统计的微测井的品质因子Q与速度的关系,如图7。
[0044]建立的表层品质因子Q体,如图8。
[0045]S3、统计步骤S1的VSP测井层速度V
vsp
和品质因子Q
vsp
的关系式,用该关系式将步骤1)的中深层层速度体V
deep
转化为表层品质因子体Q
deep

[0046]S31、用步骤S1输入的VSP的层速度V
vsp
、品质因子Q
vsp
,采用幂指数形式的公式统计VSP测井点上的系数c和d:
[0047][0048]S32用步骤S31计算得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层品质因子Q建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输入微测井的品质因子Q
well
、层速度V
well
,表层层速度体V
s
,VSP测井品质因子Q
vsp
、层速度V
vsp
,中深层层速度体V
deep
;S2、统计步骤S1的微测井层速度V
well
和品质因子Q
well
的关系式,用该关系式将步骤S1的表层层速度体V
s
转化为表层品质因子体Q
s
;S3、统计步骤S1的VSP测井层速度V
vsp
和品质因子Q
vsp
的关系式,用该关系式将步骤S1的中深层层速度体V
deep
转化为表层品质因子体Q
dee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层品质因子Q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树杰阎玉魁雷栋陈沅忠刘海龙赵继龙吉晓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油奥博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