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具有金属光泽的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7154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玻璃新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表面具有金属光泽的玻璃,玻璃以阳离子%表示含有14.9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面具有金属光泽的玻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新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表面具有金属光泽的玻璃。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生活中,玻璃材料因其光洁表面被广泛用于餐具、建筑和装饰等各领域,然而,金属材料因其独特的光泽传递着现代感和力量感。近年来,二者的结合,即具有表面金属光泽的玻璃制品已成为装饰领域的新宠。
[0003]在玻璃制造工艺上,能生产这类金属光泽效果的玻璃的过程为:在普通平板玻璃或钢化玻璃的表面印刷一层带有油墨的彩色涂层或透明涂层,再涂一层交联型分子结构的树脂,然后再把塑料彩色晶粒(或金粉、银粉、镭射粉)粘贴在胶层上,经过烘干或晾干后,再涂一层环氧树脂保护层。上述工艺获得的玻璃被称为“彩晶玻璃”。很显然,这类具有表面金属光泽的彩晶玻璃的制造工艺比较繁琐,另外其表层的理化性能远远低于玻璃自身的,因此其应用范围有限。
[0004]众所周知,金星玻璃是一类玻璃相与金属单质(或氧化物)共存的材料,这类玻璃利用该金属离子在玻璃熔体中溶解度较小的特点,在特定温度范围热处理通过还原反应析出金属单质。例如,铜金星玻璃的制造过程是:将玻璃熔体在铜的熔点(1083℃)附近的过冷状态保温若干时间或缓慢冷却,通过还原反应即可析出单质铜。然而,金星玻璃中的金属单质并非仅在其表面均匀析出,而是在玻璃的整体中非均匀分布,无法实现表面金属光泽的效果;另一方面,玻璃熔体在析出铜金星的同时其粘度也会迅速增大,这给玻璃制品的成型带来了困难。相反,如果金属单质仅出现在玻璃表面而且均匀分布的话,就可以获得表面金属光泽的效果。另一方面,从热力学的角度分析玻璃熔体在冷却过程中有自发析晶的趋势,因此,如果能够实现在玻璃熔体快速冷却过程中自发在玻璃表面析出单质金属,则既具有金属光泽又不会导致玻璃熔体粘度的增大,即:不会出现成型困难的问题。
[0005]由金星玻璃的析晶原理可知,传统的方法是通过引入还原剂诱导金属单质的析出,这种情况下很难实现仅仅表面析晶的目的。相反,在氧化物玻璃熔体中氧离子与不同金属离子的键合倾向存在差别,这会导致某些离子的电价降低;另外,玻璃熔体在冷却过程中密度增大,玻璃网络间隙变小,这些低电价离子有进一步降低价态的倾向,即:以单质金属的形式存在;同时,由于玻璃熔体表面原子的扩散速率高于内部,因此随着玻璃熔体的冷却会优先在玻璃表面析晶。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利用玻璃熔体冷却过程中自发表面析出单质金属的方法制备具有金属光泽玻璃的报道。
[0006]为此,本申请设计了一种表面具有金属光泽的玻璃,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利用玻璃熔体冷却过程中自发表面析出单质金属的方法制备具有金属光泽的玻璃。
[0008]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一种表面具有金属光泽的玻璃,其特征在于:
[0010]所述玻璃以阳离子%表示含有14.97

20.72%的Si
4+
,0

7.89%的B
3+
,0

2.16%的P
5+
,0

11.03%的Al
3+
,0

3.12%的Li
+
,0

4.56%的Na
+
,0

3.12%的K
+
,3.03

4.61%的Mg
2+
,0

2.63%的Ca
2+
,0.66

0.86%的Cu
2+
;并且以阴离子%表示含有59.91

61.51%O2‑

[0011]制备步骤包括:
[0012](1)根据上述化学组成,准确称取各组成相应原料的重量并混合均匀而制成配合料,将配合料在窑炉中于1480

1550℃熔融并均化;
[0013](2)由步骤(1)得到的玻璃熔体浇铸在预热温度为360

400℃的铸铁模具中,迅速转移到马弗炉中以1℃/分钟速度进行退火,冷却至室温。
[0014]Si
4+
是形成玻璃的主要成分,即:网络形成体离子,如果Si
4+
低于14.97%,则玻璃理化性质较差,如果超过20.72%,则玻璃熔化和澄清困难,进一步优选16.25

19.98%。
[0015]B
3+
是玻璃网络形成体离子,B
3+
在玻璃存在3和4两种配位,适量的B
3+
含量有利于其主要以4配位的形式存在,使玻璃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同时促进单质金属的析出,但是如果超过7.89%,则不利于单质金属的析出,进一步优选3

6.25%。
[0016]P
5+
是玻璃网络形成体离子,在硅酸盐玻璃中P
5+
倾向于以[PO4]四面体“正盐”的形式存在,即:[PO4]结构单元与修饰体阳离子键合,形成网络连接程度较低的“柔性”区域,这有利于促进单质金属的析出,但是如果超过2.16%,则玻璃易“失透”,进一步优选0.7

1.80%。
[0017]Al
3+
是玻璃中间体离子,Al
3+
在玻璃存在4、5和6等配位,适量的Al
3+
含量有利于其主要以4配位的形式存在,使玻璃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同时促进单质金属的析出,但是如果超过11.03%,则玻璃熔化困难,进一步优选3.5

8.20%。
[0018]Li
+
用于降低玻璃熔化温度,降低玻璃粘度,同时其较大的场强有利于单质金属的析出,但如果Li
+
高于3.12%,则玻璃的理化性质变差,进一步优选1.20

2.02%。
[0019]Na
+
用于降低玻璃熔化温度,降低玻璃粘度,但如果Na
+
高于4.56%,则使玻璃的理化性质劣化,进一步优选1.0

3.02%。
[0020]K
+
的作用与Na
+
类似,用于降低玻璃的粘度和熔化温度,但如果高于3.12%,则使玻璃的理化性质劣化,进一步优选0.50

1.50%。
[0021]Mg
2+
一方面可调节玻璃熔体的料性,另一方面具有较大的离子场强有利于单质金属的析出,但如果Mg
2+
低于3.03%则不利于单质金属的析出,反之,如高于4.61%,玻璃熔体的料性变短,不利于成型,进一步优选3.23

4.18%。
[0022]Ca
2+
用于降低玻璃熔化温度,调节玻璃熔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具有金属光泽的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以阳离子%表示含有14.97
ꢀ‑ꢀ
20.72%的Si
4+
,0
ꢀ‑ꢀ
7.89%的B
3+
,0
ꢀ‑ꢀ
2.16%的P
5+
,0
ꢀ‑ꢀ
11.03%的Al
3+
,0
ꢀ‑ꢀ
3.12%的Li
+
,0
ꢀ‑ꢀ
4.56%的Na
+
,0
ꢀ‑ꢀ
3.12%的K
+
,3.03
ꢀ‑ꢀ
4.61%的Mg
2+
,0
ꢀ‑ꢀ
2.63%的Ca
2+
,0.66
ꢀ‑ꢀ
0.86%的Cu
2+
;所述玻璃以阴离子%表示含有59.91
ꢀ‑ꢀ
61.51%O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具有金属光泽的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Si
4+
的含量为16.25
ꢀ–ꢀ
19.9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具有金属光泽的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B
3+
的含量为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祥赵成水刘树江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市宝泉轻工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