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陆瑶专利>正文

一种增产排泡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17150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产排泡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增产排泡剂,包括第一排泡棒和第二排泡棒;所述第一排泡棒包括铵盐;所述第二排泡棒包括亚硝酸盐。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增产排泡剂,增产效果显著,可用于井温大于60℃的高温井,也可用于井温小于60℃的低温井(加入少量引发棒)。引发棒)。引发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产排泡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产排泡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石油工业的油气井增产


技术介绍

[0002]在采气井的生产过程中,天然气不断被采出。随着天然气被采出,水液不断流出,时间久了,气井的积液也越来越多。积累到一定高度,压力增加,压制了天然气的采出。这种情况下,可以投入一定量的排泡棒(多为表面活性剂),降低了积液的表面张力,和天然气混合形成了泡沫。由于泡沫密度小,地层天然气体随泡沫冲破积液压力,能够继续被采出。如果积液程度较高,无法单纯依靠表面活性剂排泡棒恢复采气井产能,气井将成为死井。特别对于水平采气井,由于排泡棒不能顺利到达气井水平段,所以无法直接使用排泡棒技术解堵增产。
[0003]传统的排泡棒有表面活性剂(产生泡沫),尿素(配重用)和聚乙二醇4000(便于脱膜)组成。排泡棒落入积液迅速溶解,形成大量泡沫,使积液上层密度变小,采出气体克服阻力而继续采出,恢复采气井的产量。由于传统排泡棒密度较小(1.10~1.30g/cm3)排气棒不能落入积液底部,并且自身没有能量,因此作用有限,生产现场不得不间断地定期投入才能维持气井的连续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产排泡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现有油气井中排泡棒携液能力不足,排泡效果差的问题。
[0005]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产排泡剂,包括第一排泡棒和第二排泡棒;所述第一排泡棒包括铵盐;所述第二排泡棒包括亚硝酸盐。<br/>[0006]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排泡棒还包括第一表面活性剂;所述第二排泡棒还包括第二表面活性剂。
[0007]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排泡棒按重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铵盐60%

80%;第一表面活性剂20%

40%;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泡棒按重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铵盐80%;第一表面活性剂20%。
[0008]进一步地,其中所述铵盐选自氯化铵、硫酸铵和碳酸铵中的一种。
[0009]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表面活性剂选自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AESA)中的一种。
[0010]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二排泡棒按重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亚硝酸盐60%

80%;第二表面活性剂20%

40%;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泡棒按重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亚硝酸盐80%;第二表面活性剂20%。
[0011]进一步地,其中所述亚硝酸盐选自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中的一种。
[0012]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二表面活性剂选自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脂肪醇聚氧乙
烯醚硫酸钠(AES)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AESA)中的一种。
[0013]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排泡棒和第二排泡棒的密度均为1.50~1.60g/cm3。
[0014]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增产排泡剂还包括引发棒,所述引发棒包括酸性引发剂及第三表面活性剂。
[0015]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引发棒按重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酸性引发剂60%

80%;第三表面活性剂20%

40%。
[0016]进一步地,其中所述酸性引发剂为固体酸;所述固体酸选自氨基磺酸、固体磷酸和杂多酸中的一种。
[0017]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三表面活性剂选自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AESA)中的一种。
[0018]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增产排泡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第一排泡棒制备:按上述比例将铵盐和第一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后,压制成棒;
[0020]第二排泡棒制备:按上述比例将亚硝酸盐和第二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后,压制成棒。
[0021]进一步地,其中还包括引发棒的制备步骤:按上述比例将酸性引发剂与第三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后,压制成棒。
[0022]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油气井的增产排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将第一排泡棒和第二排泡棒投入油气井,待其沉至油气层,溶解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含能化合物NH4NO2;之后在井底高温引发下发生激烈反应,生成N2和热量,以实现油气井的增产排泡。
[0024]进一步地,其中当油气井的井底温度小于60℃时,还包括在将第一排泡棒和第二排泡棒投入油气井后再投入引发棒的步骤。
[0025]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增产排泡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002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增产排泡剂,在井底积液中可自发产生高温高压气体,能量之高,与常用火药双击药近似;增加井底压力,排除积液,通畅气路,从而恢复和增加水平气井的产量。
[002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增产排泡剂,其包含的第一排泡棒和第二排泡棒均由性质稳定的化合物组成,易于购买和运输;该第一排泡棒和第二排泡棒在井底一经混合,快速生成含能化合物NH4NO2,在井底高温或引发剂的刺激下,NH4NO2产生大量的氮气和热量作用气井采气层段,起到强烈的解堵排泡作用。
[002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增产排泡剂,适用范围广,可用于井温大于60℃的高温井,也可用于井温小于60℃的低温井(加入少量引发棒)。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反应时间和气液体积的关系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反应时间和体系温度的关系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中反应时间和气液体积的关系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中反应时间和体系温度的关系图;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中反应时间和气液体积的关系图;
[0034]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中反应时间和体系温度的关系图;
[0035]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中反应时间和气液体积的关系图;
[0036]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中反应时间和体系温度的关系图;
[0037]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中反应时间和气液体积的关系图;
[0038]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中反应时间和体系温度的关系图;
[0039]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6中反应时间和气液体积的关系图;
[0040]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6中反应时间和体系温度的关系图;
[0041]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7中反应时间和气液体积的关系图;
[0042]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7中反应时间和体系温度的关系图;
[0043]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8中反应时间和气液体积的关系图;
[0044]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8中反应时间和体系温度的关系图;
[0045]图1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9中反应时间和气液体积的关系图;
[0046]图18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9中反应时间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产排泡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排泡棒和第二排泡棒;所述第一排泡棒包括铵盐;所述第二排泡棒包括亚硝酸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产排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泡棒还包括第一表面活性剂;所述第二排泡棒还包括第二表面活性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产排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泡棒按重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铵盐60%

80%;第一表面活性剂20%

40%;所述第二排泡棒按重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亚硝酸盐60%

80%;第二表面活性剂20%

4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产排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铵盐选自氯化铵、硫酸铵和碳酸铵中的一种;所述第一表面活性剂选自直链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中的一种;所述亚硝酸盐选自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中的一种;所述第二表面活性剂选自直链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中的一种;所述第一排泡棒和第二排泡棒的密度均为1.50~1.60g/cm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产排泡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发棒,所述引发棒包括酸性引发剂及第三表面活性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产排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陆瑶王安士
申请(专利权)人:王陆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