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志愿智能填报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6959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志愿智能填报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方法包括获取考生的高考信息,获取考生选择的智能填报方式;若考生选择自主填报,接收筛选条件,根据筛选条件、高考信息以及自主填报志愿推荐策略确定第一院校专业集合,将第一院校专业集合作为第一推荐志愿;若考生选择测评填报,获取职业生涯规划测评信息,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测评信息确定考生的意向专业,根据意向专业、高考信息以及测评信息志愿推荐策略确定第二院校专业集合,将第二院校专业集合作为第二推荐志愿;根据第一推荐志愿或第二推荐志愿生成志愿填报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能够根据考生的需求实现智能填报志愿,简化了填报流程,节约填报时间。节约填报时间。节约填报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志愿智能填报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考志愿推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志愿智能 填报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新高考改革政策实行后,除了选科模式上的改变,志愿填报方式也相应的 做了重大调整,以广东省普通类招生为例,旧高考模式是填报15个院校+专业 (类),可以填报90个专业;而新高考模式下,填报45个院校专业组,需要 填报270个专业。无论从填报的数量、复杂程度都有了极大的提升,而如果要 认真填满这45个院校专业组,大概需要花费1

2小时,如此长的时间填报,若 非有专业人士在场或对自己意向专业或院校有非常明确的指向的话,很少有人 能精准快速的填完。
[0003]虽然目前市面上,很多教育机构都开发了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但还是 需要考生一个一个添加专业到志愿表,这种填报方法对于那些有自己明确目标 院校、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让考生将来录取的专业都是自己亲自选择的。但 对于目标性不强的,或者对系统不熟练的考生来说,这种填报方法不仅耗时, 而且还会出现不知如何填报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志愿智能填报方 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极大的简化了志愿填报流程,节约了填报时间。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志愿智能填报方法包括获取考生的高考信 息,高考信息包括高考分数、省内排位、所在省份以及选科组合;获取考生选 择的智能填报方式,智能填报方式包括自主填报以及测评填报;若考生选择自 主填报,接收考生选择的筛选条件,根据筛选条件筛选、高考信息以及预设的 自主填报志愿推荐策略确定第一院校专业集合,将第一院校专业集合作为第一 推荐志愿;若考生选择测评填报,获取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测评信息,根据职 业生涯规划测评信息确定考生的意向专业,根据意向专业、高考信息以及预设 的测评信息志愿推荐策略第二院校专业集合,将所述第二院校专业集合作为第 二推荐志愿;根据第一推荐志愿或第二推荐志愿生成志愿填报表。
[0006]进一步的,筛选条件包括填报意向和/或身体健康状况,其中,填报意向包 括意向地区、意向院校以及意向专业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填报意向为无意向。
[0007]进一步的,若考生所在省份的志愿填报模式为院校专业组模式,第一院校 专业集合由多个院校专业组组成,若第一院校专业集合中的院校专业组数量小 于第一预设阈值,根据预设的条件放宽策略,取消一个或多个筛选条件,将第 一院校专业集合中的院校专业组数量补齐至第一预设阈值;若考生所在省份的 志愿填报模式为专业(类)+院校,第一院校专业集合由多个院校专业组成,若 第一院校专业集合中的院校专业数量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根据预设的条件放宽 策略,取消一个或多个筛选条件,将第一院校专业集合中的院校专业数量补齐 至第二预设阈值。
[0008]进一步的,根据筛选条件、高考信息以及预设的自主填报志愿推荐策略确 定第一院校专业集合,将第一院校专业集合作为第一推荐志愿包括:根据选科 组合确定符合选科组合的第三院校专业集合,根据筛选条件,从第三院校专业 集合中确定符合筛选条件的第四院校专业集合,根据考生的高考分数、省内排 位以及所在省份计算考生被第四院校专业集合中的每个院校专业或院校专业组 录取的概率;按照预设的录取层次划分策略以及录取概率,将第四院校专业集 合中的各个院校专业或院校专业组进行录取层次划分,生成冲击志愿组、稳妥 志愿组以及保底志愿组,从冲击志愿组、稳妥志愿组以及保底志愿组中分别选 取预设数量的院校专业作为第一院校专业集合。
[0009]进一步的,职业生涯规划测评信息包括学科兴趣测评结果、霍兰德职业兴 趣测评结果、多元智能测评结果、MBTI职业性格测评结果,其中所述学科兴趣 测评结果、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结果、多元智能测评结果以及MBTI职业性格测 评结果中分别包括一个或多个推荐专业。
[0010]进一步的,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测评信息确定考生的意向专业包括:统计学 科兴趣测评结果、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结果、多元智能测评结果以及MBTI职业 性格测评结果中每个推荐专业的被推荐次数,根据每个推荐专业的被推荐次数 确定各个推荐专业的推荐度;根据推荐度,从推荐专业中选取预设数量的推荐 专业作为考生的意向专业。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志愿智能填报装置,装置包括考生信 息获取模块、自主填报模块、测评填报模块以及志愿填报表生成模块,其中: 考生信息获取模块,与自主填报模块、测评填报模块连接,用于获取考生的高 考信息,高考信息包括高考分数、省内排位、所在省份以及选科组合,并且获 取考生选择的智能填报方式,智能填报方式包括自主填报以及测评填报;自主 填报模块,与志愿填报表生成模块连接,用于在考生选择自主填报时,接收考 生选择的筛选条件,根据筛选条件、高考信息以及预设的自主填报志愿推荐策 略确定第一院校专业集合,将第一院校专业集合作为第一推荐志愿;测评填报 模块,与志愿填报表生成模块连接,用于在考生选择测评填报时,获取考生的 职业生涯规划测评信息,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测评信息确定考生的意向专业,根 据意向专业、高考信息以及预设的测评信息志愿推荐策略确定第二院校专业集 合,将第二院校专业集合作为第二推荐志愿;志愿填报表生成模块,用于根据 第一推荐志愿或第二推荐志愿生成志愿填报表。
[0012]进一步的,自主填报模块包括接收单元、筛选单元以及第一推荐志愿生成 单元,其中:接收单元,与筛选单元连接,用于接收考生的选择的筛选条件; 筛选单元,与第一志愿推荐单元连接,用于根据选科组合确定符合选科组合的 第三院校专业集合,根据筛选条件,从第三院校专业集合中确定符合筛选条件 的第四院校专业集合;第一推荐志愿生成单元,用于根据考生的高考分数、选 科组合、省内排位以及所在省份计算考生被第四院校专业集合中的每个院校专 业或院校专业组录取的录取概率;按照预设的录取层次划分策略以及录取概率, 将第四院校专业集合中的各个院校专业或院校专业组进行录取层次划分,生成 冲击志愿组、稳妥志愿组以及保底志愿组,从所述冲击志愿组、稳妥志愿组以 及保底志愿组中分别选取预设数量的院校专业或院校专业组作为第一院校专业 集合,将第一院校专业集合作为第一推荐志愿。
[0013]进一步的,测评填报模块包括学科兴趣测评单元、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单 元、多
元智能测评单元、MBTI职业性格测评单元、意向专业确定单元以及第二 推荐志愿生成单元,其中:学科兴趣测评单元,与意向专业确定单元连接,用 于根据预设的学科兴趣测评策略对考生进行学科兴趣测评,生成学科兴趣测评 结果,学科兴趣测评结果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推荐专业;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单 元,与意向专业确定单元连接,用于根据预设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策略对考 生进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生成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结果,霍兰德职业兴趣 测评结果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推荐专业;多元智能测评单元,与意向专业确定单 元连接,用于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志愿智能填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考生的高考信息,所述高考信息包括高考分数、省内排位、所在省份以及选科组合;获取考生选择的智能填报方式,所述智能填报方式包括自主填报以及测评填报;若考生选择自主填报,接收考生选择的筛选条件,根据所述筛选条件、所述高考信息以及预设的自主填报志愿推荐策略确定第一院校专业集合,将所述第一院校专业集合作为第一推荐志愿;若考生选择测评填报,获取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测评信息,根据所述职业生涯规划测评信息确定考生的意向专业,根据所述意向专业、所述高考信息以及预设的测评信息志愿推荐策略确定第二院校专业集合,将所述第二院校专业集合作为第二推荐志愿;根据所述第一推荐志愿或第二推荐志愿生成志愿填报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志愿智能填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条件包括填报意向和/或身体健康状况,其中,所述填报意向包括意向地区、意向院校以及意向专业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所述填报意向为无意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志愿智能填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考生所在省份的志愿填报模式为院校专业组模式,所述第一院校专业集合由多个院校专业组组成,若所述第一院校专业集合中的院校专业组数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根据预设的条件放宽策略,取消一个或多个筛选条件,将所述第一院校专业集合中的院校专业组数量补齐至第一预设阈值;若考生所在省份的志愿填报模式为专业(类)+院校,所述第一院校专业集合由多个院校专业组成,若所述第一院校专业集合中的院校专业数量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根据预设的条件放宽策略,取消一个或多个筛选条件,将所述第一院校专业集合中的院校专业数量补齐至第二预设阈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志愿智能填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筛选条件、所述高考信息以及预设的自主填报志愿推荐策略确定第一院校专业集合,将所述第一院校专业集合作为第一推荐志愿包括:根据所述选科组合确定符合所述选科组合的第三院校专业集合,根据所述筛选条件,从所述第三院校专业集合中确定符合所述筛选条件的第四院校专业集合;根据考生的高考分数、省内排位、选科组合以及所在省份计算考生被所述第四院校专业集合中的每个院校专业或每个院校专业组录取的录取概率;按照预设的录取层次划分策略以及录取概率,将所述第四院校专业集合中的各个院校专业或者院校专业组进行录取层次划分,生成冲击志愿组、稳妥志愿组以及保底志愿组;从所述冲击志愿组、稳妥志愿组以及保底志愿组中分别选取预设数量的院校专业或者院校专业组作为所述第一院校专业集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志愿智能填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职业生涯规划测评信息包括学科兴趣测评结果、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结果、多元智能测评结果、MBTI职业性格测评结果,其中所述学科兴趣测评结果、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结果、多元智能测评结果以及MBTI职业性格测评结果中分别包括一个或多个推荐专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志愿智能填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
所述职业生涯规划测评信息确定考生的意向专业包括:统计所述学科兴趣测评结果、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结果、多元智能测评结果以及MBTI职业性格测评结果中每个推荐专业的被推荐次数,根据每个推荐专业的被推荐次数确定各个推荐专业的推荐度;根据推荐度,从所述推荐专业中选取预设数量的推荐专业作为考生的意向专业。7.一种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志愿智能填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考生信息获取模块、自主填报模块、测评填报模块以及志愿填报表生成模块,其中:所述考生信息获取模块,与所述自主填报模块、测评填报模块连接,用于获取考生的高考信息,所述高考信息包括高考分数、省内排位、所在省份以及选科组合,并且获取考生选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永春柯维海赵汝源彭奕灵徐锦才熊志伟陆明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德诚科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