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圆表面吸收式IR镀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6900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晶圆表面吸收式IR镀膜工艺,通过本工艺得到的产品使得可见光区(400nm~700nm)呈高透,近红外区(780nm~1100nm)呈高度截止状态,在不同角度光入射时光透过偏移量小,有助于改进角度偏移难题,解决了传统镀膜制程产品容易出现的图像失真、识别速度慢等问题,比起传统镀膜工艺只能保证光在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圆表面吸收式IR镀膜工艺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晶圆表面吸收式IR镀膜工艺。
[0003]
技术介绍

[0004]原有晶圆表面IR(Infrared reflective)镀膜工艺步骤为:涂胶

光刻

镀膜

显影

脱胶,以此工艺路线进行生产形成的IR

CUT(Infaraed Ray

Cut红外截止)薄膜,简称IRC层,当光线入射角度由0
°
逐渐增大时,太阳光、灯光、漫反射的环境光等都会成为干扰源,入射角度越大,透过产品膜层的光线偏移越大,入射角超过20度会存在严重的光干扰,这些干扰源的光的所在波段非常宽泛,有些超过了1100nm的非可见光区域,此种高强度的干扰会导致识别速度慢、探测范围窄、准确度不高等问题,影响图像识别质量。
[0005]即原有晶圆表面IR镀膜工艺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干扰光影响图像识别;(2)入射光透过路线偏移角较大。
[0006]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晶圆表面吸收式IR镀膜工艺。
[0008]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晶圆表面吸收式IR镀膜工艺,其步骤为:s1、清洗:将晶圆表面进行清洗,去除晶圆表面微粒和化学残留,并将清洗后晶圆甩干;s2、旋涂油墨:通过旋涂机的点胶模块首先在晶圆中心滴入2.5ml油墨,此阶段通过特氟龙制针头以3.0ml/min的速度持续注入涓流态的油墨,用800rpm的初始低速旋转晶圆,维持3s,后用785rad/s2角加速度提速,提速时间为0.4s,待转速提至3800rpm时,维持此转速旋转5s,而后以104.67rad/s2角加速度降速,降速时间3.8s,累计旋涂时间共需12.2s,形成一层油墨膜层;s3、烘烤:根据油墨的特性,在涂布完成后进行145℃,80min的烘烤,高温烘烤时,保持烘箱环境排除氧化氛围;s4、P型保护胶涂布:在烘烤后晶圆的油墨膜层表面涂覆P型保护胶,沉积1μm厚度的P型保护胶膜层;s5、MP保护胶涂布:通过在晶圆上方1cm的针头正面涂MP保护胶,涂胶完成后,底座真空吸附晶圆带动起做同心转动,沉积形成10μmMP保护胶膜层;s6、光刻显影冲洗:安置掩模板在晶圆上方,进行光刻显影,其中曝光能量200mJ/cm2,显影液浸泡300s,之后进行冲洗,清洗残余液体采用冲洗30s和SRD甩干;s7、干刻去胶:通过干法刻蚀采用产生带电粒子以及具有高度化学活性的中性原
子、分子及自由基的电浆,将未有MP保护胶的非阻光部分的P型保护胶和油墨膜层刻蚀剖离晶圆表面,再将产品置入85℃的去胶液中,脱胶1h去除MP保护胶膜层;带电粒子包括离子和电子等。
[0009]s8、PR胶层涂胶:通过在晶圆上方1cm的针头正面涂PR胶,涂胶完成后,底座真空吸附晶圆带动起做同心转动,沉积形成10μm PR胶层;s9、PR胶层光刻显影:通过安置与MP保护胶对应的掩模板在晶圆上方,进行光刻显影,其中曝光能量为400mJ/cm
2,
显影液浸泡480s,之后进行冲洗,清洗残余液体采用冲洗30s和SRD甩干;s10、蒸发IR镀膜:采用蒸发镀膜的形式进行IR镀膜,形成5.6μm IRC层;s11、去胶清洗:蒸发镀膜完成后,产品置入加热到85℃的去胶液中去胶2h,剥去PR层,然后用QDR(快排喷淋冲洗槽)清洗后,通过SRD甩干完成整个工艺。
[0010]作为优选,步骤s1中,晶圆的表面清洗经过QDR清洗,QDR注水时间为50s,排水时间为8s,次数为2次,清洗时间总长为2min,然后经过SRD甩干,此过程转速采用1200rpm/4min和1600rpm/6min两个步骤进行甩干,总时长为10min。
[0011]作为优选,步骤s3中,高温烘烤时,通过冲入氮气或氩气来保持烘箱环境排除氧化氛围。烘烤是为了使油墨沉积层更加牢固,不易出现膜裂,脱膜等问题。
[0012]作为优选,步骤s4中,P型保护胶涂布采用喷涂后旋涂的方式,旋涂转速为3000rpm。P型保护胶有两个作用,其一为保护油墨层防止其脱落破损,为其创造良好的功能使用环境,其二为衔接涂布层和IRC层,IRC镀膜层与P型保护胶的结合牢固度较好,可以避免因油墨与IRC层结合力不强导致的膜层分离,空气进入,掺杂等等问题。油墨层与P型保护胶层均为功能性膜层,MP保护胶层为保护功能性膜层。
[0013]作为优选,步骤s10中,蒸发IR镀膜包括清洗步骤、SiO2沉积步骤和TiO2沉积步骤,清洗步骤、SiO2沉积步骤和TiO2沉积步骤的离子源参数分别为:清洗步骤:离子源电压750V,电流750mA,电子枪电压600V,中和器和离子源的氧气75sccm,离子源的氩气0sccm,中和器的氩气8sccm;SiO2沉积步骤:离子源电压1250V,电流1250mA,电子枪电压800V,中和器和离子源的氧气40sccm,离子源的氩气0sccm,中和器的氩气8sccm;TiO2沉积步骤:离子源电压1550V,电流1450mA,电子枪电压850V,中和器和离子源的氧气70sccm,离子源的氩气10sccm,中和器的氩气10sccm。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晶圆表面吸收式IR镀膜工艺,通过本工艺得到的产品使得可见光区(400nm~700nm)呈高透,近红外区(780nm~1100nm)呈高度截止状态,在不同角度光入射时光透过偏移量小,有助于改进角度偏移难题,解决了传统镀膜制程产品容易出现的图像失真、识别速度慢等问题,比起传统镀膜工艺只能保证光在0
°‑
20
°
入射时光干扰小的窄角来讲,本工艺路线具有更优越的实用价值;(2)、晶圆表面经过电路及光路层结构加工后表面存在高度差,对旋涂要求较高,本专利技术工艺可较好的去除凹槽中的油墨残留,且光路层表面油墨分布较均匀,膜厚散差控制在0.2μm左右。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工艺产品结构形成的流程图;图3是透过本专利技术和现有IR镀膜产品的光谱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晶圆表面吸收式IR镀膜工艺,其步骤为:s1、清洗:将晶圆表面进行清洗,去除晶圆表面微粒和化学残留,并将清洗后晶圆甩干;s2、旋涂油墨:通过旋涂机的点胶模块首先在晶圆中心滴入2.5ml油墨,此阶段通过特氟龙制针头以3.0ml/min的速度持续注入涓流态的油墨,用800rpm的初始低速旋转晶圆,维持3s,后用785rad/s2角加速度提速,提速时间为0.4s,待转速提至3800rpm时,维持此转速旋转5s,而后以104.67rad/s2角加速度降速,降速时间3.8s,累计旋涂时间共需12.2s,形成一层油墨膜层;s3、烘烤:根据油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圆表面吸收式IR镀膜工艺,其特征是,其步骤为:s1、清洗:将晶圆表面进行清洗,去除晶圆表面微粒和化学残留,并将清洗后晶圆甩干;s2、旋涂油墨:通过旋涂机的点胶模块首先在晶圆中心滴入2.5ml油墨,此阶段通过特氟龙制针头以3.0ml/min的速度持续注入涓流态的油墨,用800rpm的初始低速旋转晶圆,维持3s,后用785rad/s2角加速度提速,提速时间为0.4s,待转速提至3800rpm时,维持此转速旋转5s,而后以104.67rad/s2角加速度降速,降速时间3.8s,累计旋涂时间共需12.2s,形成一层油墨膜层;s3、烘烤:根据油墨的特性,在涂布完成后进行145℃,80min的烘烤,高温烘烤时,保持烘箱环境排除氧化氛围;s4、P型保护胶涂布:在烘烤后晶圆的油墨膜层表面涂覆P型保护胶,沉积1μm厚度的P型保护胶膜层;s5、MP保护胶涂布:通过在晶圆上方1cm的针头正面涂MP保护胶,涂胶完成后,底座真空吸附晶圆带动起做同心转动,沉积形成10μmMP保护胶膜层;s6、光刻显影冲洗:安置掩模板在晶圆上方,进行光刻显影,其中曝光能量200mJ/cm2,显影液浸泡300s,之后进行冲洗,清洗残余液体采用冲洗30s和SRD甩干;s7、干刻去胶:通过干法刻蚀采用产生带电粒子以及具有高度化学活性的中性原子、分子及自由基的电浆,将未有MP保护胶的非阻光部分的P型保护胶和油墨膜层刻蚀剖离晶圆表面,再将产品置入85℃的去胶液中,脱胶1h去除MP保护胶膜层;s8、PR胶层涂胶:通过在晶圆上方1cm的针头正面涂PR胶,涂胶完成后,底座真空吸附晶圆带动起做同心转动,沉积形成10μm PR胶层;s9、PR胶层光刻显影:通过安置与MP保护胶对应的掩模板在晶圆上方,进行光刻显影,其中曝光能量为400mJ/cm
2,
显影液浸泡4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尚海刘耀菊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美迪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