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1670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2:1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该结构上的A环能够专一靶向性地与ERK1/2激酶结构外侧的非活性位点第178位半胱胺酸共价结合,能够有效靶向ERK1/2;且该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不会抑制ERK1/2与ATP结合的能力与激酶活性,但通过其对ERK1/2具有靶向性,为靶向ERK激酶的蛋白质修饰与标记研究提供小分子导向基团,提高抑制剂对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的药物敏感度,为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抑制剂提供探针,引导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抑制剂能够靶向作用于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位点,使抑制剂发挥作用,提高效果。提高效果。提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申请属于探针
,尤其涉及一种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细胞具有极其复杂的生命活动,这些生命活动都必须受到严格的调控,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它不单单要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流,还要在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于是在长期的进化发展和自然选择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一个复杂的信号转导网络,它是由不同的信号传递通路通过相互联系和作用而形成的,即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间存在着“cross

talking”。在信号网络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传递途径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控制着细胞多种生理过程,如细胞生长、发育、分裂、死亡等。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是MAPK家族的一员。
[0003]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包括ERK1和ERK2,是将信号从表面受体传导至细胞核的关键,磷酸化激活的ERK1/2由胞质转位到核内,进而介导Elk

1,ATF,Ap

1,c

fos和c

Jun的转录活化,参与细胞增殖与分化、细胞形态维持、细胞骨架的构建、细胞凋亡和细胞的癌变等多种生物学反应。它的信号传递途径遵循MAPKs的三级酶促级联反应,即上游激活蛋白

MAPK激酶的激酶(MAPKKK)

MAPK激酶(MAP

KK)

MAPK。
[0004]当机体出现癌症或者其他疾病时,MAPK通路上游组分发生激活突变,ERK1/2的活性相应发生上调,从而导致多种癌症的形成。而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抑制MAPK通路可以抑制部分癌细胞系的生长,进而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但是,现有技术提供的MAPK通路的抑制剂往往无法较好与ERK1/2结合,进而无法起到较好地抑制作用,导致无法较好抑制MAPK通路的机制,导致作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没有相应的探针,导致MAPK通路的抑制剂无法较好与ERK1/2结合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申请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所述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为Laxiflorin A及其衍生物,其中,所述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的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
[0008][0009]其中,R选自H、长链脂肪烃、芳基取代的长链脂肪烃的任意一种。
[001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获取毛萼香茶菜药材粉末,采用醇类溶液对所述毛萼香茶菜药材粉末进行回流提取处理,再依次进行浓缩分离,得到毛萼乙素;
[0012]将所述毛萼乙素与氧化剂进行加热混合处理后,进行淬灭反应得到第一混合物;
[0013]将所述第一混合物采用有机溶剂进行纯化处理,并进行浓缩分离得到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
[0014]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抑制剂,其中,所述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为所述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或由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
[0015]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其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该结构上的A环能够专一靶向性地与ERK1/2激酶结构外侧的非活性位点第178位半胱胺酸共价结合,能够有效靶向ERK1/2;且该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不会抑制ERK1/2与ATP结合的能力与激酶活性,但通过其对ERK1/2具有靶向性,为靶向ERK激酶的蛋白质修饰与标记研究提供小分子导向基团,提高抑制剂对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的药物敏感度,为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抑制剂提供探针,引导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抑制剂能够靶向作用于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位点,使抑制剂发挥作用,提高效果。
[0016]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从天然植物种提取得到的毛萼乙素为原料,采用半合成的方法制备得到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该制备方法制备产量较高,安全高效,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0017]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包括了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抑制剂,通过协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抑制剂共同作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对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进行定位,使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抑制剂能够靶向专一与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的作用位点结合,提高了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抑制剂的作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Laxiflorin A专一靶向结合ERK1/2的位点的蛋白下拉
实验分析图。
[0020]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Laxiflorin A与Laxiflorin B的肿瘤抑制分析图。
[0021]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Laxiflorin A与Laxiflorin B联合使用的抑制作用图。
[0022]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Laxiflorin A

Thalidomide(LA

A6

TH)分子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分析图。
[0023]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2得到的Laxiflorin A

A9

Thalidomide(LA

A9

TH)分子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分析图。
[0024]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Laxiflorin A

A19

Thalidomide(LA

A19

TH)分子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6]本申请中,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为Laxiflorin A及其衍生物,其中,所述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的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其中,R选自H、长链脂肪烃、芳基取代的长链脂肪烃的任意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R选自以下取代基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与ERK1/2外侧的第178位半胱胺酸共价结合。4.一种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毛萼香茶菜药材粉末,采用醇类溶液对所述毛萼香茶菜药材粉末进行回流提取处理,再依次进行浓缩分离,得到毛萼乙素;将所述毛萼乙素与氧化剂进行加热混合处理后,进行淬灭反应得到第一混合物;将所述第一混合物采用有机溶剂进行纯化处理,并进行浓缩分离得到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醇类溶液对所述毛萼香茶菜药材粉末进行回流提取处理的步骤包括:提供体积百分浓度为80%~85%的甲醇水溶液,对所述毛萼香茶菜药材粉末进行回流提取处理2小时;再减压回收甲醇,使浸膏溶剂浓缩至甲醇的体积百分浓度为40%~45%,得到回流提取产物;和/或,将所述毛萼乙素与氧化剂进行加热混合处理的步骤中,将所述毛萼乙素与浓度为0.2
~0.3mmol的戴斯

马丁试剂于40~45℃条件下进行混合处理30~40分钟。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多朱礼志江承尧黄均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