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覆钢接地材料在线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668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覆钢接地材料在线生产装置,涉及一种在线生产领域,能够在铜覆钢接地材料的生产过程中,检测铜覆层的厚度并根据厚度调整钢芯的位置。包括检测设备、制作设备、调试设备以及控制系统;所述制作设备的输出端一侧设有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套筒以及驱动所述检测套筒进行移动的往复移动组件,所述检测套筒中设有壁厚检测设备;所述制作设备的接收端一侧设有调试设备,包括用于调整所述钢芯轴线位置的调整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所述检测设备和所述调试设备的配合,能够在铜覆钢接地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同步检测其铜覆层的厚度,并对其中的钢芯轴线位置进行相应的调整,大大增加了整个生产流程中铜覆钢接地材料的合格率。料的合格率。料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覆钢接地材料在线生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线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覆钢接地材料在线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铜覆钢接地材料的生产工艺一般为输送一整根钢芯,并在钢芯的输送路径上设置包括熔炉在内的制作设备,通过该制作设备将铜包裹在钢芯上,以此形成铜覆钢接地材料。制作出来的铜覆钢接地材料需保证铜覆层单边不低于某一数值,否则会导致整个铜覆钢接地材料的使用寿命和接地效果不达标,形成废成品。而现阶段往往都是对线下成品进行人工测量,费时、费力、费钱,且一旦检测到厚度不达标,往往代表着该铜覆钢接地材料其中一整段质量都不达标,且后续难以补救。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在铜覆钢接地材料的制作过程中自动检测铜覆层厚度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铜覆层厚度的在线生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线生产装置,能够在铜覆钢接地材料的生产过程中,检测铜覆层的厚度并根据厚度调整钢芯的位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铜覆钢接地材料在线生产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铜覆钢接地材料在线生产装置,包括检测设备、制作设备、调试设备以及控制系统;
[0006]所述制作设备包括设备主体,用于将铜覆层包裹在钢芯上形成铜覆钢接地材料,所述设备主体的两侧分别为用于接收钢芯的接收端以及用于输出铜覆钢接地材料的输出端;
[0007]所述检测设备设置于所述输出端一侧,包括能够套设在所述铜覆钢接地材料外的检测套筒以及能够驱动所述检测套筒随所述铜覆钢接地材料同步移动后并复位的往复移动组件,所述检测套筒中设有壁厚检测设备;
[0008]所述调试设备设置于所述接收端一侧,包括能够套设在所述钢芯上的调试套筒,所述调试套筒中设有用于调整所述钢芯轴线位置的调整组件。
[0009]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壁厚检测设备和调整组件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壁厚检测设备的检测结果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调整组件调整钢芯的轴线位置。
[0010]该方案中:通过所述制作设备将铜覆层包裹在钢芯上形成铜覆钢接地材料,比如通过熔炉将铜液覆盖在位于设备主体中的钢芯上形成铜覆层,进而产出铜覆钢接地材料。在铜覆钢接地材料的输出过程中,整个铜覆钢接地材料的外形与输出路径十分明确,不易改变;而所述钢芯的输入过程中,由于其需要被包裹于铜覆层中,在此之前无法对其的输入路径进行有效的固定,因此,所述铜覆钢接地材料中的钢芯轴向位置很有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偏移,此时就可能造成该偏移部位所对应的径向方向上的铜覆层厚度减薄。
[0011]因此,通过所述检测设备的设置检测所述铜覆钢接地材料中铜覆层的厚度,将检
测到的壁厚数据传输至控制系统,由所述控制系统将测得的壁厚数据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当某个位置的壁厚数据小于所述阈值时,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所述调试设备改变钢芯的轴线位置,即使所述钢芯的轴线位置与铜覆钢接地材料的轴线位置尽可能靠拢,进而改变该偏移部位所对应的径向方向上的后续铜覆层厚度,以此在生产过程中及时消除铜覆层厚度过薄导致铜覆钢接地材料不合格情况,大大增加了整个生产流程中铜覆钢接地材料的合格率。
[0012]在通过所述检测设备的设置检测所述铜覆钢接地材料中铜覆层的厚度,由于一般的厚度测量设备难以对移动过程中的铜覆层进行测量,为了能够准确的得到壁厚测量结果,因此,设置往复移动组件对所述检测套筒进行带动,以使所述检测套筒随所述铜覆钢接地材料同步移动进行测量,并在完成测量后的回到起始位置,并以此不断进行检测,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保障。
[0013]优选的,所述壁厚检测设备包括至少三个壁厚检测传感器,所述壁厚检测传感器的测量线路均垂直指向装置轴线,相邻的所述测量线路之间夹角相等。
[0014]该方案中:所述装置轴线设定为所述输出端输出铜覆钢接地材料的轴线位置。由于所述铜覆钢接地材料的截面一般为大圆套小圆的形状,为了能够较为全面确保所述铜覆层的厚度,至少需要三个能够均匀围绕所述铜覆钢接地材料的壁厚检测传感器,同时,为了避免由于壁厚检测传感器的测量线路倾斜导致测量得到的壁厚数据偏大,因此,使其测量线路均垂直于所述铜覆钢接地材料的轴线,通过这种方式较为全面且准确的检测所述铜覆钢接地材料,避免检测出现遗漏。
[00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调整组件包括与所述壁厚检测传感器数量相同的多个挤压部,所述挤压部包括与所述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一端与所述调试套筒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用于挤压所述钢芯表面的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挤压路线均垂直指向装置轴线且分别与不同壁厚检测传感器的测量路线平行。
[0016]该方案中:所述挤压部与所述壁厚检测传感器中相对于装置轴线的周向位置一一对应,当所述控制系统发现某个壁厚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壁厚数据小于阈值时,控制与该壁厚检测传感器测量路线平行的挤压板对所述钢芯进行挤压,使所述钢芯顺应该挤压板的挤压路线产生偏移,进而改变该壁厚检测传感器检测位置上的后续铜覆层厚度。通过这种检测设备与调试设备一一对应的方式,能够直观的对所述钢芯进行调试,减少控制系统中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的工作量。
[001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壁厚检测传感器的测量线路均指向所述装置轴线上同一点,所述挤压板的挤压路线均指向所述装置轴线上另一点。
[0018]该方案中,所述壁厚检测传感器的测量线路均指向所述装置轴线上同一点,此时,所述壁厚检测传感器的壁厚测量结果为所述铜覆钢接地材料的同一径向截面上的多个均匀点位的外金属层壁厚,便于分析出其倾斜弧度。所述挤压板的挤压路线均指向所述装置轴线上另一点,此时,所述挤压板对所述钢芯的挤压位置集中于为装置轴线的同一轴向位置,便于根据其倾斜弧度大致得出所述挤压板需要对所述钢芯进行挤压的位移量。
[001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壁厚检测传感器设有四个。此时壁厚检测传感器的测量线路的夹角为90
°
,测量出的结果更符合人的观测习惯,且测量效果足够全面。
[0020]优选的,所述往复移动组件包括导轨、滑座以及齿条;所述齿条固定于所述导轨
旁,所述导轨与所述滑座滑动连接,所述滑座与所述检测套筒固定连接,所述滑座中还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与所述齿条配合的齿轮。
[0021]该方案中:通过使所述导轨的导向与所述铜覆钢接地材料的输出方向平行,并通过调节所述电机使所述滑座的移动速度与铜覆钢接地材料的输出速度一致,进而使所述检测套筒随所述铜覆钢接地材料同步移动;通过使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滑座沿相反方向移动,以此带动所述检测套筒回到初始位置。
[002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往复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检测套筒上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能够临时吸附在所述铜覆钢接地材料上并带动所述检测套筒随所述铜覆钢接地材料移动。
[0023]该方案中:通过所述固定部,使所述检测套筒能够临时性的与所述铜覆钢接地材料进行连接,此时所述检测套筒随所述铜覆钢接地材料移动,以此进行检测状态,而在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覆钢接地材料在线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设备(1)、制作设备(2)、调试设备(3)以及控制系统;所述制作设备(2)包括设备主体,用于将铜覆层包裹在钢芯(5)上形成铜覆钢接地材料(4),所述设备主体的两侧分别为用于接收钢芯(5)的接收端以及用于输出铜覆钢接地材料(4)的输出端;所述检测设备(1)设置于所述输出端一侧,包括能够套设在所述铜覆钢接地材料(4)外的检测套筒(11)以及能够驱动所述检测套筒(11)随所述铜覆钢接地材料(4)同步移动后并复位的往复移动组件(12),所述检测套筒(11)中设有壁厚检测设备(1);所述调试设备(3)设置于所述接收端一侧,包括能够套设在所述钢芯(5)上的调试套筒(31),所述调试套筒(31)中设有用于调整所述钢芯(5)轴线位置的调整组件;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壁厚检测设备(1)和调整组件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壁厚检测设备(1)的检测结果并根据所述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调整组件调整钢芯(5)的轴线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覆钢接地材料在线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壁厚检测设备(1)包括至少三个壁厚检测传感器(111),所述壁厚检测传感器(111)的测量线路均垂直指向装置轴线,相邻的所述测量线路之间夹角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覆钢接地材料在线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包括与所述壁厚检测传感器(111)数量相同的多个挤压部(32),所述挤压部(32)包括与所述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电动推杆(321),所述电动推杆(321)一端与所述调试套筒(31)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用于挤压所述钢芯(5)表面的挤压板(322),所述挤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华林代勇马林周贵来何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亿开伟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