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665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打捆装置包括机体(101),其与机架固定连接;打捆箱(102),其固定在机体(101)内;压板(103),其配置在打捆箱(102)上方;第一压缩机构(200),其通过电机(201)驱动凸轮滑块机构使压板(103)上下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机(201)驱动第一压缩机构(200)使压板(103)上下运动,压缩打捆箱(102)内的秸秆草料,减小体积和方便运输。减小体积和方便运输。减小体积和方便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打捆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秸秆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资料,可以作为饲草来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在需要将秸秆进行打捆压缩,减小占地和方便运输,目前很多设备不能有效压缩,出料还是很松散不方便运输,现在亟需一种能够提高压缩密度的自动打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压缩密度的自动打捆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一种打捆装置,包括机体,其与机架固定连接;
[0005]打捆箱,其固定在机体内;
[0006]压板,其配置在打捆箱上方;
[0007]第一压缩机构,其通过电机驱动凸轮滑块机构使压板上下运动。
[0008]本专利技术一种打捆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压缩机构包括电机、电机输出轴、扇形圆盘、第一凹槽、第一销轴、第一滑杆、第一导杆、第一套筒、第一支撑杆;
[0009]所述电机与机体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所述电机输出轴与所述扇形圆盘同轴固定,所述扇形圆盘的外沿环形开设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配置有沿其移动的所述第一销轴的一端,所述第一销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杆连接,所述第一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压缩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杆与所述第一导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导杆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套筒移动,所述第一套筒与机体()固定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一种打捆装置,其中所述一种打捆装置还包括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第一圆盘、第二销轴、拨杆、第一导轨、第一刮板;
[0011]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圆盘同轴固定,所述第一圆盘的表面偏心固定有所述第二销轴的一端,所述第二销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拨杆轴承连接,所述拨杆的一端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所述第一导轨与机体铰链连接,所述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刮板固定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一种打捆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销轴的另一端通过刮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滑杆连接,所述刮动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杆、第三销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二导轨、第一导孔、第三支撑杆、第四导轨、第二刮板;
[0013]所述第一凹槽还配置有沿其移动的所述第三销轴的一端,所述第三销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机体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杆铰链连接,所述第一滑杆沿所述第二导轨移动;
[0014]所述第二导轨与第一导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销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杆开设所述第一导孔,所述第一导孔内配置有沿其移动的所述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沿所述第四导轨移动,所述第四导轨与机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刮板固定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一种打捆装置,其中所述一种打捆装置还包括第二压缩机构,所述第二压缩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圆盘、第三凹槽、第三销轴、第四连杆、长条孔、第四销轴、第四支撑杆、第五连杆、第五导轨、第六连杆、推板;
[0016]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转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圆盘非同轴固定,所述第二圆盘的表面开设环形的所述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配置有沿其移动的所述第三销轴的一端,所述第三销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所述长条孔,所述长条孔内配置有沿其移动的所述第四销轴的一端,所述第四销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机体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连杆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五连杆沿所述第五导轨移动,所述第五导轨与机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六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板固定连接,所述推板配置在打捆箱内部的一侧并沿其内壁移动。
[0017]本专利技术一种打捆装置,其中所述一种打捆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机构,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包括螺母、丝杠、第六导轨;
[0018]所述第四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母固定连接,所述螺母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所述螺母沿所述第六导轨移动,所述第六导轨与机体固定连接。
[0019]本专利技术一种打捆装置,其中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二控制机构与所述第一转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轮、第一拨杆、第一齿槽、第二转动轮、第二齿牙、第一转轴、弧形凹槽、挡板;
[0020]所述电机的电机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转动轮同轴固定,所述第一转动轮一侧的外圆周面配置有所述第一齿槽,所述第一齿槽能够与所述第二齿牙啮合,多个所述第二齿牙配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轮一侧的外圆周面上,所述第二转动轮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固定,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机体上,所述第二转动轮另一侧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所述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能够与所述第一转动轮另一侧的外圆周面搭接,所述第一转动轮固定有所述第一拨杆的一端,所述第一拨杆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挡板的一端搭接,所述挡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轮的端面固定连接。
[0021]本专利技术一种打捆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滑杆配置有燕尾形滑块,所述第二导轨开设燕尾槽。
[0022]本专利技术一种打捆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轮沿其外圆周面还开设有所述第六凹槽和第七凹槽。
[0023]本专利技术一种打捆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一种打捆装置通过电机驱动第一压缩机构使压板上下运动,压缩打捆箱内的秸秆草料,减小体积和方便运输;并通过摆动机构收集草料;在电机的驱动下使刮动机构将草料刮进打捆箱;又通过第一控制机构和第二控制机构的控制下,通过电机201驱动第二压缩机构和第一压缩机构压缩草料,完成
打捆。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打捆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一种打捆装置的主视图;
[0026]图2是图1所示一种打捆装置的侧视图;
[0027]图3是图1的后视图;
[0028]图4是图1的俯视图;
[0029]图5是图4中沿A

A的剖视图;
[0030]图6是图4中沿B

B的剖视图;
[0031]图7是图1的局部轴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如图1~7所示,参照图1和图7,一种打捆装置包括机体101,其与机架固定连接;
[0033]打捆箱102,其固定在机体101内;
[0034]压板103,其配置在打捆箱102上方;
[0035]第一压缩机构200,其通过电机201驱动凸轮滑块机构使压板103上下运动。
[0036]本专利技术通过电机201驱动第一压缩机构200使压板103上下运动,压缩打捆箱102内的秸秆草料,减小体积和方便运输。
[0037]其中,所述电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01),其与机架固定连接;打捆箱(102),其固定在机体(101)内;压板(103),其配置在打捆箱(102)上方;第一压缩机构(200),其通过电机(201)驱动凸轮滑块机构使压板(103)上下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机构(200)包括电机(201)、电机输出轴(202)、扇形圆盘(203)、第一凹槽(204)、第一销轴(205)、第一滑杆(206),第一导杆(207)、第一套筒(208)、第一支撑杆(209);所述电机(201)与机体(10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01)的所述电机输出轴(202)与所述扇形圆盘(203)同轴固定,所述扇形圆盘(203)的外沿环形开设所述第一凹槽(204),所述第一凹槽(204)内配置有沿其移动的所述第一销轴(205)的一端,所述第一销轴(20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杆(206)连接,所述第一滑杆(206)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0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209)的另一端与压缩板(10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杆(206)与所述第一导杆(20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导杆(207)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套筒(208)移动,所述第一套筒(208)与机体((10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打捆装置还包括摆动机构(300),所述所述摆动机构(300)包括第一圆盘(301)、第二销轴(302)、拨杆(303)、第一导轨(304)、第一刮板(305);所述电机的输出轴(202)与所述第一圆盘(301)同轴固定,所述第一圆盘(301)的表面偏心固定有所述第二销轴(302)的一端,所述第二销轴(302)的另一端与所述拨杆(303)轴承连接,所述拨杆(303)的一端沿所述第一导轨(304)移动,所述第一导轨(304)与机体(101)铰链连接,所述拨杆(30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刮板(305)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销轴(205)的另一端通过刮动机构(400)与所述第一滑杆(206)连接,所述刮动机构(400)包括第二支撑杆(410)、第三销轴(401)、第一连杆(402)、第二连杆(403)、第三连杆(404)、第二导轨(405)、第一导孔(406)、第三支撑杆(407)、第四导轨(408)、第二刮板(409):所述第一凹槽(204)还配置有沿其移动的所述第三销轴(401)的一端,所述第三销轴(40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402)的一端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连杆(40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40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03)与机体(101)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0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404)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三连杆(40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杆(206)铰链连接,所述第一滑杆(206)沿所述第二导轨(405)移动;所述第二导轨(405)与第一导杆(20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轨(405)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4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销轴(20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杆(206)开设所述第一导孔(406),所述第一导孔(406)内配置有沿其移动的所述第三支撑杆(407),所述第三支撑杆(407)的一端沿所述第四导轨(408)移动,所述第四导轨(408)与机体(1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40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刮板(409)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打捆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砀山兴佳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