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玻璃盖生产的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1657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玻璃盖生产的控制系统,包括:机架、切割机构、焊接机构、打孔机构、胀形机构和包边机构,还包括:第一电机和卷辊,切割机构包括切刀,包边机构包括玻璃盖体,卷辊上有金属条,卷辊与第一电机输出轴同轴,打孔机构为冲床,冲床包括大冲头和小冲头,打孔机构、切割机构、焊接机构和胀形机构从进料口到出料口顺次安装在机架上,机架上设有检测区,大冲头和小冲头之间的金属条长度为一个周期,小冲头和检测区顺次设在在机架上,检测区与小冲头间距为一个周期,机架上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和张紧轮同轴,机架上有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检测区对应设置,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电机电性连接。本方案制备的玻璃盖体更美观。盖体更美观。盖体更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玻璃盖生产的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厨具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玻璃盖生产的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玻璃盖,一种烹饪用具,一般采用玻璃作为主体,方便人们观察锅内烹饪情况,因此深受人们喜爱,为防止碰撞破碎,一般在玻璃盖体12的盖边套置有金属包边,玻璃盖碰撞的时候不容易碎裂和变形有效的保护玻璃盖体12的外缘部。
[0003]申请号为CN101869437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硅胶圈组合盖及其制作方法,包括玻璃盖体12,所述玻璃盖体12的边缘密封包覆有金属护边,其中,所述金属护边的边缘还密封包覆有硅胶护边。其制作方法为:1)提供金属片体,并剪裁成相应大小的金属带;2)将金属带两头进行焊接,并拉伸成形,并打孔;3)抛光;4)置入模具,并注入硅胶,使硅胶成形后结合于金属上;5)待成形后,用玻璃盖嵌入金属内层;6)进行包边,使玻璃盖紧扣于金属包边上。
[0004]上述方案通过对金属片体先拉伸后,再对其打孔处理,但是,每次打孔时,会对金属片体带来一个形变,若干个孔带来的形变叠加会导致金属包边变形,金属包边成型不美观,金属包边成品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先对金属包边打孔再对金属包边胀形的用于玻璃盖生产的控制系统。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方案提供一种用于玻璃盖生产的控制系统,包括:机架、切割机构、焊接机构、打孔机构、胀形机构和包边机构;所述切割机构、打孔机构、焊接机构、胀形机构和包边机构均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还包括:第一电机和卷辊;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切刀;所述包边机构包括玻璃盖体;所述第一电机设在机架上,所述卷辊转动设在机架上,所述卷辊上设有金属条,所述卷辊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打孔机构为冲床,所述冲床包括冲头;所述冲头包括大冲头和小冲头;所述打孔机构、切割机构、焊接机构、胀形机构和包边机构从进料口到出料口顺次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转动连接的张紧轮,所述机架上设有槽,所述底座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槽之间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检测大孔洞和小孔洞是否对应设置的检测区,所述大冲头和小冲头之间的金属条的长度为一个周期,所述大冲头、张紧轮、小冲头和检测区从进料口到出料口顺次设在在机架上,所述金属条依次缠绕在大冲头、张紧轮、小冲头上,所述检测区与小冲头之间的金属条长度为一个周期,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和张紧轮同轴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的位置和检测区的位置对应设置,所述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电机之间电性连接。
[0007]本方案的原理在于:启动第一电机,卷辊释放金属条,冲头对金属条打孔洞,打孔洞结束后,切刀将金属条切割成若干块大小相同的金属带,焊接机构将金属片焊接成金属
环,胀形机构对金属环进行胀形,最后,包边机构将玻璃盖体扣在金属环上。
[0008]张紧轮张紧两个冲头之间的金属条来控制大冲头和小冲头之间打孔洞的间距,以保证大冲头和小冲头打出的孔洞之间间距一定,将金属条焊接成环后,由于张紧轮的设定,使得金属环上的大孔洞和小孔洞对应设置,同时,可以调节张紧轮的位置(使得张紧轮上下移动),以保证不同尺寸金属环上的大孔洞和小孔洞对称设置,由于金属条一直随着卷辊转动出料,再经过大冲头、张紧轮和小冲头出料,大小冲头用来打孔洞,而金属条一直给张紧轮一个向上的力,张紧轮可能会向上移动,进而导致大冲头和小冲头之间的金属条长度发生变化,使得每次打孔洞后的金属带的大孔洞和小孔洞不能对应设置,因此,当红外传感器发射的光不能穿过检测区上的孔洞,第二电机启动,使得张紧轮旋转复位,同时,底座与螺栓在机架上移动。
[0009]本方案的有益效果:相比于传统的金属环制作工艺中,金属环先胀形后打孔,每次打孔时,会对金属环带来一个形变,若干个孔洞带来的形变叠加在一起后会导致金属环变形,外表不美观,而先打孔后胀形的做法,金属环预先被打孔带来的形变已然成型,再对金属环进行胀形,孔洞和金属环加热也会均匀胀形,拉伸其分子间距,成型更为美观。孔洞的设定方便烹饪的时候人员倾倒积水,还可以用于分离固体食材和热汤,使用起来更为方便,不需要另用滤网过滤固体食材。本方案制备的孔洞外表平滑,光泽度清晰,倾倒积水或热汤时更为稳定,不会出现水柱交叉的情况,减少烫伤人员的可能性。
[0010]冲床上设有大冲头和小冲头,分别用来打大小不一样的孔洞。孔洞包括大孔洞和小孔洞。针对不同的固体食材,来选择大孔洞或小孔洞筛分积水和固体食材,其选择空间更多,筛分积水和固体食材速率更快。
[0011]红外传感器、张紧轮和第二电机的相互配合保证每次大冲头和小冲头打出的大孔洞和小孔洞之间间距一致,更为美观。螺栓、底座、槽和螺纹孔的相互配合使得张紧轮转动的时候能够带动底座向下移动。将红外传感器设在检测区,孔洞无法透光时,第二电机可及时启动,其控制精度更高。
[0012]进一步,所述机架上设有多个通孔。当打孔头打孔后,圆形碎片从通孔处落下,保证传送带的洁净程度。
[0013]进一步,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收集废料的收集箱,所述收集箱设在打孔机构的正下方。圆形碎片从通孔处落下,进入收集箱内,方便对于碎片的收集。
[0014]进一步,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抛光机构,所述打孔机构、切割机构、焊接机构、胀形机构、抛边机构和包边机构从进料口到出料口顺次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用抛光蜡在金属带表面生成一层光滑涂层,使其表面更加光滑。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玻璃盖体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张紧轮、螺栓、槽、螺纹孔、底座和机架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机架1、卷辊2、第一电机3、大冲头4、小冲头5、打孔机构6、胀形机构7、金属环8、第二电机9、张紧轮10、孔洞11、玻璃盖体12、包边机构13、底座14、螺栓15、槽16、螺纹孔17、红外传感器18、检测区19、第一阶梯部20、第二阶梯部21。
[0021]实施例1
[0022]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
[0023]机架1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机架1上设有切割机构、打孔机构6、胀形机构7和包边机构13。打孔机构6、切割机构、胀形机构7和包边机构13从进料口到出料口顺次安装在机架1上。机架1上设有卷辊2和第一电机3,卷辊2转动设在机架1上,卷辊2与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同轴连接,卷辊2上设有金属条。包边机构13包括玻璃盖体12。
[0024]打孔机构6为冲床,冲床上设有大冲头4和小冲头5,分别用来打大小不一样的孔洞11。孔洞11包括大孔洞11和小孔洞11。针对不同的固体食材,来选择大孔洞11或小孔洞11筛分积水和固体食材,其选择空间更多,筛分积水和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玻璃盖生产的控制系统,包括:机架、切割机构、焊接机构、打孔机构、胀形机构和包边机构;所述切割机构、打孔机构、焊接机构、胀形机构和包边机构均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机和卷辊;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切刀;所述包边机构包括玻璃盖体;所述第一电机设在机架上,所述卷辊转动设在机架上,所述卷辊上设有金属条,所述卷辊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打孔机构为冲床,所述冲床包括冲头;所述冲头包括大冲头和小冲头;所述打孔机构、切割机构、焊接机构、胀形机构和包边机构从进料口到出料口顺次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转动连接的张紧轮,所述机架上设有槽,所述底座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槽之间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检测大孔洞和小孔洞是否对应设置的检测区,所述大冲头和小冲头之间的金属条的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耀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