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户内恒温出水系统的出水阀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1656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户内恒温出水系统的出水阀,涉及温度水阀调节技术领域,包括阀体、阀体嵌件、感温棒、移动块、弹簧及锥形块,阀体内部设有阀体嵌件,阀体嵌件内部中心设有移动块,移动块内部嵌有感温棒,移动块的外部套设有弹簧,移动块包括移动块本体,移动块本体的底部设有移动块底板,移动块底板的底部中心处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上部设有台阶面,台阶面上套设有锥形块,锥形块与阀体嵌件的配合处形成了第一空隙,移动块底板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上套设有第一O型圈,第一O型圈与阀体嵌件的配合处形成了第二空隙,利用感温棒与移动块及弹簧的弹力作用适时调配冷热水的进水流量,从而保证由混水出水承口的混合水水温维持恒定不变。持恒定不变。持恒定不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户内恒温出水系统的出水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度水阀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户内恒温出水系统的出水阀。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家庭生活用水的出水水温是通过手动旋转混水龙头,控制冷水流道和热水流道的通水量去调节的,我们不得不反复调节阀门来找到一个合适舒服的水温,调节起来不方便,且调节的过程中还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此外通过手动调节阀门很容易因为没能及时调节好出水温度,出现温度过高造成烫伤或温度过低出现着凉的情况,存在危险且舒适性极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户内恒温出水系统的出水阀,用于解决现有的水阀需要手动调节出水温度,调节不方便且容易造成危险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户内恒温出水系统的出水阀,包括阀体、阀体嵌件、感温棒、移动块、手轮、调节螺杆、弹簧及锥形块,所述阀体的底部设有冷水进水承口,其一侧设有热水进水承口,另一侧设有混水出水承口,所述冷水进水承口上部设有进水腔,所述进水腔的上部设有出水腔,所述冷水进水承口与热水进水承口均与进水腔相贯通,所述进水腔与出水腔及混水出水承口相贯通,所述阀体的顶部设有手轮,所述阀体内部设有阀体嵌件,所述阀体嵌件内部上端设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顶部伸入至手轮腔体内,所述调节螺杆与手轮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阀体嵌件内部中心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内部嵌有感温棒,所述感温棒的顶部伸入调节螺杆腔体内,所述移动块的外部套设有弹簧,所述移动块包括移动块本体,所述移动块本体的底部设有移动块底板,所述移动块底板的底部中心处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部设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上套设有锥形块,所述锥形块与阀体嵌件的配合处形成了冷水通过的第一空隙,所述连接杆的四周开设有一组通孔,所述移动块本体为空心状,其内部腔体为混水通孔,所述通孔与混水通孔相贯通,所述移动块底板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套设有第一O型圈,所述第一O型圈与阀体嵌件的配合处形成了热水通过的第二空隙。
[0005]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嵌件与热水进水承口的配合处和混水出水承口的配合处分别设有阀体热水进水流道孔和阀体出水流道孔,所述热水进水承口与阀体热水进水流道及进水腔相贯通,所述出水腔与阀体出水流道及混水出水承口相贯通。
[0006]进一步地,包括固定螺柱,所述固定螺柱设置于阀体嵌件与调节螺杆的配合处,所述阀体嵌件与固定螺柱的配合处设有阀体嵌件内螺纹,所述固定螺柱的外表面设有与阀体嵌件内螺纹相匹配的固定螺柱外螺纹,所述固定螺柱与阀体嵌件通过固定螺柱外螺纹与阀体嵌件内螺纹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柱的内部设有与调节螺杆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固定螺柱内螺
纹,所述调节螺杆与固定螺柱通过调节螺杆的外螺纹与固定螺柱内螺纹连接。
[0008]进一步地,包括塑料块,所述塑料块设置于锥形块的底部,所述连接杆下端的表面设有连接杆外螺纹,所述塑料块与锥形块相抵,且其通过螺母旋接于连接杆外螺纹上,实现锥形块的固定。
[0009]进一步地,包括第二O型圈,所述第二O型圈设置于阀体嵌件与固定螺柱的配合处。
[0010]进一步地,包括第三O型圈,所述第三O型圈设置于调节螺杆与固定螺柱之间。
[0011]进一步地,包括第四O型圈,所述阀体嵌件于进水腔与出水腔之间设有第四O型圈凹槽,所述第四O型圈套设于第四O型圈凹槽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嵌件上端与阀体的配合处开设有燕尾槽,所述阀体嵌件与阀体一体注塑成型。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利用感温棒自身热胀冷缩的性质与移动块及弹簧的弹力作用适时调配冷热水的进水流量,从而保证由混水出水承口供用户使用的混合水水温始终维持恒定不变,使用方便、混水恒温作用好;2)本专利技术具有温度易控制、节约水资源、调节简单方便及使用安全舒适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阀体与阀体嵌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

阀体;101

冷水进水承口;102

热水进水承口;103

混水出水承口;104

进水腔;105

出水腔;2

阀体嵌件;201

阀体热水进水流道;202

阀体出水流道;203

阀体嵌件内螺纹;204

第四O型圈凹槽;205

燕尾槽;3

感温棒;4

移动块;401

移动块本体;402

移动块底板;4021

连接杆;40211

台阶面;40212

连接杆外螺纹;4022

通孔;4023

第一凹槽;5

手轮;6

调节螺杆;7

弹簧;8

锥形块;9

第一O型圈;10

第一空隙;11

第二空隙;12

固定螺柱;13

塑料块;14

第二O型圈;15

第三O型圈;16

第四O型圈;17

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不限于所述范围。
[0017]如图1

4所示,一种用于户内恒温出水系统的出水阀,包括阀体1、阀体嵌件2、感温棒3、移动块4、手轮5、调节螺杆6、弹簧7及锥形块8,阀体1内部设有阀体嵌件2,本实施例中阀体嵌件2与阀体1为一体注塑成型,阀体嵌件2上端设有燕尾槽205,其与阀体1注塑成型后紧紧咬合,其中整个阀体1的材质为PP

R,可与PP

R管直接焊接,安全可靠。阀体1的底部设有冷水进水承口101,其一侧设有热水进水承口102,另一侧设有混水出水承口103,冷水进水承口101上部设有进水腔104,进水腔104的上部设有出水腔105,冷水进水承口101与热水进水承口102均与进水腔104相贯通,进水腔104与出水腔105及混水出水承口103相贯通。
[0018]阀体嵌件2与热水进水承口102的配合处和混水出水承口103的配合处分别设有阀
体热水进水流道孔201和阀体出水流道孔202,本专利技术中阀体热水进水流道201和阀体出水流道202均通过二次机加工成型,能够降低模具结构的复杂度和对阀体嵌件2生产的精度要求,热水进水承口102与阀体热水进水流道201及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户内恒温出水系统的出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阀体嵌件(2)、感温棒(3)、移动块(4)、手轮(5)、调节螺杆(6)、弹簧(7)及锥形块(8),所述阀体(1)的底部设有冷水进水承口(101),其一侧设有热水进水承口(102),另一侧设有混水出水承口(103),所述冷水进水承口(101)上部设有进水腔(104),所述进水腔(104)的上部设有出水腔(105),所述冷水进水承口(101)与热水进水承口(102)均与进水腔(104)相贯通,所述进水腔(104)与出水腔(105)及混水出水承口(103)相贯通,所述阀体(1)的顶部设有手轮(5),所述阀体(1)内部设有阀体嵌件(2),所述阀体嵌件(2)内部上端设有调节螺杆(6),所述调节螺杆(6)的顶部伸入至手轮(5)腔体内,所述调节螺杆(6)与手轮(5)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阀体嵌件(2)内部中心设有移动块(4),所述移动块(4)内部嵌有感温棒(3),所述感温棒(3)的顶部伸入调节螺杆(6)腔体内,所述移动块(4)的外部套设有弹簧(7),所述移动块(4)包括移动块本体(401),所述移动块本体(401)的底部设有移动块底板(402),所述移动块底板(402)的底部中心处设有连接杆(4021),所述连接杆(4021)的上部设有台阶面(40211),所述台阶面(40211)上套设有锥形块(8),所述锥形块(8)与阀体嵌件(2)的配合处形成了冷水通过的第一空隙(10),所述连接杆(4021)的四周开设有一组通孔(4022),所述移动块本体(401)为空心状,其内部腔体为混水通孔(4011),所述通孔(4022)与混水通孔(4011)相贯通,所述移动块底板(402)上设有第一凹槽(4023),所述第一凹槽(4023)上套设有第一O型圈(9),所述第一O型圈(9)与阀体嵌件(2)的配合处形成了热水通过的第二空隙(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户内恒温出水系统的出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嵌件(2)与热水进水承口(102)的配合处和混水出水承口(103)的配合处分别设有阀体热水进水流道孔(201)和阀体出水流道孔(202),所述热水进水承口(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营薛冠
申请(专利权)人: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