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感器的基座,电感器包含一环形本体,环形本体具有一中空轴部及一周围感应部。基座包含一底部、一凹槽以及一悬挂架,凹槽系设置于底部上,悬挂架具有一横轴部,设于悬挂架之一中央区域,且适可穿置于中空轴部中,当悬挂架之一下方区域固定于凹槽中时,适可使环形本体之周围感应部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进入凹槽中;基于上述结构,该基座能有效控制电感器的整体高度,满足业界之轻薄短小的需要;而凹槽更可便于安装定位电感器,提高组装效率并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感器的基座,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滤波电感器、能便于 安装滤波电感器且使电感器之线圈与铁芯保持一定距离的基座
技术介绍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器用品及各种通讯电子产品均十分普及,其 发展亦愈渐轻薄短小且具有多功能性。而这正代表了电器用品或是通讯电子 产品的电路中,电子组件更密集精良之需求。为了避免电子组件间的电磁千扰(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以进一步防制产品之系统作用受到妨 碍,此类电路均需加入滤波电感器,利用滤波电感器之电磁感应作用,以进 行高频噪声之滤波。如同先前所述,现今之电子及通讯产品尺寸均朝轻薄短小之目标发展, 现今滤波电感器之立体图系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其中图1为底部之立 体视图,图2与图3为同一视角之正视立体图,且图3系为缠上线圈之电感 器。如图1所示,电感器1之固定针103于基座101上之固定技术系采用插 入式。再参考图2及图3,当电感器1之线圈105经凹槽107引出至固定针 103,于固定针103上缠上线圈105,并以焊锡固定后,便会使得电感器l之 基座101高度起伏不一。若将电感器101底部之固定针103插入印刷电路板 (图未示出)之通孑L(through-hole),便会发生不平稳的现象,故需在底面加上四 个一定高度之凸台109以控制基座101之高度。然而,上述方法虽能解决电感器1之不平稳问题,但因基座101底面之四个侧边均设有凸台109,增加了电感器1的整体高度,使得此种电感器1具有较大之尺寸。另一方面,基座101底面之另一侧系为电感器1之安装面111,此安装 面lll一般为平面。由于电感器之铁芯113与线圈105需保持一定距离,无 法设法縮短,是故便间接增加了电感器l的整体高度,更无法满足业界对整 体装置日益轻薄之需求;而安装面111的平面结构,也使得电感器1中的线 圈105对底部铁芯113之间的安全距离相对较短,容易影响电感器1之正常 运作。此外,先前技术中,铁芯113与线圈105之间更设有二个挡板115,当 铁芯113尺寸偏小且线圈105尺寸偏大时,就会受限于中间的二个挡板115 而难以组合,使得线圈105与基座101之结合较紧,降低电感器1之效率。再者,线圈105需和底部之铁芯113需保持足够距离,以符合安全规定 之要求。 一般而言,线圈105和底部铁芯113最少须保持1.6公厘(mm)之距 离。然而,现今之电感器1因挡板115于引出线圈105a和铁芯113间无法提 供足够的隔离距离而导致安全性不足。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之电感器基座具有整体体积过于高大、固定方式不 够平稳以及线圈与铁芯之安全距离不足等问题,是故研发出一种更稳固之固 定电感器方式且能同时使线圈与铁芯间具有符合规定之安全距离的电感器基 座,便为此业界亟需解决之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度及整体尺寸更小、便于焊接固定, 且能增加电感器中线圈和底部之铁芯的安全距离的电感器基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感器的基座,其中电感器包含 一环形本体,环形本体具有一中空轴部及一周围感应部。基座包含一底部、一凹槽、一悬挂架以及至少一固定针。凹槽设置于底部上,且底部之另一侧 设有至少一内凹部。悬挂架具有一横轴部,其设于悬挂架之一中央区域,且 适可穿置于中空轴部中。当悬挂架之一下方区域固定于凹槽中时,适可使环 形本体之周围感应部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进入凹槽中。至少一固定针系自底 部之至少一内凹部的内侧向下延伸。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更包含至少一固定针,其中该 底部之一侧设有至少一 内凹部,该至少一固定针系自该底部之该至少 一 内凹 部的内侧,向下延伸。本技术还可以进一歩改进,所述基座更包含四固定针,其中该底部 之二相对侧,各设有二对称之内凹部,该等固定针系自该底部之该二对称之 内凹部的内侧,向下延伸。本技术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之一侧,系由一斜面所界定, 以进一步符合该电感器之周围感应部的外型轮廓。本技术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所述周围感应部具有一线圈。 本技术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悬挂架是一铁芯。 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基于上述结构,由于固定针内陷设于基座底部 中,而电感器亦延伸安装于基座之凹槽内,如此便能有效控制电感器的整 体高度;此外,凹槽之至少一侧面的斜面,可确保线圈与底部的铁芯间的 安全距离,增加了电感器的安全性;而固定针的凹台的侧面和基座的侧面 贯通并形成内凹部,以保留锡焊口,藉此控制线圈之引出线于焊锡后之寸不超出基座,得以有效控制整体的高度,满足业界之轻薄短小的需要; 而凹槽更可便于安装定位电感器,提高组装效率并降低成本。在参阅图式及随后描述之实施方式后,该
具有通常知识者便可了解本专利技术之目的,以及本专利技术之技术手段及实施态样。附图说明图1是电感器基座原有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正视图3是图1中缠上线圈后的正视图4是本技术的爆炸图5是图4的立体图6是图4另一角度的立体图中1:电感器101:基座103:固定针105:线圈105a:引出线圈107:凹槽109:凸台111:安装面113:铁芯115:挡板2:电感器总成21:电感器201:中空轴部203:周围感应部203a、 203b:半环形外壳203c:线圈203d:环形沟槽23:基座231:底部233:凹槽235:悬挂架 237:固定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具体的实施方式加以说明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系为一电感器总成2,其立体爆炸图如图4所示。 电感器总成2包含了一电感器21与一基座23,其中电感器21特别系指一种 用于滤波之滤波电感器,而基座23便为用以承载此滤波电感器之--'种载座。 电感器21包含一环形本体,此环形本体具有一中空轴部201及一周围感应部 203;基座23具有一底部231、 一凹槽233、 一悬挂架235以及四支固定针237。所述电感器21之周围感应部203系由二个半环形外壳203a、 203b及 -线 圈203c所组成,半环形外壳203a、 203b相对应组合后,中间适可定义出 -中 空轴部201,形成前述之环形本体。此外,半环形外壳203a、 203b相对应组 合后,外壳上具有至少一环形沟槽203d,藉此线圈203c便可缠绕于其中。所 述线圈可采用一铜线。如图5、图6所示,基座23中,底部231之二相对侧各设有二对称之内 凹部231a,各个内凹部231a系将基座23—侧面之一区段贯通,再于邻近贯通 处之基座23下方凹入而形成。凹槽233设置于基座23之底部上,凹槽233之一侧系由一斜面所界定, 以进一步符合电感器21之周围感应部203的外型轮廓。本实施例虽仅以单纯 之斜面配合周围感应部203下方之圆弧轮廓,但在其它实施态样中,亦可将此 斜面制作成下凹之圆弧轮廓,以加强与周围感应部203之间距配合。此外,凹 槽233之两侧适可与悬挂架235之下部配合。为将电感器总成2固定于电路板(图未示出)上,基座23同样包含了用以固定之四固定针237。由于底部231之二相对侧上设有二对称之内凹部231a,故 此四固定针237便可自内凹部231a的内侧向下延伸引出。悬挂架235具有一横轴部235a,设于悬挂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感器的基座,其中该电感器系包含一环形本体,其特征在于,该环形本体具有一中空轴部及一周围感应部;该基座包含:一底部;一凹槽,设置于该底部上;以及一悬挂架,具有一横轴部,设于该悬挂架之一中央区域,且适可穿置于该中空轴部中;当该悬挂架之一下方区域固定于该凹槽中时,适可使该环形本体之周围感应部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进入该凹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器的基座,其中该电感器系包含一环形本体,其特征在于,该环形本体具有一中空轴部及一周围感应部;该基座包含一底部;一凹槽,设置于该底部上;以及一悬挂架,具有一横轴部,设于该悬挂架之一中央区域,且适可穿置于该中空轴部中;当该悬挂架之一下方区域固定于该凹槽中时,适可使该环形本体之周围感应部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进入该凹槽中。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包含 至少一固定针,其中该底部之一侧设有至少一内凹部,该至少一固定针系 自该底部之该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加计,范伯智,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