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节能环保的钢结构稳定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底盘、万向轮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支撑底盘的底端两侧开设有矩形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支撑框架,通过支撑框架进行限位的作用,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钢结构在受到外界影响下晃动,导致安装不方便的问题,该装置通过设置通过设置有毛刷与第二弹簧,从而影响后期的装配工作,该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三活动螺杆,从而增加第一支撑底盘使用范围性,该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二支撑底盘与滑杆,通过第二活动螺杆转动带动滑杆在第一支撑底盘的内部向两侧滑动,从而便于对第二支撑底盘的间距进行调节,从而便于钢结构埋设在地面。钢结构埋设在地面。钢结构埋设在地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节能环保的钢结构稳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节能环保的钢结构稳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也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这部分投资额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其中“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等,其新建、改建或扩建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附属构筑物设施”指与房屋建筑配套的水塔、自行车棚、水池等,“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指与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相配套的电气、给排水、暖通、通信、智能化、电梯等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
[0003]目前,在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这种型钢构造柱虽构造简单,施工方便,但是加固过程中,需要人工通过吊机,将钢结构进行移动至合适的土坑中,及长宁掩埋固定,但是,当钢结构移动至土坑的上方时候,需要通过人工将钢结构与土坑的中心位置对齐,这样大大增加了工作的难度,以及当遇到天气差的情况下,钢结构容易晃动,大大增加的操作的难度,以及增加了工程量,以及在安装的过程中,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工程用节能环保的钢结构稳定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节能环保的钢结构稳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当钢结构移动至土坑的上方时候,需要通过人工将钢结构与土坑的中心位置对齐,这样大大增加了工作的难度,以及当遇到天气差的情况下,钢结构容易晃动,大大增加的操作的难度,以及增加了工程量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节能环保的钢结构稳定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底盘、万向轮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支撑底盘的底端两侧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的内部插设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内部插设有第三活动螺杆,所述第一支撑底盘的表面中心位置处开设有槽口,且槽口内壁两侧对称插设有第二支撑底盘,所述第一支撑底盘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处连接有第二活动螺杆,所述第二活动螺杆的表面两侧对称套设有滑杆,且滑杆插设在第一支撑底盘的内部的表面插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横向插设在第一支撑底盘的背面,所述滑杆插设在第一支撑底盘内部的一端表面与第二支撑底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架的背面横向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的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且第一锥形齿轮的两端表面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
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插设有第二活动杆,且第二活动杆的表面套设有轴承套,所述轴承套固定安装在支撑框架的背面,所述第二活动杆的表面通过皮带轮与限位支撑机构连接,且限位支撑机构包括C字形支撑框与第一活动内杆,所述C字形支撑框的内部插设有第二活动内杆,且第二活动内杆的一侧内部插设有第一活动内杆,所述第一活动内杆插设在第二活动内杆内部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活动内杆的另一侧内部插设有第一活动螺杆,所述支撑框架的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清理机构,且清理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二支撑杆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表面对称插设有第一活动杆,且第一活动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活动杆远离第二支撑杆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毛刷。
[0006]优选的,所述所述活动块的两侧表面对称安装有滑块,所述矩形槽的两侧表面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插设在滑槽的内部,所述活动块与第一支撑底盘为滑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C字形支撑框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活动内杆相对应的内腔,所述第二活动内杆插设在内腔的内部,所述第二活动内杆插设在内腔的内部,所述C字形支撑框与第二活动内杆为滑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动内杆的一侧内部开设有与第一活动螺杆相对应的孔槽,且孔槽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活动螺杆相对应的内螺纹,所述第一活动螺杆插设在第二活动内杆的内部,所述第一活动螺杆与第二活动内杆为螺纹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一活动杆相对应的孔槽,所述第一活动杆插设在孔槽的内部,所述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支撑杆为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毛刷的表面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动螺杆的表面自中心向两侧开设有相反的外螺纹,所述滑杆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二活动螺杆相对应的孔槽,所述第二活动螺杆插设在孔槽的内部,所述第二活动螺杆与滑杆为螺纹滑动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支撑框架,通过支撑框架进行限位的作用,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钢结构在受到外界影响下晃动,导致安装不方便的问题,该装置通过设置有毛刷与第二弹簧,通过第二弹簧自身的弹力作用,使毛刷始终与钢结构的本体表面相抵触,从而便于对钢结构的表面进行刮试,该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一活动内杆与第一弹簧,通过第一弹簧自身的弹力作用,从而使第一活动内杆在与钢结构接触时,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便于对钢结构的本身进行保护的作用,避免钢结构的表面手动第一活动内杆外力的挤压,导致表面变形,从而影响后期的装配工作;该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三活动螺杆,通过第三活动螺杆转动带动活动块在第一支撑底盘矩形槽的内部向两侧滑动,便于对活动块的位置进行横向调节,从而增加第一支撑底盘使用范围性,该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二支撑底盘与滑杆,通过第二活动螺杆转动带动滑杆在第一支撑底盘的内部向两侧滑动,从而便于对第二支撑底盘的间距进行调节,从而便于钢结构埋设在地面。
[0013]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俯视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仰视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限位支撑机构8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图5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清理机构9的结构正视放大示意图;图中:1、第一支撑底盘;2、活动块;3、万向轮;4、第二支撑底盘;5、第一支撑杆;6、第一电机;7、支撑框架;8、限位支撑机构;81、C字形支撑框;82、第一活动内杆;83、第一弹簧;84、第二活动内杆;85、第一活动螺杆;9、清理机构;91、第二支撑杆;92、第一活动杆;93、毛刷;94、第二弹簧;10、第一锥形齿轮;11、第二锥形齿轮;12、第二活动杆;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节能环保的钢结构稳定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底盘(1)、万向轮(3)和第二电机(1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底盘(1)的底端两侧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的内部插设有活动块(2),所述活动块(2)的内部插设有第三活动螺杆(19),所述第一支撑底盘(1)的表面中心位置处开设有槽口,且槽口内壁两侧对称插设有第二支撑底盘(4),所述第一支撑底盘(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5),且第二电机(15)的输出端处连接有第二活动螺杆(16),所述第二活动螺杆(16)的表面两侧对称套设有滑杆(17),且滑杆(17)插设在第一支撑底盘(1)的内部的表面插设有限位杆(18),所述限位杆(18)横向插设在第一支撑底盘(1)的背面,所述滑杆(17)插设在第一支撑底盘(1)内部的一端表面与第二支撑底盘(4)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架(7)的背面横向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5),且第一支撑杆(5)的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10),且第一锥形齿轮(10)的两端表面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11),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1)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插设有第二活动杆(12),且第二活动杆(12)的表面套设有轴承套(13),所述轴承套(13)固定安装在支撑框架(7)的背面,所述第二活动杆(12)的表面通过皮带轮(14)与限位支撑机构(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节能环保的钢结构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撑机构(8)包括C字形支撑框(81)与第一活动内杆(82),所述C字形支撑框(81)的内部插设有第二活动内杆(84),且第二活动内杆(84)的一侧内部插设有第一活动内杆(82),所述第一活动内杆(82)插设在第二活动内杆(84)内部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83),所述第二活动内杆(84)的另一侧内部插设有第一活动螺杆(85),所述支撑框架(7)的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清理机构(9),且清理机构(9)包括第二支撑杆(91)与第一活动杆(92),所述第二支撑杆(91)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二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汪少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