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局域酸位点改性的单原子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16099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局域酸位点改性的单原子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有机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的单原子催化剂由载体和过渡金属组成,所述的载体为酸位点改性的碳载体;所述的过渡金属单原子与碳载体中的C原子相互作用,且以单原子的形式被碳载体包裹而均匀分布在载体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单原子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酸位点和活性位点,可在中性条件下发生类芬顿反应,高效催化H2O2产生O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局域酸位点改性的单原子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局域酸位点改 性的单原子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水是生命之源,污水处理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保障,国家对 此高度重视,要求水体洁净包括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好于III类) 比例、地表水劣

类水体比例、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水质达标率3个指标,其中工业废水是水污染的重要源头,其不同于 常规生活污水,主要含有大量有机助剂类如羧酸、醇、酯类、中间体 以及部分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具有成分复杂、化学稳定性好、生物难 降解等突出特性。
[0003]目前,最环保有效的处理这类有机工业废水的方法是芬顿法,其 机理是Fe
2+
与H2O2通过链反应催化生成羟基自由基(OH
·
),其具 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可无选择氧化污水中的大多数有机物,特别适用 于生物难降解或一般化学氧化难以奏效的有机废水的氧化处理。
[0004]然而,在有机废水处理领域,采用传统均相催化剂(例如硫酸亚 铁)的芬顿反应时,存在限于强酸环境较窄的pH值范围,需要时刻 加酸剂维持溶液的pH值在3

5之间,才能保证反应顺利进行;并且 Fe
2+
游离于水体中,导致铁催化剂回收困难;还有反应伴随大量的铁 污泥产生等问题。与之相比,非均相催化剂的类芬顿反应是一种很前 景的替代反应,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不同载体上暴露过渡金属 原子的单电子氧化还原循环激活H2O2,因催化剂结构稳定,解决了 铁催化剂回收困难与铁污泥的产生,但是这些催化剂很少能在中性条 件下表现出很好的H2O2催化活性,原因是OH
·
容易被这类催化剂 分子结构上相邻的过渡金属原子猝灭。
[0005]单原子技术是由我国提出的一项引领世界前沿发展的顶尖技术, 我国在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上也是领跑与世界前列。单原子技术自 2011年提出以来,就迅速发展为科学研究最热门的前沿领域,广泛 地应用在能源、材料、化工、医疗、生物等领域,在科学领域掀起一 股热烈地研究热潮。
[0006]相对于纳米尺度而言,单原子技术使金属呈原子级分散,每个金 属原子的特性能够被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且金属原子的利用率达到 了100%,实现了完全化的“原子经济”。单原子技术在实现功能金 属材料特性突破,合理利用金属资源和实现原子经济方面具有巨大的 潜力。
[0007]因此,将单原子高效催化特性引用到非均相类芬顿反应催化剂合 成,合成一种局域酸位点改性的单原子催化剂,可用于类芬顿高级氧 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替代传统的均相催化剂的芬顿反应,提供一种局 域酸位点改性的单原子催化剂用于类芬顿高级氧化。
[0009]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局域酸位点改性的单原子催化剂,由载体和过渡金属组成, 所述的载体为酸位点改性的碳载体;所述的过渡金属与酸混合,形成 金属配位前驱体,再与载体混合煅烧,过渡金属单原子与碳载体中的 C原子相互作用,且以单原子的形式被碳载体包裹而均匀分布在载体 表面。
[0011]技术原理:本专利技术的局域酸位点改性的单原子催化剂,采用载体 局域酸位点改性的方法,当催化剂分布在中性溶液中时,在局域空间 内,载体表面的酸位点跟水结合,分解出H
+
离子,形成局域强酸性, 可使单原子催化剂上的铁金属单原子在中性条件下发生类芬顿反应; 并且过渡金属盐在制备过程中,高温煅烧后原位分解在载体中,其被 载体包裹,形成核壳结构,并以单原子形式负载在载体表面,不会形 成金属氧化物或者金属纳米颗粒,避免了OH
·
容易被相邻过渡金属 原子猝灭。且该核壳结构有效解决金属浸出而带来铁泥堆积问题,提 高催化剂的稳定性,比传统催化剂(例如硫酸亚铁)更利于回收再利 用;同时类芬顿反应主要依靠OH
·
分解难降解有机物,而OH
·
在水 中半衰期为10
‑6‑
10
‑9S,在理想状态下的极限传质距离为90nm,因此 芬顿反应催化剂的降解效率极差,而本专利技术的局域酸位点改性的单原 子催化剂的碳载体具有强吸附性,表面能够大量吸附有机污染物,缩 短OH
·
传质距离,将两者限制在局部空间里发生有效反应,提高降 解效率。
[0012]优选地,所述的碳载体为BP2000,其具有粒度细,比表面积大, 导电性能优异的特点。
[0013]优选地,所述的过渡金属和载体质量比为1:(50

100)。
[0014]优选地,所述的过渡金属选自Fe。
[0015]优选地,所述的酸为对苯二甲酸。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局域酸位点改性的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7]1)制备酸位点改性的碳载体A:配置3mol/L的硝酸溶液备用, 量取200ml硝酸溶液放在圆底烧瓶中,加入磁子,放在磁力搅拌器上 以500rpm的转速开始搅拌,称取100g的BP2000,以50g/min的速 度缓慢加入烧瓶中,10min升温至60℃继续搅拌12h,冷却后使用布 氏漏斗过滤,所得产物放入真空干燥箱烘干,在用行星球磨机研磨至 500nm,即得到酸位点改性的碳载体A;
[0018]2)制备过渡金属单原子前驱体B:将硝酸铁加入乙醇和DMF混 合溶液中,放在磁力搅拌器上以500rpm的转速搅拌,直到完全溶解, 再加入对苯二甲酸,升温至50℃,继续搅拌2h,即得过渡金属单原 子前驱体B;
[0019]3)制备单原子催化剂前驱体:将步骤1)制得的碳载体A以 50g/min的速度加入步骤2)制得过渡金属单原子前驱体B进行超声、 以500rpm转速搅拌混合,加水充分洗涤过滤至中性,烘干,产物用 行星球磨机研磨至500nm,制得粉末;
[0020]4)一步原位生成单原子催化剂:将所得的粉末进行加热处理、 冷却后产物用行星球磨机研磨至500nm,制得局域酸位点改性的单原 子催化剂。
[0021]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硝酸铁: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1:(1

3), 所述的混合液的质量为对苯二甲酸的20倍。
[0022]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的乙醇与DMF的体积比为1:1。
[0023]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加热处理是在5%氢氩混合气气氛中 800℃温度加热2h。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局域酸位点改性的单原子催化剂在类芬顿高 级氧化中的应用。
[002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局域酸位点改性的单原子催化剂用于类芬顿高级 氧化,与传统均相催化剂用于芬顿反应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0026]1、本专利技术的单原子催化剂的载体上含有局域酸位点,可结合水 分子形成局域强酸条件,能在完全中性条件下保证催化剂发生类芬顿 反应,有效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局域酸位点改性的单原子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原子催化剂由载体和过渡金属组成,所述的载体为酸位点改性的碳载体;所述的过渡金属与酸混合,形成金属配位前驱体,再与载体混合煅烧,过渡金属单原子与碳载体中的C原子相互作用,且以单原子的形式被碳载体包裹而均匀分布在载体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域酸位点改性的单原子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载体为BP20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域酸位点改性的单原子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金属和载体质量比为1:(50

10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局域酸位点改性的单原子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金属选自Fe。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域酸位点改性的单原子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为对苯二甲酸。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局域酸位点改性的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酸位点改性的碳载体A:配置3mol/L的硝酸溶液备用,量取200ml硝酸溶液放在圆底烧瓶中,加入磁子,放在磁力搅拌器上以500rpm的转速开始搅拌,称取100g的BP2000,以50g/min的速度缓慢加入烧瓶中,10min升温至60℃继续搅拌12h,冷却后使用布氏漏斗过滤,所得产物放入真空干燥箱烘干,在用行星球磨机研磨至500nm,即得到酸位点改性的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超王晶黄红锋吴宇波
申请(专利权)人:联科华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