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换热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6033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冷凝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强化换热冷凝器。所述强化换热冷凝器包括壳体、冷却水管道和多个亲水薄膜;多个所述亲水薄膜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相邻两个所述亲水薄膜之间形成蒸汽通道;所述冷却水管道设有多个出水口,多个所述亲水薄膜与多个所述出水口一一对应设置,使冷却水能够从所述出水口到达所述亲水薄膜,以与流经所述蒸汽通道内的蒸汽进行换热。该强化换热冷凝器增大了蒸汽与冷却水的换热面积,在相同换热功率需求下,减小了蒸汽冷凝器的整体体积。凝器的整体体积。凝器的整体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强化换热冷凝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凝器
,尤其涉及一种强化换热冷凝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厂发电量的逐渐提高,蒸汽冷凝器在其换热能力一定的情况下,所需的尺寸也逐渐增大。因此迫切需要提高蒸汽冷凝器的换热能力。传统的蒸汽冷凝器可分为管壳式间接冷凝器和混合式冷凝器。其中,管壳式间接冷凝器采用的是蒸汽走壳侧,冷却水走管侧的间接换热方式,总换热系数较低,体积很大。混合式冷凝器则采用蒸汽和冷却水直接接触冷凝的相变换热方式,换热系数较高,相比于管壳式间接冷凝器体积得到有效减小。
[0003]当前存在的电厂内通常使用混合式冷凝器。现有的混合式冷凝器的内部设有水室,水室内安装有喷嘴,通过外部泵设备为水室内补水,通过喷嘴将水喷出形成水膜。流经水室的蒸汽便与水膜进行换热。然而,为了保证足够的换热面积,当前的混合式冷凝器的水室相对体积比较大,占据了冷凝器内部很大一部分的换热空间,使得蒸汽冷凝器整体体积仍然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强化换热冷凝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混合式蒸汽冷凝器的水室占用空间大导致冷凝器整体体积大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强化换热冷凝器,包括壳体、冷却水管道和多个亲水薄膜;多个所述亲水薄膜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相邻两个所述亲水薄膜之间形成蒸汽通道;所述冷却水管道设有多个出水口,多个所述亲水薄膜与多个所述出水口一一对应设置,使冷却水能够从所述出水口到达所述亲水薄膜,以与流经所述蒸汽通道内的蒸汽进行换热。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强化换热冷凝器,所述冷却水管道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流管道,每一所述支流管道上均开设有所述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和所述亲水薄膜均沿所述支流管道的长度方向布置。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强化换热冷凝器,所述冷却水管道还包括主管道,多个所述支流管道沿所述主管道的长度方向排布并分别与所述主管道相连通。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强化换热冷凝器,所述出水口为沿所述支流管道长度方向的条形开口,所述亲水薄膜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位于所述支流管道内,所述第二边缘位于所述支流管道外。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强化换热冷凝器,所述支流管道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出水口的宽度小于所述支流管道的直径。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强化换热冷凝器,还包括旋转驱动装置和第一杆件,多个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多个所述第一杆件和多个所述亲水薄膜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一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杆件位于所述支流管道内,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杆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杆件转动。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强化换热冷凝器,还包括第二杆件,多个所述第二杆件和多个所述亲水薄膜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杆件与所述第二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杆件与所述出水口的形状相配合,使所述第二杆件能够封堵所述出水口。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强化换热冷凝器,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以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为相互连通的蒸汽冷凝区和凝水区,所述亲水薄膜位于所述蒸汽冷凝区,所述第二杆件能够与所述隔板磁性相吸。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强化换热冷凝器,所述蒸汽冷凝区位于所述凝水区的上方,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强化换热冷凝器,还包括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隔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隔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出水口。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强化换热冷凝器,通过在冷凝器内设置多个亲水薄膜,使通入壳体内的蒸汽在亲水薄膜之间的蒸汽通道内与亲水薄膜上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多个亲水薄膜可以增大蒸汽与冷却水的换热面积,在相同换热功率需求下,减小了蒸汽冷凝器的整体体积。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强化换热冷凝器的主视图;
[0018]图2是图1中强化换热冷凝器的左视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1、壳体;101、蒸汽冷凝区;102、凝水区;
[0021]11、蒸汽入口;12、凝水出口;2、冷却水管道;
[0022]21、支流管道;211、出水口;22、主管道;
[0023]221、进水口;3、亲水薄膜;31、蒸汽通道;
[0024]4、旋转驱动装置;51、第一杆件;52、第二杆件;
[0025]6、隔板;6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是为了清楚说明产品部件进行的编号,不代表任何实质性区别。“上”“下”“左”“右”的方向均以附图所示方向为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强化换热冷凝器,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强化换热冷凝器的主视图,如图2所示为图1中强化换热冷凝器的左视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强化换热冷凝器包括壳体1、冷却水管道2和多个亲水薄膜3。多个亲水薄膜3位于壳体1的内部,相邻两个亲水薄膜3之间以及最外侧的清水薄膜3与壳体之间形成蒸汽通道31。冷却水管道2设有多个出水口211,多个亲水薄膜3与多个出水口211一一对应设置,使冷却水能够从出水口211到达亲水薄膜3,以与流经蒸汽通道31内的蒸汽进行换热。
[0030]其中,亲水薄膜3可选为超亲水薄膜。超亲水薄膜具有的超亲水特性,使得流道亲水薄膜表面的冷却水能快速地沿着整个超亲水薄膜表面铺展开,从而使亲水薄膜表面的水膜更均匀和更连续稳定。冷却水管道2的进水口221与壳体1的冷却水进口相连通;或者,冷却水管道2穿设于壳体1的壳壁,冷却水管道2的进水口221即为壳体1的冷却水进口。
[0031]该强化换热冷凝器在对蒸汽进行混合冷凝时,冷却水通过冷却水管道2的进水口221流至冷却水管道2的各个出水口2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化换热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冷却水管道和多个亲水薄膜;多个所述亲水薄膜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相邻两个所述亲水薄膜之间形成蒸汽通道;所述冷却水管道设有多个出水口,多个所述亲水薄膜与多个所述出水口一一对应设置,使冷却水能够从所述出水口到达所述亲水薄膜,以与流经所述蒸汽通道内的蒸汽进行换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换热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道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流管道,每一所述支流管道上均开设有所述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和所述亲水薄膜均沿所述支流管道的长度方向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化换热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道还包括主管道,多个所述支流管道沿所述主管道的长度方向排布并分别与所述主管道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化换热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为沿所述支流管道长度方向的条形开口,所述亲水薄膜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位于所述支流管道内,所述第二边缘位于所述支流管道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化换热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流管道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出水口的宽度小于所述支流管道的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崇海肖颀林原胜张克龙魏志国李邦明吴君周宏宽杨小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