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氯化血红素-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6013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氯化血红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氯化血红素

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氯化血红素

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天然酶对生命体的新陈代谢、遗传信息传递等至关重要,几乎参与了发生在活细胞中的一切化学反应。但天然酶的固有的缺陷,如酶的纯化成本高、易被蛋白酶降解、在高温或极端pH值下易失活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因此,开发价格低廉、性能优异的人工酶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氯化血红素是天然血红素的体外纯化形式,一般都是从动物血液中分离,提纯出来的。其由铁卟啉组成,其中四个吡咯分子与中心的铁离子(III)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环状结构,结构式如下所示:
[0004][0005]作为天然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活性辅因子,氯化血红素具有天然酶的活性,可以作为人工酶使用。然而,氯化血红素不溶于水,溶于酸性丙酮,氢氧化钠、氨水等碱性水溶液,在溶液中易形成聚合物进而导致其催化活性下降。因此必须采用合适的手段促进氯化血红素在常规酸度溶液中的溶解,并避免其团聚。
[0006]研究发现,血红素可以与鸟嘌呤(G)碱基序列形成具有规则三维结构的G

四链体,这种将血红素标记在DNA末端的方式可以促进血红素在水中的分散。近期,还有研究者将血红素与组氨酸功能化的碳基材料结合,通过模拟天然HRP的结构得到了催化性能增强的拟过氧化物酶。开发新颖、绿色的氯化血红素分散方法,制备高催化活性的人工酶仍存在挑战。/>[0007]石墨烯量子点(GQD),又称零维石墨烯,是尺寸小于10nm,由单层或少数(<10)石墨烯层构成的零维(0D)碳材料。一方面,GQD具有显著的量子限域效应和边界效应,另一方面,其兼顾石墨烯的部分优良特性,比如高比表面积、π

π共轭结构、低生物毒性等。由于GQD超小的尺寸,其边缘基团的比例较高,通过杂原子掺杂或者功能基团修饰,GQD具有优异的水分散性。基于GQD优异的水分散性、π

π共轭结构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有望制备分散良好的功能复合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任何有机溶液,在中性水溶液中实现氯化血红素分散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在中性水溶液中、无添加有机溶剂的直接溶解或分散氯化血红素的缺陷。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氯化血红素

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石墨烯量子点分散于水中得到石墨烯量子点水溶液,再加入氯化血红素混合,制得所述氯化血红素

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
[0011]本专利技术采用石墨烯量子点作为分散剂,石墨烯量子点是零维纳米碳材料,超小的尺寸使其具有高的边缘基团比例,通过引入亲水性的杂原子或者功能基团,具备优异的水分散性。而且GQD具有石墨烯的sp2碳域,使其可以与含有芳香性的化合物通过π

π作用、疏水作用等发生相互作用,通过超声或者搅拌等简单的混合方法,即可实现石墨烯量子点与氯化血红素的复合,复合材料可以在中性水溶液中均匀分散,进而实现对氯化血红素的分散。
[0012]优选的,所述石墨烯量子点由1

硝基萘加入到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进行水热反应制得。1

硝基萘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0013][0014]由于1

硝基萘具有规整的芳香环结构,分子融合后易于制备高结晶性的GQD。此外,该物质结构中含有的硝基,在水热反应的高温高压条件下会发生脱硝基反应,进而产生碳正离子。负电性基团通过加成到碳正离子上,可以在GQD上引入掺杂杂原子或者功能基团。为了保证1

硝基萘的分子融合效率,也降低高浓度前体条件下生成过厚的GQD,作为优选,1

硝基萘的浓度为0.1~5.0mg/mL。更为优选,1

硝基萘的浓度为0.5~1.0mg/mL。
[0015]为了提高GQD的水分散性,在其结构中引入亲水性基团是至关重要的。本专利技术水热反应的介质为氢氧化钠。氢氧根通过与反应生成的碳正离子的加成反应引入到GQD中。因此,合成产物中富含羟基进而使其具有良好的水分散性。为保证羟基的引入量,作为优选,氢氧化钠的浓度为0.1~0.5mol/L。更为优选,氢氧化钠的浓度为0.1~0.2mol/L。
[0016]水热反应的温度和时间显著影响反应的效率,与产物的产量密切相关。过低的温度或过短的反应时间,水热反应中前体的分子融合效率较低;而过高的反应温度或反应时间则有可能导致GQD的尺寸过大。作为优选,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80~200℃,水热反应的时间为6~12小时。
[0017]为确保制备所得GQD具有均一的尺寸分布,可以对产物进行尺寸截留。作为优选,水热反应结束后,截留分子量为500~3500Da之间的石墨烯量子点即为所述的石墨烯量子点。
[0018]具体的,采用透析法对产物进行截留。产物透析提纯方法为:反应产物经截留分子量为500Da的透析袋充分透析后,将透析袋内溶液再次经截留分子量为3500Da的透析袋充
分透析,透析袋外溶液即为石墨烯量子点溶液。经两次透析进行尺寸截留的石墨烯量子点具有相对均一的粒径分布。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石墨烯量子点合成方法绿色,无需任何有机溶剂,制备产率以碳源计算高于80%,有望实现廉价、大量制备。
[0020]由上述方法制得的石墨烯量子点具有明亮的蓝色荧光,绝对荧光量子产率高于25%,最大发射波长为430nm,且荧光发射峰位置具有激发依赖的性质。石墨烯量子点具有单层石墨烯结构,尺寸均一,平均尺寸约为3nm,高分辨透射电镜中可明显看到晶格线,晶格参数为0.28nm。经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

C1s高分辨谱分析,具有羟基基团。这一结果证明了石墨烯量子点中含有大量的亲水性基团。高浓度的石墨烯量子点溶液(10mg/mL)仍能在室温下稳定放置3个月,而无任何明显的沉淀,进行透射电镜表征其尺寸也未发生变化。
[0021]由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石墨烯量子点具有超小的零维结构,因此具有高的边缘基团比例,与氯化血红素复合时,在极低的石墨烯量子点浓度下即可实现对氯化血红素的分散。作为优选,石墨烯量子点水溶液的浓度为10μg/mL~1mg/mL。
[0022]为了确保氯化血红素与GQD的有效复合,作为优选,氯化血红素与石墨烯量子点的质量比为1:1~10。
[0023]氯化血红素与GQD的复合速度快,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复合。作为优选,所述混合的条件为超声10~30min或搅拌30min~1h。所述超声的功率为100W。
[0024]优选的,混合结束后,利用滤膜过滤去除不溶物,获得所述氯化血红素

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具体的,所述滤膜孔径为0.22μm。...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氯化血红素

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石墨烯量子点分散于水中得到石墨烯量子点水溶液,再加入氯化血红素混合,制得所述氯化血红素

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血红素

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量子点由1

硝基萘加入到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进行水热反应制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氯化血红素

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体系中1

硝基萘的浓度为0.1~5.0mg/mL,氢氧化钠的浓度为0.1~0.5mol/L;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80~200℃,水热反应的时间为6~12小时。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氯化血红素

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热反应结束后,截留分子量为500~3500Da之间的石墨烯量子点即为所述的石墨烯量子点。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吉洋苏若冰晏菲朱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