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检测卡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15731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检测卡,包括PVC衬垫以及设置于所述PVC衬垫上表面、依次连接的样品垫、荧光垫、硝酸纤维素膜以及吸水垫;其中,荧光垫上设有荧光微球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和荧光微球标记的独立质控系统,所述独立质控系统为血蓝蛋白;硝酸纤维素膜上设置有检测区和质控区,检测区包被有ACE2蛋白,质控区包被有抗血蓝蛋白抗体;独立质控系统的血蓝蛋白和质控区的抗血蓝蛋白抗体可进行互换。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检测卡,其质控区的检测结果不受检测区检测物质影响,检测区检测结果与质控区无交叉影响,可以使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的检测结果更为准确、重复性更佳。佳。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检测卡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免疫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检测卡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新型冠状病毒,也称 2019

nCoV,是一种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病毒。此病毒可引起炎症及肺部气道内粘液和体液积聚(肺炎)。冠状病毒有多种类型,大多数类型仅感染动物,但有时会发生变异并感染人类。
[000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成为全球性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多位专家认为,全球新冠流行的最终控制,要依赖新冠疫苗接种及机体产生对新冠病毒具有高效免疫力的抗体——中和抗体。
[0004]而目前,检测中和抗体的黄金试验标准,要求在生物安全三级防护实验室里处理新冠活病毒,而且非常耗时,通常要2天到4天才能完成。基于假病毒的病毒中和试验,被认为是另一种检测中和抗体的方法,其可以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操作,但仍需使用活病毒和细胞。目前也有采用基于免疫层析技术的检测卡检测方式,其质控区(C)包被羊抗鼠抗体,因样本中HAMA(人抗鼠抗体)的影响,导致不同样本测试时C线测试值偏差较大,T/C干扰严重,且与C线结合的荧光微球标记的2019

nCoV Spike Protein(RBD)为未与ACE2结合的剩余部分,会造成双倍干扰,从而导致重复性变差。
[0005]为了更好地监测感染率、群体免疫和保护性免疫,以及评价临床试验期间和大规模接种后的疫苗效力,亟须一种能稳定可靠的检测新冠病毒中和抗体的快速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r/>[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检测卡及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测中和抗体耗时长、操作复杂且不适于大规模检测的问题,同时克服检测结果偏差大、不准确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检测卡,包括PVC衬垫以及设置于所述PVC衬垫上的、依次连接的样品垫、荧光垫、硝酸纤维素膜以及吸水垫;其中,所述荧光垫上设有荧光微球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和荧光微球标记的独立质控系统,所述独立质控系统为血蓝蛋白;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设置有检测区和质控区,所述检测区包被有ACE2蛋白,所述质控区包被有抗血蓝蛋白抗体;所述独立质控系统的血蓝蛋白和所述质控区的抗血蓝蛋白抗体可进行互换。所述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为S蛋白受体结合域。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硝酸纤维素膜贴合于所述PVC衬垫的中间部位,所述荧光垫和吸水垫分别搭接于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两端的上表面,所述样品垫搭接于所述荧光垫的上表面,搭接重叠部分均设置在1

3mm。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荧光微球的固含量为0.1%

5%,粒径为100

300nm。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PVC衬垫的宽度设置为3

5mm。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检测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荧光垫和样品垫制备,将玻璃纤维或聚酯膜进行预处理并烘干待用;步骤二:荧光标记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步骤三:荧光标记独立质控系统;步骤四:将步骤二荧光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和步骤三荧光标记的独立质控系统按照1:1的比例混匀得到荧光标记物,待用;步骤五:将步骤四的所述荧光标记物喷涂于所述荧光垫上;步骤六:将抗血蓝蛋白抗体和ACE2蛋白分别进行稀释后包被于硝酸纤维素膜上,分别形成质控区和检测区;步骤七:将步骤六形成的硝酸纤维塑膜贴于PVC衬板的中间,步骤五形成的荧光垫搭接于所述硝酸纤维塑膜的一端,将步骤一形成的样品垫搭接于所述荧光垫远离硝酸纤维塑膜的一端,将吸水垫搭接于所述硝酸纤维塑膜的另一端;步骤八:试纸条切割。
[0012]其中,步骤二中,荧光标记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包括以下流程:流程一:微球清洗,取100ul荧光微球加入900ul活化液,用移液器吹打混匀,离心弃上清,加入1ml活化液备用;流程二:微球活化,加入2.5ul EDC及2.5ul NHS于流程一溶液中,室温活化15min,离心弃上清,加入1ml偶联液备用;流程三:微球偶联,于流程二溶液中加入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200

500ug,室温反应1h;流程四:封闭,于流程三溶液中加入100ul封闭液,室温反应1h,离心弃上清;流程五:复溶,于流程四溶液中加入3

5ml复溶液复溶。
[0013]其中,步骤三中,荧光标记独立质控系统包括以下流程:流程一:微球清洗,取100ul荧光微球加入900ul活化液,用移液器吹打混匀,离心弃上清,加入1ml活化液备用;流程二:微球活化,加入2.5ul EDC及2.5ul NHS于流程一溶液中,室温活化15min,离心弃上清,加入1ml偶联液备用;流程三:微球偶联,于流程二溶液中加入血蓝蛋白 200

500ug,室温反应1h;流程四:封闭,于流程三溶液中加入100ul封闭液,室温反应1h,离心弃上清;流程五:复溶,于流程四溶液中加入3

5ml复溶液复溶。
[0014]作为优选方案,步骤五中,所述荧光标记物喷涂于所述荧光垫上,喷涂量为3

8ul/cm。
[0015]作为优选方案,步骤六中,所述抗血蓝蛋白抗体和ACE2蛋白分别使用包被液进行稀释,所述抗血蓝蛋白抗体稀释至0.3

1.0mg/ml,所述ACE2蛋白稀释至0.8

1.2mg/ml。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包括以上所涉及的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检测卡以及样本稀释液,所述样本稀释液包括:pH值为8.0

9.5的Tris

Hcl缓冲液、质量浓度为0.1%

1%的BSA、0.1%

0.5%的Proclin300。
[0017]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独立质控系统,通过在荧光垫标记血蓝蛋白/抗血蓝蛋白抗体,质控区包被抗血蓝蛋白抗体/血蓝蛋白,质控区的检测结果为血蓝蛋白和抗血蓝蛋白抗体结合的独立质控体系,其检测结果不受检测区检测物质影响,检测区检测结果与质控区无交叉影响,可以使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的检测结果更为准确、重复性更佳,同时质控区内所呈现的荧光物质聚集也是判断是否有足够样本,层析过程是否正常的标准,同时也可作为新冠病毒中和抗体检测卡的内控标准。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检测卡与传统技术检测卡的测试结果反应模型;图2为本专利技术检测卡的前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准确度分析,与ELISA方法的相关性分析。
[0019]图中1.独立质控系统检测卡—阳性结果,2. 独立质控系统检测卡—阴性结果,3.传统检测卡

阴性结果,4.荧光微球,5.S蛋白受体结合域(RB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检测卡,其特征在于,包括PVC衬垫以及设置于所述PVC衬垫上的、依次连接的样品垫、荧光垫、硝酸纤维素膜以及吸水垫;其中,所述荧光垫上设有荧光微球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和荧光微球标记的独立质控系统,所述独立质控系统为血蓝蛋白;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设置有检测区和质控区,所述检测区包被有ACE2蛋白,所述质控区包被有抗血蓝蛋白抗体;所述独立质控系统的血蓝蛋白和所述质控区的抗血蓝蛋白抗体可进行互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为S蛋白受体结合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纤维素膜贴合于所述PVC衬垫的中间部位,所述荧光垫和吸水垫分别搭接于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两端的上表面,所述样品垫搭接于所述荧光垫的上表面,搭接重叠部分均设置在1

3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微球的固含量为0.1%

5%,粒径为100

300n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PVC衬垫的宽度设置为3

5mm。6.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检测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荧光垫和样品垫制备,将玻璃纤维或聚酯膜进行预处理并烘干待用;步骤二:荧光标记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步骤三:荧光标记独立质控系统;步骤四:将步骤二荧光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和步骤三荧光标记的独立质控系统按照1:1的比例混匀得到荧光标记物,待用;步骤五:将步骤四的所述荧光标记物喷涂于所述荧光垫上;步骤六:将抗血蓝蛋白抗体和ACE2蛋白分别进行稀释后包被于硝酸纤维素膜上,分别形成质控区和检测区;步骤七:将步骤六形成的硝酸纤维塑膜贴于PVC衬板的中间,步骤五形成的荧光垫搭接于所述硝酸纤维塑膜的一端,将步骤一形成的样品垫搭接于所述荧光垫远离硝酸纤维塑膜的一端,将吸水垫搭接于所述硝酸纤维塑膜的另一端;步骤八:试纸条切割。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检测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荧光标记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包括以下流程:流程一:微球清洗,取100ul荧光微球加入900ul活化液,用移液器吹打混匀,离心弃上清,加入1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娜董譞予胡飞董飒英刘延娟张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乐普诊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