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入户挂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70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室内入户挂钩,包括外壳、定位杆、限位件和挂钩。定位杆固定在外壳内,多个限位件间隔套设在定位杆上,限位件内具有弹性卷片,弹性卷片的一端与定位杆连接,弹性卷片的另一端与限位件连接;多个挂钩分别固定在多个限位件上,挂钩的端部穿过外壳前端开设的通槽,挂钩的中部卡接在通槽内。上述室内入户挂钩,将挂钩通过可旋转复位的限位件安装在定位杆上,且挂钩在常态下卡入外壳上的通槽内,避免了暴露在外部造成刮伤的风险,更安全,同时当挂钩悬挂物件后,其一部分依旧会卡在通槽内,增强了对侧向力拉扯的耐性,使用更稳定。使用更稳定。使用更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内入户挂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室内入户挂钩。

技术介绍

[0002]挂钩是用于悬挂物件的产品,根据使用场所的不同其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而传统的挂钩都是固定在一块板体上,然后将板体固定在墙体上,以此来对物件进行悬挂。
[0003]传统的挂钩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受侧向拉拽的力的影响而发生歪斜,导致无法继续使用,同时还容易受碰撞而导致损坏或对碰撞这造成刮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挂钩易受外力影响发生损坏,容易对人造成刮伤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密不易歪斜且安全的室内入户挂钩。
[0005]一种室内入户挂钩,包括外壳、定位杆、限位件和挂钩;所述定位杆固定在外壳内,多个所述限位件间隔套设在定位杆上,所述限位件内具有弹性卷片,所述弹性卷片的一端与定位杆连接,所述弹性卷片的另一端与限位件连接;多个挂钩分别固定在多个限位件上,所述挂钩的端部穿过外壳前端开设的通槽,所述挂钩的中部卡接在通槽内。
[0006]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前端由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端部相连构成,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弧口朝向外壳内部,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弧口朝向外壳外部,所述通槽开设在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挂钩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且三者均呈弧形设置,并首尾相连;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弧口朝向限位件,所述第三部件的弧口朝向远离限位件的方向,并位于通槽外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部件的轮廓与第一弧形板上的通槽重合。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件与通槽形成锐角,且夹角开口朝向上方。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通槽表面并与其连通;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防尘板,所述防尘板的上开设有通口,所述挂钩卡接在通口内。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防尘板的通口内壁设置有软质层,所述软质层与挂钩贴合。
[0012]进一步的,所述软质层包括毛刷、棉布、海绵和橡胶。
[0013]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的两端开设有切口,使其端部呈方形结构设置;所述外壳的两侧端相对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呈方形结构设置;所述定位杆的端部与安装口之间通过限位件卡接固定。
[0014]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包括卡块和挡板;所述卡块呈方形结构设置,并卡接在安装口内,且内部具有容纳定位杆端部的空间,所述挡板固定在卡块的一端。
[0015]上述室内入户挂钩,将挂钩通过可旋转复位的限位件安装在定位杆上,且挂钩在常态下卡入外壳上的通槽内,避免了暴露在外部造成刮伤的风险,更安全,同时当挂钩悬挂
物件后,其一部分依旧会卡在通槽内,增强了对侧向力拉扯的耐性,使用更稳定。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挂钩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挂钩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外壳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挂钩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外壳侧端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00、外壳;110、通槽;120、安装槽;130、限位杆;140、第一弧形板;150、第二弧形板;160、安装口;200、定位杆;210、切口;300、限位件;310、卡块;320、挡板;400、复位件;410、环形壳体;420、弹性卷片;500、挂钩;510、第一部件;520、第二部件;530、第三部件;600、防尘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室内入户挂钩,包括外壳100、定位杆200、限位件300和挂钩500;定位杆200固定在外壳100内,多个限位件300间隔套设在定位杆200上,限位件300内具有弹性卷片420,弹性卷片420的一端与定位杆200连接,弹性卷片420的另一端与限位件300连接;多个挂钩500分别固定在多个限位件300上,挂钩500的端部穿过外壳100前端开设的通槽110,挂钩500的中部卡接在通槽110内。
[0024]在常态下挂钩500呈倒置状,挂钩500的端部位于通槽110的上部,并突出于通槽110。在需要将物件悬挂在挂钩500上时,将待悬挂物件搭在外壳100上端并向下拉扯,使挂钩500转动至朝向下方,在此过程中物件会卡入挂钩500内。当需要取下物件时,将物件沿通槽110方向向上移动,即可将物件从挂钩500取下,而取下物件后的挂钩500会重新返回原位,保持挂钩500的统一和美观。
[0025]上述室内入户挂钩,将挂钩500通过可旋转复位的限位件300安装在定位杆200上,且挂钩500在常态下卡入外壳100上的通槽110内,避免了暴露在外部造成刮伤的风险,更安全,同时当挂钩500悬挂物件后,其一部分依旧会卡在通槽110内,增强了对侧向力拉扯的耐性,使用更稳定。
[0026]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0的前端由第一弧形板140和第二弧形板150端部相连构成,第一弧形板140的弧口朝向外壳100内部,第二弧形板150的弧口朝向外壳100外部,通槽110开设在第一弧形板140和第二弧形板150上。
[0027]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挂钩500包括第一部件510、第二部件520和第三部件530,且三者均呈弧形设置,并首尾相连;第一部件510和第二部件520的弧口朝向限位件300,第三部件530的弧口朝向远离限位件300的方向,并位于通槽110外部。更进一步的,第二部件520的轮廓与第一弧形板140上的通槽110重合。
[0028]常态下挂钩500中部卡接在第一弧形板140上的通槽110内,整体呈隐藏状态,仅有端部凸出于通槽110,用于卡入悬挂物件。当挂钩500悬挂物件后受重力影响会旋转至通槽110下方,此时挂钩500的中部位于第二弧形板150弧口范围内,挂钩500与第一弧形板140之间形成完整的弧形空腔,使用更美观,且表面无明显凸出,避免触碰刮伤。
[002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件510与通槽110形成锐角,且夹角开口朝向上方。使得物件在向挂钩500内卡入时只需套在第一部件510与通槽110形成的夹角内,随后物件经自然下落便可使物件卡入挂钩500内。
[0030]在本实施例中,复位件400包括环形壳体410和弹性卷片420;环形壳体410套接在定位杆200上,且套接在定位杆200上的一面为开放式结构端,弹性卷片420收卷在环形壳体410内。用于对挂钩500的位置进行复位。
[003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弧形板140和第二弧形板150上开设有安装槽120,安装槽120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入户挂钩,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定位杆、限位件和挂钩;所述定位杆固定在外壳内,多个所述限位件间隔套设在定位杆上,所述限位件内具有弹性卷片,所述弹性卷片的一端与定位杆连接,所述弹性卷片的另一端与限位件连接;多个所述挂钩分别固定在多个限位件上,所述挂钩的端部穿过外壳前端开设的通槽,所述挂钩的中部卡接在通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入户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前端由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端部相连构成,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弧口朝向外壳内部,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弧口朝向外壳外部,所述通槽开设在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入户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且三者均呈弧形设置,并首尾相连;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弧口朝向限位件,所述第三部件的弧口朝向远离限位件的方向,并位于通槽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入户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的轮廓与第一弧形板上的通槽重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林君朱润枝陈明波姚慧陈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全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