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结构磁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698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氧体磁芯,为实现无骨架绕制和先加工后粘接的工艺等对E-E型磁芯的改进设计。由*型、-型、工型3种铁氧体基本件组合构成,可进行多磁路灵活组合。包括由2件凵型1件-型、2件-型1件工型和2件凵型1件工型组合的3件2种结构,由3件凵型1件-型组合的4件2种结构和由4件凵型1件-型、以平面或立体方式组合的5件2种结构。有利于提高磁特性,使集成磁学真正成为有实用价值的生产技术。(*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磁芯,更确切地说是涉及磁芯结构。制作变压器、电感等,线圈中加入磁芯,可增加电感量和品质因素、缩小器件体积。现有磁芯结构包括用金属、磁介质、铁氧体等软磁材料做成的各种形状,如E型、U型、罐形、环形、柱形、螺纹型等磁芯。目前,集成磁学一般以标准E-E型磁芯制作,存在不易调整气隙、不好绕制、不利于实现机械化生产的弊端。本技术的目的是以标准E-E型铁氧体磁芯为基础,设计一种可实现多磁路组合的组合式结构磁芯,可进行无骨架绕制和先加工后粘接的制作工艺,使集成磁学具有可制作性,同时减少漏磁提高了磁特性等。本技术的组合式结构磁芯,是“凵”型、“工”型、“-”型3种基本磁件的组合结构。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附附图说明图1组合式结构磁芯的基本件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组合式结构磁芯实施例组合结构示意图之1附图3组合式结构磁芯实施例组合结构示意图之2附图4组合式结构磁芯实施例组合结构示意图之3附图5组合式结构磁芯实施例组合结构示意图之4附图6组合式结构磁芯实施例组合结构示意图之5附图7组合式结构磁芯实施例组合结构示意图之6参见附图1,本组合式结构磁芯的基本磁件有3种,包括“凵”型、“-”型和“工”型,如图中1、2、3所示。基本件少,且结构简单,因而可简化磁件制造的模具设计,有利于降低模具成本。参见附图2,以2件“凵”型磁件1和1件“-”型磁件2组合粘接的3件2种多磁路磁芯结构。显而易见,铜箔或铜带可直接绕制在磁件上,且不必考虑绕向,然后将三件磁件粘接在一起,调整气隙十分方便。参见附图3,以2件“-”型磁件2和1件“工”型磁件3组合粘接的3件2种多磁路磁芯结构,也具有上述优点。参见附图4,以2件“凵”型磁件1和1件“工”型磁件3组合粘接的3件2种多磁路磁芯结构,具有如上2例同样的优点。上述3种2组多磁路磁芯结构,具有与标准E-E型磁芯相同的磁路结构,但气隙位置不同。参见附图5,以3件“凵”型磁件1和1件“-”型磁件2组合粘接的4件2种多磁路磁芯结构,也具有无骨架绕制和先加工后粘接等特点。参见附图6,4件“凵”型磁件1和1件“-”型磁件2以平面方式组合粘接的5件2种多磁路磁芯结构。参见附图7,4件“凵”型磁件1和1件“-”型磁件2,以立体方式组合粘接的5件2种多磁路磁芯结构。以本技术的3种基本磁件,按同样的组合原理,还可以组合出其他种多磁路磁芯结构,并且都具有无骨架绕制、先加工后粘接等的特点,并可灵活地选择线圈的绕组配置。由本技术组合式结构磁芯的3种基本磁件,以其中的2种灵活地进行多磁路结构组合,保持并发展了经典E-E型磁芯结构所具有的多磁分路结构特点,不仅可用于绕制普通高频变压器、电感器,还特别适合于作集成磁学的设计,有利于生产薄型和超薄型模块电源。由于可将铜箔或铜带直接绕制在磁材件上,实现无骨架绕制和先加工后粘接的工艺,有利于减少漏磁通,提高电源性能和磁特性,有利于实现加工自动化、机械化,尤其对高频开关电源中集成磁学的实现,具有明显的优势。基本磁件积木式的组合结构,使磁路设计、气隙调节和线圈的绕组配置灵活多变。本组合式结构磁芯,配合铜箔制作绕组的技术,可使集成磁学真正成为具有实用价值的生产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结构磁芯,其特征在于:是“凵”型、“工”型、“-”型3种基本磁件的多磁路组合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结构磁芯,其特征在于是“凵”型、“工”型、“-”型3种基本磁件的多磁路组合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结构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磁路组合结构是2件“凵”型1件“-”型基本磁件的3件2种组合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结构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磁路组合结构是2件“-”型1件“工”型基本磁件的3件2种组合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晓泉张燕飞杨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海淀区亚王自动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