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路质量检测与隧道建立方法、系统及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551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09:46
本申请提供链路质量检测与隧道建立方法、系统及通信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提高链路质量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该链路质量检测方法应用于网络控制设备。网络控制设备管理第一用户边缘设备、第一网关设备、第二网关设备和第二用户边缘设备。第一用户边缘设备通过第一网关设备接入第一网络,第二用户边缘设备通过第二网关设备接入第一网络。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第二用户边缘设备之间存在第一路径,且第一路径上部署有第一网关设备和第二网关设备。该链路质量检测方法包括:网络控制设备确定在第一路径上建立的目标隧道之后,通过目标隧道,检测第一路径的链路质量。其中,目标隧道的两个端点分别为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第二用户边缘设备。边缘设备。边缘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链路质量检测与隧道建立方法、系统及通信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链路质量检测与隧道建立方法、系统及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软件定义广域网(software defined wide area network,SD-WAN),旨在帮助用户降低专线开支和提高网络连接灵活性。运营商和/或管理服务供应商(managed service provider,MSP)通过骨干网络为用户提供SD-WAN服务。用户对应的用户边缘(customer edge,CE)设备通过网关(gateway,GW)设备接入骨干网络。第一用户边缘设备通过第一网关设备、骨干网络和第二网关设备与第二用户边缘设备实现互联。其中,第一网关设备将第一用户边缘设备接入骨干网络,第二网关设备将第二用户边缘设备接入骨干网络。
[0003]然而,对于“通过网关设备接入骨干网络”以互联两个用户边缘设备的路径而言,网络控制设备通过对第一用户边缘设备与第一网关设备之间的传输状况、第一网关设备与第二网关设备之间的传输状况和第二网关设备与第二用户边缘设备之间的传输状况进行复杂的分析与计算,以得到该条路径的链路质量。但是,上述分析与计算过程繁杂,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质量检测与隧道建立方法、系统及通信装置,能够提高链路质量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质量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网络控制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网络控制设备中的芯片。下面以执行主体是网络控制设备为例进行描述。网络控制设备管理第一用户边缘设备、第一网关设备、第二网关设备和第二用户边缘设备。其中,第一用户边缘设备通过第一网关设备接入第一网络,第二用户边缘设备通过第二网关设备接入第一网络。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第二用户边缘设备之间存在第一路径,且第一路径上部署有第一网关设备和第二网关设备。该方法包括:网络控制设备确定在第一路径上建立的目标隧道之后,通过目标隧道,检测第一路径的链路质量,得到第一路径的链路质量信息。其中,目标隧道的两个端点分别为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第二用户边缘设备。
[000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链路质量检测方法,在第一路径上建立目标隧道的情况下,目标隧道的两个端点分别为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第二用户边缘设备,实现了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第二用户边缘设备的端到端连接。在检测第一路径的链路质量的情况下,即可直接分析目标隧道的两个端点,即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第二用户边缘设备之间的传输状况,得到第一路径的链路质量,无需逐段分析第一路径上各链路的传输状况,简化了链路质量分析过程,缩短了网络控制设备的运行时间。并且,与目前已有的相关技术中“通过逐段分析
得到第一路径的链路质量”相比,利用目标隧道能够直接获取到端到端(即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的传输状况,直接获取到的端到端的传输状况能够更准确地表征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第二用户边缘设备之间的传输状况,基于端到端的传输状况确定的第一路径的链路质量,准确性更高。
[000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第二用户边缘设备之间还存在第二路径。本申请实施例链路质量检测方法还包括:若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中存在满足预设链路质量的路径,则网络控制设备向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边缘设备通过满足预设链路质量的一条路径向第二用户边缘设备发送待传输报文。
[0009]如此,在网络控制设备能够获取第一路径的链路质量的情况下,网络控制设备也就能够根据链路质量动态调整第一用户边缘设备与第二用户边缘设备之间的传输路径,实现灵活选路,以保证两个用户边缘设备之间的传输效率,且网络控制设备无需进行复杂的分析与配置。
[00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链路质量检测方法还包括:网络控制设备确定在第一路径上建立目标隧道。
[0011]如此,在第一路径上未建立目标隧道的情况下,网络控制设备也能够确定为第一路径建立目标隧道,以实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与第二用户边缘设备之间的端到端连接。
[00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路径上存在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其中,第一隧道的两个端点分别为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第一网关设备,第二隧道的两个端点分别为第二用户边缘设备和第二网关设备。网络控制设备确定在第一路径上建立目标隧道,包括:网络控制设备根据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确定第一信息之后,向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第二用户边缘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第二用户边缘设备分别在目标隧道上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第一信息用于建立目标隧道。
[0013]如此,通过上述过程,即可在第一路径上基于已有的隧道(即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建立目标隧道,由于第一隧道的两个端点分别为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第一网关设备,第二隧道的两个端点分别为第二用户边缘设备和第二网关设备,也就实现了实现两个用户边缘设备之间跨越第一网络的端到端连接。
[00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在目标隧道上的IP地址为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在第一隧道上的逻辑接口地址,第二用户边缘设备在目标隧道上的IP地址为第二用户边缘设备在第二隧道上的逻辑接口地址。
[0015]如此,将第一隧道的逻辑接口地址和第二隧道的逻辑接口地址作为目标隧道的两个端点的IP地址,以实现在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的基础上建立目标隧道。
[00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控制设备通过目标隧道,检测第一路径的链路质量,得到第一路径的链路质量信息,包括:网络控制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用户边缘设备的第一路径的传输状况之后,根据第一路径的传输状况,确定第一路径的链路质量信息。其中,第一路径的传输状况为业务报文从第一用户边缘设备通过第一路径向第二用户边缘设备的传输状况。业务报文包括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第二用户边缘设备分别在目标隧道上的IP地址。
[0017]如此,在第一用户边缘设备通过第一路径向第二用户边缘设备传输业务报文的情况下,网络控制设备能够从第一用户边缘设备获取第一路径的传输状况,以降低网络控制
设备的运算量,且从第一用户边缘设备获取的第一路径的传输状况能够准确地呈现两个用户边缘设备之间第一路径的传输状况,有助于提高链路质量检测的准确性。
[00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路径的传输状况包括传输时延、抖动和丢包率中的至少一项。
[0019]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质量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第一用户边缘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第一用户边缘设备中的芯片。下面以执行主体是第一用户边缘设备为例进行描述。网络控制设备管理第一用户边缘设备、第一网关设备、第二网关设备和第二用户边缘设备。其中,第一用户边缘设备通过第一网关设备接入第一网络,第二用户边缘设备通过第二网关设备接入第一网络。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第二用户边缘设备之间存在第一路径,且第一路径上部署有第一网关设备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链路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控制设备;所述网络控制设备管理第一用户边缘设备、第一网关设备、第二网关设备和第二用户边缘设备;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网关设备接入第一网络,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网关设备接入所述第一网络;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之间存在第一路径,且所述第一路径上部署有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和所述第二网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网络控制设备确定在所述第一路径上建立的目标隧道;所述目标隧道的两个端点分别为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所述网络控制设备通过所述目标隧道,检测所述第一路径的链路质量,得到所述第一路径的链路质量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路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之间还存在第二路径;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一路径和所述第二路径中存在满足预设链路质量的路径,则所述网络控制设备向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通过满足所述预设链路质量的一条路径向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发送待传输报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链路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控制设备确定在所述第一路径上建立所述目标隧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链路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径上存在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所述第一隧道的两个端点分别为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一网关设备,所述第二隧道的两个端点分别为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二网关设备;所述网络控制设备确定在所述第一路径上建立所述目标隧道,包括:所述网络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分别在所述目标隧道上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第一信息用于建立所述目标隧道;所述网络控制设备向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链路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在所述目标隧道上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在所述第一隧道上的逻辑接口地址;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在所述目标隧道上的IP地址为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在所述第二隧道上的逻辑接口地址。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链路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控制设备通过所述目标隧道,检测所述第一路径的链路质量,得到所述第一路径的链路质量信息,包括:所述网络控制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的第一路径的传输状况;所述第一路径的传输状况为业务报文从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路径向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的传输状况;所述业务报文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分别在所述目标隧道上的IP地址;所述网络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路径的传输状况,确定所述第一路径的链路质量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链路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径的传输状况包括传输时延、抖动和丢包率中的至少一项。8.一种链路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用户边缘设备;网络控制设备管理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第一网关设备、第二网关设备和第二用户边缘设备;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网关设备接入第一网络,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网关设备接入所述第一网络;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之间存在第一路径,且所述第一路径上部署有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和所述第二网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获取第一路径的传输状况;所述第一路径的传输状况为业务报文从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路径向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的传输状况;所述业务报文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分别在目标隧道上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目标隧道是在所述第一路径上建立的,且所述目标隧道的两个端点分别为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向所述网络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路径的传输状况;所述第一路径的传输状况用于所述网络控制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路径的链路质量。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链路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获取第一路径的传输状况,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的所述第一路径的传输状况。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链路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径上存在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所述第一隧道的两个端点分别为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一网关设备,所述第二隧道的两个端点分别为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二网关设备;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在所述目标隧道上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在所述第一隧道上的逻辑接口地址;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在所述目标隧道上的IP地址为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在所述第二隧道上的逻辑接口地址。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链路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之间还存在第二路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控制设备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的路径包括所述第一路径或所述第二路径;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通过所述指示信息指示的路径向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发送所述业务报文。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链路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获取探测报文;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路径向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发送所述探测报文;所述探测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确定在所述探测报文的预设发送时间段内的第一路径的传输状况。13.一种链路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网关设备;网络控制设备管理第一用户边缘设备、所述第一网关设备、第二网关设备和第二用户边缘设备;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网关设备接入第一网络,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网关设备接入所述第一网络;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之间存在第一路
径,且所述第一路径上部署有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和所述第二网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网关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网关设备的第一路径的传输状况;所述第一路径的传输状况为业务报文从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路径向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的传输状况;所述业务报文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在目标隧道上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目标隧道是在所述第一路径上建立的,且所述目标隧道的两个端点分别为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所述第一网关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在所述目标隧道上的IP地址,确定第一隧道;所述第一隧道分布于所述第一路径上,且所述第一隧道的两个端点分别为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一网关设备;所述第一网关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隧道向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路径的传输状况;所述第一路径的传输状况用于所述网络控制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路径的链路质量。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链路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关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的所述业务报文;所述业务报文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在所述目标隧道上的IP地址;所述第一网关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在所述目标隧道上的IP地址,确定所述第二网关设备;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向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发送所述业务报文;所述第一路径的传输状况是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确定的。15.一种链路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网关设备;网络控制设备管理第一用户边缘设备、第一网关设备、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和第二用户边缘设备;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网关设备接入第一网络,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网关设备接入所述第一网络;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之间存在第一路径,且所述第一路径上部署有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和所述第二网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二网关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的第一路径的传输状况;所述第一路径的传输状况为业务报文从所述第一用户边缘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路径向所述第二用户边缘设备的传输状况;所述业务报文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成叶涛白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