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痛胃镜咬口复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512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痛胃镜咬口复合装置,包括位于口腔内的外撑机构、位于外撑机构内且用于将患者口舌深处打开的内插机构,内插机构与外撑机构可拆卸连接,内插机构在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外撑机构在竖直方向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外撑机构的设置,便于患者在清醒的时候放入口腔内,内插机构的设置,且内插机构在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外撑机构在竖直方向的长度,便于患者麻醉后将内插机构放入外撑机构内,避免患者因内插机构的刺激而出现呕吐,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的设置,便于患者吸氧,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的设置,便于对患者吸取痰液。便于对患者吸取痰液。便于对患者吸取痰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痛胃镜咬口复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无痛胃镜咬口复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胃镜可以发现诸如胃溃疡、炎症、肿瘤、息肉等不同病变,是目前不可替代的最直接的检查方法。在胃镜检查中,由于舌头不舒服会有意识无意识地乱动,堵塞咬口,严重影响胃镜的推进。因此,胃镜检查时,通常使用咬口垫来辅助需要配合使用咬口,胃镜的镜管通过咬口伸入体内,在支撑口腔的同时,对镜管起到保护作用,现有的咬口装置一般包括支撑管,现有的咬口装置应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前及胃镜检查中,很多患者由于支撑管深入口腔内刺激口舌而出现呕吐,会患者诱发呕吐而引起窒息的危险,另一种做法就是嘱患者咬住支撑管进口端少许,待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后再向患者口腔内深入的插入支撑管,由于患者张口困难,容易因为肌张力高导致支撑管无法进一步进入口腔,需要医护人员用力放置,容易引起擦伤,导致患者出现齿龈出血、口腔粘膜出血等现象的发生。
[0003]因此,提供一种便于将咬口放入口腔内且可吸痰的无痛胃镜咬口复合装置,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将咬口放入口腔内且可吸痰的无痛胃镜咬口复合装置。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无痛胃镜咬口复合装置,包括位于口腔内的外撑机构、位于外撑机构内且用于将患者口舌深处打开的内插机构,内插机构与外撑机构可拆卸连接,内插机构在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外撑机构在竖直方向的长度。
[0007]所述外撑机构包括位于竖直方向的支撑管、与支撑管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压舌板、与第一支撑管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且呈环形的第一挡板。
[0008]所述支撑管的内表面和第一压舌板上设有位于竖直方向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位于第一压舌板的左右两侧。
[0009]所述内插机构包括位于支撑管内的第二压舌板、与第压舌板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且环形的第二挡板。
[0010]所述第二压舌板上设有位于竖直方向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分别位于第二压舌板的左右两侧。
[0011]所述第二压舌板在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支撑管和第一压舌板在竖直方向的长度。
[0012]所述第二挡板的外径大于支撑管的内径。
[0013]所述第一压舌板的侧边和第二压舌板的侧边均设有硅胶层。
[0014]积极有益效果:本技术外撑机构的设置,便于患者在清醒的时候放入口腔内,内插机构的设置,且内插机构在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外撑机构在竖直方向的长度,便于患
者麻醉后将内插机构放入外撑机构内,避免患者因内插机构的刺激而出现呕吐,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的设置,便于患者吸氧,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的设置,便于对患者吸取痰液。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A方向外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的左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A方向内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4的左视图;
[0020]图中为:支撑管1、第一压舌板2、第一通孔3、第二通孔4、第一挡板5、第二压舌板6、第三通孔7、第四通孔8、第二挡板9。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所示,一种无痛胃镜咬口复合装置,包括位于口腔内的外撑机构、位于外撑机构内且用于将患者口舌深处打开的内插机构,内插机构与外撑机构可拆卸连接,内插机构在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外撑机构在竖直方向的长度,患者清醒时,将外撑机构放入患者口腔内,避免咬口装置放入口腔的深处而刺激口舌,使患者出现呕吐的现象,待患者麻醉后,将内插机构放入外撑机构内,且端部深入患者口腔的深处,便于将呼吸道的深处打开,操作简单,保护患者胃镜检查治疗过程中的安全。
[0024]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外撑机构包括位于竖直方向的支撑管1、与支撑管1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压舌板2、与支撑管1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且呈环形的第一挡板5。所述支撑管1的内表面和第一压舌板2上设有位于竖直方向的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4,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4分别位于第一压舌板2的左右两侧,第一通孔3用于使氧气通过,便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吸氧,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呼吸顺畅,第二通孔4使吸痰管道通过,便于为患者排痰,支撑管1、第一压舌板2和第一挡板5一体成型,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4均穿过第一压舌板2的内表面和支撑管1的内表面,使用时,将支撑管1和第一压舌板2放入患者的口腔内,第一挡板5位于患者的口腔外部,阻挡支撑管2进一步进入口腔深处而使患者出现呕吐的现象。
[0025]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内插机构包括位于支撑管1内的第二压舌板6、与第压舌板6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且环形的第二挡板9,第二压舌板6和第二挡板9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压舌板6上设有位于竖直方向的第三通孔7和第四通孔8,第三通孔7和第四通孔8分别位于第二压舌板6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压舌板6在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支撑管1和第一压舌板2在竖直方向的长度,第三通孔7用于使氧气通过,便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吸氧,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呼吸顺畅,第四通孔8使吸痰管道通过,便于为患者排痰,当患者呼吸道有痰时,通过第四通孔8将痰液从患者呼吸道吸出,保证患者的呼吸顺畅。所述第二支撑管5在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一支撑管1在竖直方向的长度,便于将患者的呼吸道打开,安全性好,所述第二压舌板6在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支撑管1和第一压舌板2在竖直方向的长度,便于将
第二挡板9放置在口腔的外部,且第一挡板5的下表面第一磁铁片,第二挡板9的上表面设有第二磁铁片,第一磁铁片和第二磁铁片相互吸合,从而将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9固定。
[0026]使用时,患者清醒的时,将第一压舌板2和支撑管1放入患者的口腔内并进行咬合,且第一挡板5位于口腔的外部,由于支撑管1和第一压舌板2进入患者口腔的部位不深入,故患者不会出现呕吐或出血的现象,当患者麻醉后,将第二压舌板6从支撑管1的内部穿过并进入患者口腔深处,从而将患者的呼吸道打开,此时由于第一磁铁片和第二磁铁片的相互吸引,从而将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9固定,即将支撑管1和第二压舌板6固定,然后进行手术的操作,安全性好,操作简单。
[0027]实施例2
[0028]如图1所示,一种无痛胃镜咬口复合装置,包括位于口腔内的外撑机构、位于外撑机构内且用于将患者口舌深处打开的内插机构,内插机构与外撑机构可拆卸连接,内插机构在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外撑机构在竖直方向的长度,患者清醒时,将外撑机构放入患者口腔内,避免咬口装置放入口腔的深处而刺激口舌,使患者出现呕吐的现象,待患者麻醉后,将内插机构放入外撑机构内,且端部深入患者口腔的深处,便于将呼吸道的深处打开,操作简单,保护患者胃镜检查治疗过程中的安全。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痛胃镜咬口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口腔内的外撑机构、位于外撑机构内且用于将患者口舌深处打开的内插机构,内插机构与外撑机构可拆卸连接,内插机构在竖直方向的长度大于外撑机构在竖直方向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痛胃镜咬口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撑机构包括位于竖直方向的支撑管、与支撑管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压舌板、与第一支撑管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且呈环形的第一挡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痛胃镜咬口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的内表面和第一压舌板上设有位于竖直方向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位于第一压舌板的左右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痛胃镜咬口复合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桃张治明欧阳帆曹燕飞陆文龙胡越
申请(专利权)人: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