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4989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擦胶装置,可实现自动擦胶,提高擦胶效率。所述擦胶装置包括驱动部件、收料辊、上料辊、第一托辊、第二托辊和擦胶材料;收料辊与驱动部件连接,擦胶材料支撑在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上,且一端绕设在上料辊上,另一端绕设在收料辊上,擦胶材料位于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之间的部分构成擦胶段,用于对处于擦胶位置的待擦胶针头擦胶。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擦胶装置,由擦胶段对处于擦胶位置的待擦胶针头进行擦胶;收料辊与驱动部件连接,由驱动部件驱动转动,进而不断地将已擦胶的擦胶段移除,替换为新的擦胶段,保证擦胶的自动连续进行,提高擦胶效率,尤其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线。尤其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线。尤其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擦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擦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子产品领域,胶黏剂用途广泛。胶黏剂按物理性质分为薄膜、胶带、粉末、膏状、液体,按固化条件分为室温、高温、辐射固化,按固化方法分为不干系统、物理性固化系统(分为溶剂型胶黏剂、热熔型胶黏剂)、化学性固化系统。
[0003]而将胶黏剂点在电子产品上通常需要用到点胶机,点胶机主要用于产品工艺中的胶水、油漆以及其他液体精确点、注、涂、点滴到每个产品精确位置,可以用来实现打点、画线、圆型或弧型。点胶机是将压缩后空气送入胶瓶(注射器),将胶压进与活塞室相连的进给管中,当活塞处于上冲程时,活塞室中填满胶,当活塞向下推进滴胶针头时,胶从针嘴压出。在工厂中,根据胶黏剂物理固化系统中的分类,点胶机常见针头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阀头,如图2所示,另一种是针形针头,如图4所示。
[0004]手工产线动态平衡过程中,点胶机可能会出现较长停机,导致针头上残胶干胶,而干胶会导致堵塞针头,生产无法进行或者影响产品质量。为解决此问题,通常是产线上的工人进行手动擦胶,清理掉针头上的残胶,手动擦胶效率低且增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在自动化产线应用逐渐普及的今天,自动化与点胶结构的结合已经逐渐取代手工单机点胶,以减少胶对人体的伤害,因此手工擦胶以不能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线。
[0005]基于此,设计一种自动化的擦胶装置已成为点胶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擦胶装置,可实现自动擦胶,提高擦胶效率。<br/>[0007]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擦胶装置,包括驱动部件、收料辊、上料辊、第一托辊、第二托辊和擦胶材料;所述收料辊与所述驱动部件连接,由所述驱动部件驱动转动;所述擦胶材料支撑在所述第一托辊和所述第二托辊上,且所述擦胶材料的一端绕设在所述上料辊上,另一端绕设在所述收料辊上,所述擦胶材料位于所述第一托辊和所述第二托辊之间的部分构成擦胶段,用于对处于擦胶位置的待擦胶针头擦胶。
[0008]所述第一托辊及所述第二托辊均位于所述收料辊和所述上料辊的上方,所述第二托辊与所述第一托辊平行且顶面平齐,所述擦胶段的顶面水平。
[0009]所述擦胶装置还包括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待擦胶针头的到位状态并生成检测信号,所述检测信号用于控制所述驱动部件动作。
[0010]所述擦胶装置还包括张紧辊和夹紧机构,所述张紧辊位于所述第一托辊和所述第二托辊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托辊和所述第二托辊的下方,所述擦胶段绕设在所述张紧辊上;所述第一托辊和所述第二托辊均与所述夹紧机构连接,所述夹紧机构可驱动所述第一托辊和所述第二托辊相对或相背移动。
[0011]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托辊对应设置的第一夹紧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二托
辊对应设置的第二夹紧机构;所述第一夹紧机构与所述第一托辊相连,以带动所述第一托辊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托辊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夹紧机构与所述第二托辊相连,以带动所述第二托辊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托辊的方向移动。
[0012]所述擦胶装置还包括第一软质夹紧块和第二软质夹紧块,所述第一软质夹紧块和所述第二软质夹紧块位于所述第一托辊和所述第二托辊之间,且所述第一软质夹紧块临近所述第一托辊,所述第二软质夹紧块临近所述第二托辊;所述擦胶段位于所述第一托辊和所述张紧辊之间的部分支撑在所述第一软质夹紧块上,所述擦胶段位于所述张紧辊与所述第二托辊之间的部分支撑在所述第二软质夹紧块上;所述第一夹紧机构与所述第一软质夹紧块相连,以带动所述第一软质夹紧块及所述第一托辊同步移动;所述第二夹紧机构与所述第二软质夹紧块相连,以带动所述第二软质夹紧块及所述第二托辊同步移动。
[0013]所述第一夹紧机构包括气缸以及与所述气缸的活塞固定连接的支架,所述第一软质夹紧块及所述第一托辊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夹紧机构与所述第一夹紧机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软质夹紧块及所述第二托辊设在所述第二夹紧机构的支架上。
[0014]所述擦胶装置还包括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待擦胶针头的到位状态并生成检测信号,所述检测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夹紧机构动作。
[0015]所述擦胶装置还包括第一辅助张紧辊和第二辅助张紧辊,所述第一辅助张紧辊位于所述第一托辊和所述收料辊之间,以对所述擦胶材料位于所述收料辊和所述第一托辊之间的部分进行张紧,所述第二辅助张紧辊位于所述第二托辊和所述上料辊之间,以对所述擦胶材料位于所述上料辊和所述第二托辊之间的部分进行张紧。
[0016]所述擦胶装置还包括固定板,所述驱动部件、所述收料辊、所述上料辊、所述第一托辊、所述第二托辊、所述第一辅助张紧辊和所述第二辅助张紧辊均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技术擦胶装置,擦胶材料支撑在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上,且其一端绕设在收料辊上,另一端绕设在上料辊上,擦胶材料位于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之间的部分构成擦胶段,由擦胶段对处于擦胶位置的待擦胶针头进行擦胶;收料辊与驱动部件连接,由驱动部件驱动转动,进而不断地将已擦胶的擦胶段移除,替换为新的擦胶段,保证擦胶的自动连续进行,提高擦胶效率,尤其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擦胶装置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擦胶装置擦胶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擦胶装置的立体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擦胶装置擦胶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阀头;A、阀嘴;2、针形针头;B、针头末端;
[0023]10、驱动部件;20、收料辊;30、上料辊;40、第一托辊;50、第二托辊;60、擦胶材料;61、擦胶段;62、擦胶材料位于收料辊和第一托辊之间的部分;63、擦胶材料位于上料辊和第二托辊之间的部分;70、检测元件;80、第一辅助张紧辊;90、第二辅助张紧辊;100、固定板;110、张紧辊;120、夹紧机构;121、第一夹紧机构;121A、气缸;121B、支架;122、第二夹紧机构;122A、气缸;122B、支架;130、第一软质夹紧块;140、第二软质夹紧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一种擦胶装置,包括驱动部件10、收料辊20、上料辊30、第一托辊40、第二托辊50和擦胶材料60;收料辊20与驱动部件10连接,以由驱动部件10驱动转动;擦胶材料60支撑在第一托辊40和第二托辊50上,且擦胶材料60的一端绕设在上料辊30上,另一端绕设在收料辊20上,擦胶材料60位于第一托辊40和第二托辊50之间的部分构成擦胶段61,用于对处于擦胶位置的待擦胶针头擦胶。
[0025]采用本技术擦胶装置,由擦胶段61对处于擦胶位置的待擦胶针头进行擦胶;收料辊20在驱动部件10的驱动下转动,进而带动擦胶材料60前进,不断地将已擦胶的擦胶段移除收卷至收料辊20上,由上料辊30不断放出擦胶材料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擦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部件、收料辊、上料辊、第一托辊、第二托辊和擦胶材料;所述收料辊与所述驱动部件连接,由所述驱动部件驱动转动;所述擦胶材料支撑在所述第一托辊和所述第二托辊上,且所述擦胶材料的一端绕设在所述上料辊上,另一端绕设在所述收料辊上,所述擦胶材料位于所述第一托辊和所述第二托辊之间的部分构成擦胶段,用于对处于擦胶位置的待擦胶针头擦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擦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辊及所述第二托辊均位于所述收料辊和所述上料辊的上方,所述第二托辊与所述第一托辊平行且顶面平齐,所述擦胶段的顶面水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擦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擦胶装置还包括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待擦胶针头的到位状态并生成检测信号,所述检测信号用于控制所述驱动部件动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擦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擦胶装置还包括张紧辊和夹紧机构,所述张紧辊位于所述第一托辊和所述第二托辊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托辊和所述第二托辊的下方,所述擦胶段绕设在所述张紧辊上;所述第一托辊和所述第二托辊均与所述夹紧机构连接,所述夹紧机构可驱动所述第一托辊和所述第二托辊相对或相背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擦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托辊对应设置的第一夹紧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二托辊对应设置的第二夹紧机构;所述第一夹紧机构与所述第一托辊相连,以带动所述第一托辊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托辊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夹紧机构与所述第二托辊相连,以带动所述第二托辊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托辊的方向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擦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擦胶装置还包括第一软质夹紧块和第二软质夹紧块,所述第一软质夹紧块和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垚廉星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