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包括两个安装板,下方所述安装板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插接有连接扣,下方所述安装板内壁底部的中部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前后两侧与连接扣啮合;通过在缓冲柱的表面转动调节环的具体位置,来改变弹簧的具体伸长量和压缩量,再通过转动转柄,利用齿轮带动两个连接扣相对移动,从而改变底座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来改变减震器的伸缩量,并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减震器的使用方位和受力面积,大大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提高舒适性。提高舒适性。提高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为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
技术介绍
[0002]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现实生活中,随着物质生活和科技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交通工具的舒适化体验,所以人们对于出行方式所用到的减震器也越来越关注。
[0003]如技术专利202020732571.5所公开的“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其再具体的使用时往往会遇到如下问题,首先,其缺少可以可以调节减震器的伸缩量的装置,在面对不同的道路时,只能使用同一个性能的减震量来应对,很难具体的调节汽车的舒适性,其次,其不能调节减震的具体方位和面积,在某些情况下,对于减震器的使用往往只是需要针对极小的受力面积,无法作出具体的调节,使得人们在使用时极不方便,为此我们特提出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装置无法这对不同的行驶道路来调节减震器的伸缩量,并且无法对具体的使用面积进行相应的调节,而致使使用麻烦,无法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舒适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包括两个安装板,下方所述安装板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插接有连接扣,下方所述安装板内壁底部的中部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前后两侧与连接扣啮合,两个所述底座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压柱,所述压柱的顶部与上方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柱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环,所述压柱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及调节环的内壁均栓接有卡扣,上下所述卡扣之间卡接有弹簧。
[0007]优选的,所述齿轮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延伸至安装板上方的一端栓接有转柄。
[0008]优选的,所述转轴延伸至安装板上方的表面并位于转柄的下方固定套接有限位齿,所述限位齿的右侧啮合有限位块。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底座远离齿轮的一侧栓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连接扣卡接。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门板,所述门板相对的一侧均栓接有拉环。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及门板的表面均栓接有销环,所述销环的内部插
接有插销。
[0012]优选的,上方所述安装板前侧的两侧均匀开设有多个螺孔,所述螺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
[0013]优选的,两个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均栓接有安装脚。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通过在缓冲柱的表面转动调节环的具体位置,来改变弹簧的具体伸长量和压缩量,再通过转动转柄,利用齿轮带动两个连接扣相对移动,从而改变底座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来改变减震器的伸缩量,并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减震器的使用方位和受力面积,大大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提高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下方安装板剖视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固定环剖视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安装座左视立体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底座立体示意图。
[0021]图中:1、安装板;2、滑道;3、底座;4、通槽;5、连接扣;6、齿轮;7、缓冲柱;8、压柱;9、调节环;10、固定环;11、卡扣;12、弹簧;13、转轴;14、转柄;15、限位齿;16、限位块;17、卡块;18、门板;19、拉环;20、销环;21、插销;22、螺孔;23、螺栓;24、安装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
‑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包括两个安装板1,下方安装板1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道2,滑道2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底座3,底座3的内部开设有通槽4,通槽4的内部插接有连接扣5,下方安装板1内壁底部的中部转动连接有齿轮6,齿轮6的前后两侧与连接扣5啮合,两个底座3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缓冲柱7,缓冲柱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压柱8,压柱8的顶部与上方安装板1滑动连接,缓冲柱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环9,压柱8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环10,固定环10及调节环9的内壁均栓接有卡扣11,上下卡扣11之间卡接有弹簧12,通过在缓冲柱7的表面转动调节环9的具体位置,来改变弹簧12的具体伸长量和压缩量,再通过转动转柄14,利用齿轮6带动两个连接扣5相对移动,从而改变底座3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来改变减震器的伸缩量,并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减震器的使用方位和受力面积,大大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提高舒适性。
[0024]请参阅图1所示,为了方便转动齿轮6,齿轮6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转轴13,转轴13延伸至安装板1上方的一端栓接有转柄14。
[0025]请参阅图1所示,为了在转动齿轮6,将两个底座3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对齿轮6起到
限位固定的作用,转轴13延伸至安装板1上方的表面并位于转柄14的下方固定套接有限位齿15,限位齿15的右侧啮合有限位块16。
[0026]请参阅图1和图5所示,为了使得齿轮6可以稳定带动底座3移动,两个底座3远离齿轮6的一侧栓接有卡块17,卡块17与连接扣5卡接。
[0027]请参阅图1和图4所示,为了防止底座3的移动行程过大,而脱落安装板1,两个安装板1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门板18,门板18相对的一侧均栓接有拉环19。
[0028]请参阅图1和图4所示,为了固定门板18,两个安装板1的两侧及门板18的表面均栓接有销环20,销环20的内部插接有插销21。
[0029]请参阅图1所示,为了辅助压柱8及缓冲柱7的固定,上方安装板1前侧的两侧均匀开设有多个螺孔22,螺孔2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23。
[0030]请参阅图1所示,为了方便对整个减震器进行安装,两个安装板1的两侧均栓接有安装脚24。
[0031]工作原理:首先选用合适的弹簧12,转动调节环9,将其从缓冲柱7的表面取下,之后将弹簧12的一端利用卡扣11固定在固定环10,另一端利用卡扣11与调节环9固定,再将调节环9重新螺纹连接在缓冲柱7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包括两个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下方所述安装板(1)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道(2),所述滑道(2)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内部开设有通槽(4),所述通槽(4)的内部插接有连接扣(5),下方所述安装板(1)内壁底部的中部转动连接有齿轮(6),所述齿轮(6)的前后两侧与连接扣(5)啮合,两个所述底座(3)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缓冲柱(7),所述缓冲柱(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压柱(8),所述压柱(8)的顶部与上方安装板(1)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柱(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环(9),所述压柱(8)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环(10),所述固定环(10)及调节环(9)的内壁均栓接有卡扣(11),上下所述卡扣(11)之间卡接有弹簧(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6)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延伸至安装板(1)上方的一端栓接有转柄(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业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哈耐力汽车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