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性约束病人的手背留置针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464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性约束病人的手背留置针固定装置,包括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所述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均采用硬质塑料制成,且所述上固定带两端均固定连接有U形弹力贴,所述下固定带两端内侧均加工有魔术贴,两组所述U形弹力贴均穿过下固定带内侧与魔术贴相粘接,所述上固定带外侧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上固定带一端外侧中间位置套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一侧设置有针头防护组件,所述针头防护组件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衬托组件,所述针头防护组件内侧活动插装有针座,所述针座的一端外侧转动套设有定位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对手腕处固定,且同时便于对留置针头进行定位,从而防止针头晃动出血。从而防止针头晃动出血。从而防止针头晃动出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护性约束病人的手背留置针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保护性约束病人的手背留置针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留置针应用于临床输液,能减少患者因反复进行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便于临床用药和急诊、病危患者的抢救用药,同时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者疼痛,因而留置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传统的透明敷料及粘胶固定法留置针尾翼上的肝素帽、备用的Y型塑料小盖帽会明显突出于皮肤表面,带管过程中由于患者活动不当、固定方法不当,会造成出血和留置针松脱,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保护性约束病人的手背留置针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患者活动不当、固定方法不当,会造成出血和留置针松脱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保护性约束病人的手背留置针固定装置。
[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保护性约束病人的手背留置针固定装置,包括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所述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均采用硬质塑料制成,且所述上固定带两端均固定连接有U形弹力贴,所述下固定带两端内侧均加工有魔术贴,两组所述U形弹力贴均穿过下固定带内侧与魔术贴相粘接,所述上固定带外侧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上固定带一端外侧中间位置套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一侧设置有针头防护组件,所述针头防护组件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衬托组件,所述针头防护组件内侧活动插装有针座,所述针座的一端外侧转动套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一侧延伸出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底部活动贴合有L形座,所述L形座内侧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的一端贯穿至定位板的内侧,所述L形座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
[0005]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上固定带两端外侧的卡块,两组所述卡块外侧活动卡装有梯形座,两组所述梯形座固定连接在弧形防护套的外侧两端,所述弧形防护套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观察口。
[0006]优选的,所述针头防护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固定座一侧的针尖保护鞘,所述针尖保护鞘底部与衬托组件相接触,所述针座活动插装在针尖保护鞘的内侧。
[0007]优选的,所述承托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上固定带一端外侧的承托座,所述承托座位于针尖保护鞘的底部。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螺纹插装在L形座内侧的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端部贯穿至定位板的内侧。
[0009]优选的,所述L形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套设在下固定带外侧中间位置。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弧形防护套,可对患者手部进行保护,防止外物触碰到手部,造成手部出血回流等情况,通过在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两端分别设置U形贴和魔术贴相贴合,可便于适应不同人群的使用,且相较于普通方式的粘黏,此方式更加透气以及固定效果较好,且便于操作。
[0011]通过设置定位座、定位板、L形座、限位销,可便于对针座进行固定,可约束患者的晃动,避免留置针松脱等现象,以致于避免出血,重新补针等情况。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保护性约束病人的手背留置针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保护性约束病人的手背留置针固定装置部分剖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一种保护性约束病人的手背留置针固定装置局部结构剖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一种保护性约束病人的手背留置针固定装置图3中A处放大图。
[0016]图中:1、弧形防护套;2、观察口;3、梯形座;4、卡块;5、U形弹力贴;6、下固定带;7、上固定带;8、承托座;9、固定座;10、针尖保护鞘;11、针座;12、定位座;13、L形座;14、支撑座;15、限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18]如图1

图4所示的一种保护性约束病人的手背留置针固定装置,包括上固定带7和下固定带6,上固定带7和下固定带6均采用硬质塑料制成,且上固定带7两端均固定连接有U形弹力贴5,下固定带6两端内侧均加工有魔术贴,两组U形弹力贴5均穿过下固定带6内侧与魔术贴相粘接,上固定带7外侧设置有防护组件,上固定带7一端外侧中间位置套设有固定座9,固定座9一侧设置有针头防护组件,针头防护组件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衬托组件,针头防护组件内侧活动插装有针座11,针座11的一端外侧转动套设有定位座12,定位座12一侧延伸出有定位板,定位板底部活动贴合有L形座13,L形座13内侧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的一端贯穿至定位板的内侧,L形座13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上固定带7和下固定带6可将手部进行固定,可加强静脉注射的稳定性,U形弹力贴5可与魔术贴相粘接,从而在固定时便于操作,固定座9便于活动卡装针座11,定位座12与定位板相结合可与L形座13进行卡合,通过限位组件进行固定,从而可避免针座11扎破手部,造成出血的情况。
[0019]防护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上固定带7两端外侧的卡块4,两组卡块4外侧活动卡装有梯形座3,两组梯形座3固定连接在弧形防护套1的外侧两端,弧形防护套1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观察口2,通过卡块4和梯形座3的卡装,可将弧形防护套1卡装在上固定带7的外侧,可对患者手部进行保护,防止外物触碰到手部,造成手部出血回流等情况。
[0020]针头防护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固定座9一侧的针尖保护鞘10,针尖保护鞘10底部与衬托组件相接触,针座11活动插装在针尖保护鞘10的内侧,通过针尖保护鞘10可对针座11进行保护,从而避免装配时造成折弯的现象。
[0021]承托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上固定带7一端外侧的承托座8,承托座8位于针尖保护鞘10的底部,通过承托座8可对针尖保护鞘10进行托举,从而保证承托座8稳定套装针座11。
[0022]限位机构包括螺纹插装在L形座13内侧的限位销15,限位销15端部贯穿至定位板的内侧,通过限位销15延伸至L形座13和定位板的内侧,从而便于对定位板和定位座12进行固定,限位销15可采用市面常见的螺纹柱和螺纹冒头组合而成。
[0023]L形座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4,支撑座14固定套设在下固定带6外侧中间位置,通过支撑座14可稳定支撑L形座13的稳定效果。
[0024]在工作时,使用者将上固定带7和下固定带6套设在患者的手臂,通过不同手围来调节U形弹力贴5与魔术贴的距离,将其粘接贴合,且相较于普通方式的粘黏,此方式更加透气以及固定效果较好,且便于操作和固定,通过使用者来拿取针座11进行静脉穿刺,而后通过设置的定位座12、定位板、L形座13、限位销15,对针座11进行固定,可约束患者大规模的晃动,避免留置针松脱等现象,以致于避免出血,重新补针等情况,随后将弧形防护套1的梯形座3卡装到卡块4外侧,可对患者手部进行保护,防止外物触碰到手部,造成手部出血回流等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性约束病人的手背留置针固定装置,包括上固定带(7)和下固定带(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带(7)和下固定带(6)均采用硬质塑料制成,且所述上固定带(7)两端均固定连接有U形弹力贴(5),所述下固定带(6)两端内侧均加工有魔术贴,两组所述U形弹力贴(5)均穿过下固定带(6)内侧与魔术贴相粘接,所述上固定带(7)外侧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上固定带(7)一端外侧中间位置套设有固定座(9),所述固定座(9)一侧设置有针头防护组件,所述针头防护组件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衬托组件,所述针头防护组件内侧活动插装有针座(11),所述针座(11)的一端外侧转动套设有定位座(12),所述定位座(12)一侧延伸出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底部活动贴合有L形座(13),所述L形座(13)内侧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的一端贯穿至定位板的内侧,所述L形座(13)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性约束病人的手背留置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上固定带(7)两端外侧的卡块(4),两组所述卡块(4)外侧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炳华史广玲刘夕珍杜海燕蒋学娟刘盈王宝芹刘娟周海英周桂梅姚燕徐元元汪萍陈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脑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