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生产设备用落料及导气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4626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炭生产设备用落料及导气机构,落料及导气机构有间隔设置的若干层,每层落料及导气机构包括若干根水平间隔布置的转轴,以及设于每根转轴上翻转板,以及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件;相邻层落料及导气机构之间均竖向设有两排折流板,两排折流板之间形成落料区,每排折流板由若干块呈内低外高倾斜且间隙布置的折流板组成,非最底层的落料及导气机构上在其中一排折流板的外侧位置均形成有通气口,且相邻层落料及导气机构上的通气口位置交错。该落料及导气机构在工作时,可避免流通不畅的问题;并且在落料时,每层的料堆底部物料落到下一层的料堆上部,与流动的热解气直接充分接触,料堆均匀受热,提高了活性炭的成品率。性炭的成品率。性炭的成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炭生产设备用落料及导气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活性炭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生产设备用落料及导气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活性炭是一种具有特殊微晶结构、孔隙发达、比表面积巨大、吸附能力强的一种碳材料。它作为一种优良的吸附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石油、纺织、冶金、轻工、造纸、印染等工业部门,已经医药、环保、国防等诸多领域。
[0003]目前,制备活性炭的设备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201810856146.4,申请日2018.07.31)公开了一种低消耗连续式清洁生产活性炭装置及方法,其物料堆积太厚,而活化气需要逐层透过物料向上输送,这会导致活化气流通不畅,装置底部通入的活化气很难到达顶部,并且,还易使活化气仅在局部流动,造成换热不均匀,降低活性炭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炭生产设备用落料及导气机构,其解决了现有活性炭制备工艺存在的活化气流通不畅、热交不均匀的缺陷。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6]一种活性炭生产设备用落料及导气机构,所述落料及导气机构设于生产活性炭的热反应炉中,
[0007]所述落料及导气机构有间隔设置的若干层,每层落料及导气机构包括若干根水平间隔布置的转轴,以及设于每根转轴上翻转板,以及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件,所述转轴的两端均伸出热反应炉的炉壁,所述驱动件由传动带和减速电机组成,所述传动带套在转轴位于炉壁外侧的端部,传动带使同一层落料及导气机构内所有转轴联动,所述减速电机输出端与传动带连接;
[0008]相邻层落料及导气机构之间均竖向设有两排折流板,两排折流板之间形成落料区,每排折流板由若干块呈内低外高倾斜且间隙布置的折流板组成,非最底层的落料及导气机构上在其中一排折流板的外侧位置均形成有通气口,且相邻层落料及导气机构上的通气口位置交错。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翻转板位于转轴的中间位置,所述两排折流板恰好与翻转板的两端头位置对应。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折流板与竖直面的倾斜夹角为0

90
°

[00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轴为空心结构,每层落料及导气机构的转轴的两端均设有循环管,所述转轴两端活动插入循环管内,用于进行换热介质的循环。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热解气从各层落料区的侧边吹入或吹出,而绝大部分热解气向上输送时不经过落料区,由此可避免流通不畅的问题;并且在落料时,每层的料
堆底部物料落到下一层的料堆上部,与流动的热解气直接充分接触,提高了物料的换热效果和反应效率,料堆均匀受热,提高了活性炭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落料及导气机构的布置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的A

A剖视图;
[0015]图3为图1中的B

B剖视图;
[0016]图4为图1中的C

C剖视图;
[0017]图5为图1中的D

D剖视图;
[0018]图中:1、热反应炉;2、转轴;3、翻转板;4、驱动件;401、传动带;402、减速电机;5、折流板;6、落料区;7、通气口;8、循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0020]结合图1至图5所示,一种活性炭生产设备用落料及导气机构,落料及导气机构设于生产活性炭的热反应炉1中,热反应炉1顶部设有双密封进料机构,用于投放制备活性炭的原料,热反应炉1底部设有出料机构,用于排出生成的活性炭。热反应炉1的底部侧边设有进气口,用于通入高温热解气,热反应炉1的顶部设有出气口,用于排出低温热解气。
[0021]本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落料及导气机构有间隔设置的若干层,每层落料及导气机构包括若干根水平间隔布置的转轴2,以及设于每根转轴2上翻转板3,以及用于驱动转轴2转动的驱动件4,转轴2的两端均伸出热反应炉1的炉壁,转轴2与热反应炉1炉壁活动搭接,可进行转动,驱动件4由传动带401和减速电机402组成,传动带401套在转轴2位于炉壁外侧的端部,传动带401使同一层落料及导气机构内所有转轴2联动,减速电机402输出端与传动带401连接;
[0022]相邻层落料及导气机构之间均竖向设有两排折流板5,两排折流板5之间形成落料区6,每排折流板5由若干块呈内低外高倾斜且间隙布置的折流板5组成,非最底层的落料及导气机构上在其中一排折流板5的外侧位置均形成有通气口7(最底层的落料及导气机构上不设通气口7,参照图5),且相邻层落料及导气机构上的通气口7位置交错(参照图3和图4,即在不同侧交替设置)。
[0023]落料及导气机构中,减速电机402带动传动带401转动,从而带动所有转轴2以及翻转板3翻转,当翻转板3翻转至水平角度时,停止下料,当翻转板3翻转至倾斜或者竖直角度时,物料下落,并且在下料过程中,由于翻转板3的搅动作用,使得每层的料堆底部物料落到下一层的料堆上部,与流动的热解气直接充分接触,提高了物料的换热效果和反应效率,料堆均匀受热,提高了活性炭的成品率。
[0024]本技术中,翻转板3位于转轴2的中间位置,两排折流板5恰好与翻转板3的两端头位置对应,即折流板5位于翻转板3的两端头位置正上方,这样翻转板3恰好作为落料区6的整个下料区域,有利于落料。
[0025]本技术中,折流板5与竖直面的倾斜夹角为0

90
°
,优选的为15

25
°
,角度不易过大或过小,折流板5在保证正常通气前提下,可避免物料从折流板5缝隙内漏出;另外,折流板5内侧朝下的倾斜设计,可让热解气斜向下吹向物料,有助于热解气与物料的充分接触。
[0026]本技术中,转轴2为空心结构,每层落料及导气机构的转轴2的两端均设有循环管8,循环管8同高度水平设置,转轴2两端活动插入循环管8内。循环管8固定,而转轴2可相对于循环管8转动,且通过密封件保证转动过程中的密封性。循环管8内可通入冷却液(或者低温热解气),冷却液由一侧的循环管8进入所有转轴2内,再由另一侧的循环管8排走,进入下一层或上一层的落料及导气机构循环管8内,冷却液的循环有助于控制热反应炉1内各层落料及导气机构处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同时还能余热利用。
[0027]在具体工作时,将制备活性炭的生物质物料从热反应炉1顶部投入,启动各层落料及导气机构中的驱动件4,带动翻转板3转动,使物料由上往下逐层下落;同时,通过外部燃烧器(图中未示出)将高温热解气从热反应炉1底部进气口通入,热解气从各层落料区6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生产设备用落料及导气机构,所述落料及导气机构设于生产活性炭的热反应炉(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及导气机构有间隔设置的若干层,每层落料及导气机构包括若干根水平间隔布置的转轴(2),以及设于每根转轴(2)上翻转板(3),以及用于驱动转轴(2)转动的驱动件(4),所述转轴(2)的两端均伸出热反应炉(1)的炉壁,所述驱动件(4)由传动带(401)和减速电机(402)组成,所述传动带(401)套在转轴(2)位于炉壁外侧的端部,传动带(401)使同一层落料及导气机构内所有转轴(2)联动,所述减速电机(402)输出端与传动带(401)连接;相邻层落料及导气机构之间均竖向设有两排折流板(5),两排折流板(5)之间形成落料区(6),每排折流板(5)由若干块呈内低外高倾斜且间隙布置的折流板(5)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江陵马仁贵王道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合新农业科技合肥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