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灌肠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4553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灌肠床,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专门针对小儿用的灌肠床的技术问题。该灌肠床包括床体、排便孔、脚蹬以及腿部束缚带,其中,床体的床头高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床体的床尾中间区域设置有排便孔,排便孔对应有积粪盆;床体的床尾两侧区域设置有脚蹬,脚蹬相对于床体的位置可调节;灌肠床还包括防护栏和扶手拉环,扶手拉环以及防护栏设置在床体的两侧,束缚带位于防护栏上,扶手拉环靠近床头,且扶手拉环在床头上的位置可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针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治疗用的灌肠床。新型为针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治疗用的灌肠床。新型为针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治疗用的灌肠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灌肠床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灌肠床。

技术介绍

[0002]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结肠缺乏神经节细胞导致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导致顽固性便秘腹胀,营养不良,发育迟缓,伴发小肠结肠炎,在新生儿肠道畸形中据第二位。治疗的方法是用等渗盐水灌肠、扩肛,避免粪便淤积, 待情况好转进行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灌肠较于一般的清洁灌肠难,难点在于巨结肠肛管插入深,插管困难,灌洗粪便耗时,患儿不配合,针对存在问题,特设计一种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灌肠床,专为先天性巨结肠小儿灌肠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灌肠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专门针对小儿用的灌肠床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灌肠床,包括床体、排便孔、脚蹬以及腿部束缚带,其中,所述床体的床头高度可调节;所述床体的床尾中间区域设置有所述排便孔,所述排便孔对应有积粪盆,所述积粪盆与所述床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床体的床尾两侧区域设置有脚蹬,小儿的脚踝部能支撑在对应的所述脚蹬上,所述脚蹬相对于所述床体的位置可调节;所述腿部束缚带连接在所述床体上,且所述腿部束缚带用于束缚小儿的腿部;所述灌肠床还包括扶手拉环,所述扶手拉环设置在所述床体两侧,所述扶手拉环靠近所述床头,且所述扶手拉环在所述床头上的位置可调节;所述扶手拉环沿所述床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节和/或所述扶手拉环沿所述床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节。
[0006]进一步地,所述床体包括第一床体和第二床体,所述第一床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床体的一侧且两者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床体形成所述床头,所述第二床体形成所述床尾;所述灌肠床还包括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床体相连接,所述动力装置用以带动所述第一床体发生转动以实现所述床体床头的抬高。
[0007]进一步地,所述床体上设置有床体控制按钮,所述床体控制按钮与所述动力装置相连接,通过操作所述床体控制按钮能控制所述动力装置的动作状况。
[0008]进一步地,所述床体上设置有防护栏,所述防护栏设置在所述床体的两侧。
[0009]进一步地,所述灌肠床还包括枕头,所述枕头设置在所述床体靠近所述床头的位置,所述枕头与所述床头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枕头在所述床头上的位置可调节。
[0010]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扶手拉环对应有手部束缚带,所述手部束缚带连接在所述床体上且所述手部束缚带用以束缚小儿的腕部。
[0011]进一步地,所述灌肠床还包括脚蹬驱动装置,所述脚蹬驱动装置与所述脚蹬相连
接,所述脚蹬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床体上,通过所述脚蹬驱动装置能调节所述脚蹬在所述床体上的位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床体包括软质垫体,所述软质垫体内部填充有高密度海绵或乳胶垫,所述软质垫体的外层为皮质材料。
[0013]进一步地,所述床体上设置有积粪盆放置架,所述积粪盆放于所述积粪盆放置架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扶手拉环设置在所述床体上的防护栏上,且所述扶手拉环与所述防护栏活动连接。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灌肠床,包括床体、排便孔、脚蹬以及腿部束缚带,床体的床头高度可调节,床体的床尾区域设置有排便孔,排便孔对应有积粪盆,床体的床尾区域设置有脚蹬,脚蹬相对于床体的位置可调节,通过调节脚蹬相对于床体的位置,可以适合不同身高的小儿,便于小儿身体处于取截石卧位;每个脚蹬对应有腿部束缚带,腿部束缚带连接在床体上且腿部束缚带用以束缚小儿的腿部,通常小儿难以配合,为了便于进行小儿巨结肠灌肠,可通过腿部束缚带对躁动患儿进行束缚。
[0016]灌肠床还包括扶手拉环,扶手拉环设置在床体两侧的防护栏上,扶手拉环靠近床头,小儿的手可以握住对应侧的扶手拉环,且扶手拉环在床头上的位置可调节,根据不同小儿的臂长,有时需要调整扶手拉环沿床体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且根据不同小儿的身高情况,有时需要调整扶手拉环沿床体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以便于本技术提供的灌肠床可适应身体发育不同、年龄段不同的小儿。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灌肠床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

床体;101

第一床体;102

第二床体;103

床体控制按钮;2

排便孔;3

脚蹬;301

脚蹬支撑部;4

腿部束缚带;5

积粪盆;6

防护栏;7

枕头; 8

扶手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1]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灌肠床,包括床体1、排便孔2、脚蹬3以及腿部束缚带4,其中,床体1的床头高度可调节,即床体 1床头的高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参见图1,示意出了床头相对于床尾倾斜转起升高,小儿的头部以及上半身可靠在床体1倾斜抬高的部分上;床体1的床尾中间区域设置有排便孔2,排便孔2对应有积粪盆5,可以床体1上设置有积粪盆放置架,积粪盆5放于积粪盆放置架上;床体1的床尾两侧区域
设置有脚蹬3,小儿的脚踝部能支撑在对应的脚蹬3上,脚蹬3相对于床体1的位置可调节,通过调节脚蹬3相对于床体1的位置,可以适合不同身高的小儿,便于小儿身体处于取截石卧位;腿部束缚带4连接在床体1上且腿部束缚带4用以束缚小儿的腿部,通常小儿难以配合,为了便于进行小儿巨结肠灌肠,可通过腿部束缚带4对躁动患儿进行束缚;腿部束缚带4上可以设置粘扣带,便于利用腿部束缚带4束缚小儿。
[0022]灌肠床还包括扶手拉环8,扶手拉环8设置在床体1两侧,扶手拉环8靠近床头,小儿的手可以握住对应侧的扶手拉环8,便于小儿施力,且扶手拉环8 在床头上的位置可调节,即扶手拉环8沿床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节和/ 或扶手拉环8沿床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节,根据不同小儿的臂长,有时需要调整扶手拉环8沿床体宽度方向上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灌肠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排便孔(2)、脚蹬(3)以及腿部束缚带(4),其中,所述床体(1)的床头高度可调节;所述床体(1)的床尾中间区域设置有所述排便孔(2),所述排便孔(2)对应有积粪盆(5);所述床体(1)的床尾两侧区域设置有脚蹬(3),小儿的脚踝部能支撑在对应的所述脚蹬(3)上,所述脚蹬(3)相对于所述床体(1)的位置可调节;所述腿部束缚带(4)连接在所述床体(1)上且所述腿部束缚带(4)用于束缚小儿的腿部;所述灌肠床还包括扶手拉环(8),所述扶手拉环(8)设置在所述床体(1)的两侧,所述扶手拉环(8)靠近所述床头,所述扶手拉环(8)沿所述床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节和/或所述扶手拉环(8)沿所述床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灌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包括第一床体(101)和第二床体(102),所述第一床体(101)设置在所述第二床体(102)的一侧且两者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床体(101)形成所述床头,所述第二床体(102)形成所述床尾;所述灌肠床还包括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床体(1)相连接,所述动力装置用以带动所述第一床体(101)发生转动以实现所述床体(1)床头的抬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灌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上设置有床体控制按钮(103),所述床体控制按钮(103)与所述动力装置相连接,通过操作所述床体控制按钮(103)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绍玲李琼英王海英马红花施玲娟刘贵芬钱丽琼
申请(专利权)人:曲靖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