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管卷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454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滴灌管卷收装置,其包括:底座,其包括底部支撑杆和套筒,所述套筒竖直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杆上,所述套筒中设置有轴承;卷管本体,其包括转轴、至少3根承载杆和至少3根缠绕杆,所述转轴套设在所述轴承中,所述承载杆垂直设置在所述转轴上,多根所述承载杆设置在同一平面上以构成滴灌管承载平台,所述缠绕杆呈L型,所述缠绕杆的L型一竖端与所述承载杆连接,所述缠绕杆的L型一横端与所述转轴连接以在转轴上构成绕设滴灌管的芯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滴灌管在坡地中的铺设效率,以及节约人力资源等特点。以及节约人力资源等特点。以及节约人力资源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滴灌管卷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滴灌管卷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农业灌溉的普及推广,越来越多的农场主使用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该系统需要铺设滴灌管,但目前还比较依赖人工铺设。由于机械化生产作业在坡地种植中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大部分工作还是靠人工完成。目前铺设1卷滴灌管需要一个人在前端固定滴灌管,另一个人在田间地头铺设滴灌管,需要两个工人才能完成。效率低下且大大的耗费了不必要的人力资源。因此,设计一种用于坡地种植的滴灌管卷收装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4]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滴灌管卷收装置,其能够提高滴灌管在坡地中的铺设效率,并具有节约人力资源的作用。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滴灌管卷收装置,其包括:
[0006]底座,其包括底部支撑杆和套筒,所述套筒竖直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杆上,所述套筒中设置有轴承;
[0007]卷管本体,其包括转轴、至少3根承载杆和至少3根缠绕杆,所述转轴套设在所述轴承中,所述承载杆垂直设置在所述转轴上,多根所述承载杆设置在同一平面上以构成滴灌管承载平台,所述缠绕杆呈L型,所述缠绕杆的L型一竖端与所述承载杆连接,所述缠绕杆的L型一横端与所述转轴连接以在转轴上构成绕设滴灌管的芯体。
[0008]首先,将滴灌管缠绕在卷管本体上,拉动滴灌管至地中铺设时卷管本体转动以将收卷起来的滴灌管展开,即可实现将滴灌管铺设在地中。
[0009]优选的是,所述底部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交接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交叉设置形成十字形,该结构简单,支撑稳定性好。
[0010]优选的是,第二支撑杆包括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所述左支撑杆和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中部铰接,所述左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杆之间可拆卸的设置有第一定位杆,所述右支撑杆和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中部铰接,所述右支撑杆和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可拆卸的设置有第二定位杆。第二支撑杆为可转动折叠的设置方式,便于将第二支撑杆,即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转动折叠抵近第一支撑杆,以便于减少底座所占的空间体积,便于运输与存放。
[0011]优选的是,所述承载杆为3根,分别为第一承载杆、第二承载杆和第三承载杆,所述第一承载杆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承载杆、第三承载杆均与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
以使第二承载杆、第三承载杆转动抵近所述第一承载杆,所述缠绕杆为3根,分别为第一缠绕杆、第二缠绕杆和第三缠绕杆,所述第一缠绕杆的L型一竖端与所述第一承载杆固定连接,第一缠绕杆的L型一横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缠绕杆的L型一竖端与第二承载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缠绕杆的L型一横端与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缠绕杆的L型一竖端与所述第三承载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缠绕杆的L型一横端与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承载杆和第三承载杆之间可拆卸的设置有第三定位杆。第二承载杆和第二缠绕杆共同转动抵近第一承载杆和第一缠绕杆,第三承载杆和第三缠绕杆共同转动抵近第一承载杆和第一缠绕杆,以便于减少卷管本体所占的空间体积,便于运输与存放。
[0012]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缠绕杆和第三缠绕杆之间可拆卸的设置有第四定位杆。通过增加第四定位杆增加了卷管本体使用时的稳定性。
[0013]优选的是,还包括推车,所述推车的顶部设置有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上设置有向上凸起的螺栓,所述底部支撑杆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栓相对应的通孔,所述螺栓贯穿所述通孔后与螺母螺纹连接以将底部支撑杆与承载平台固定。
[0014]优选的是,所述底部支撑杆和套筒之间设置有增强杆。
[0015]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6]一、本技术将滴灌管缠绕在卷管本体上,拉动滴灌管至地中铺设时卷管本体转动以将收卷起来的滴灌管展开,即可实现将滴灌管铺设在地中,大大提高了铺管效率。
[0017]二、本技术的第二支撑杆为可转动折叠的设置方式,便于将第二支撑杆,即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转动折叠抵近第一支撑杆,以便于减少底座所占的空间体积,便于运输与存放。
[0018]三、本技术的第二承载杆和第二缠绕杆共同转动抵近第一承载杆和第一缠绕杆,第三承载杆和第三缠绕杆共同转动抵近第一承载杆和第一缠绕杆,以便于减少卷管本体所占的空间体积,便于运输与存放。
[0019]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1、底部支撑杆;2、套筒;3、转轴;4、承载杆;5、缠绕杆;6、第一定位杆;7、第二定位杆;8、第三定位杆;9、推车;11、第一支撑杆;12、右支撑杆;41、第一承载杆;42、第二承载杆;43、第三承载杆;51、第一缠绕杆;52、第二缠绕杆;53、第三缠绕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5]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26]实施例
[0027]如图1所示,一种滴灌管卷收装置,其包括:
[0028]底座,其包括底部支撑杆1和套筒2,所述套筒2竖直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杆1上,所述套筒2中设置有轴承;
[0029]卷管本体,其包括转轴3、至少3根承载杆4和至少3根缠绕杆5,所述转轴3套设在所述轴承中,所述承载杆4垂直设置在所述转轴3上,多根所述承载杆4设置在同一平面上以构成滴灌管承载平台,所述缠绕杆5呈L型,所述缠绕杆5的L型一竖端与所述承载杆4连接,所述缠绕杆5的L型一横端与所述转轴3连接以在转轴3上构成绕设滴灌管的芯体。
[0030]首先,将滴灌管缠绕在卷管本体上,拉动滴灌管至地中铺设时卷管本体转动以将收卷起来的滴灌管展开,即可实现将滴灌管铺设在地中。
[0031]在另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底部支撑杆1包括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套筒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的交接处。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交叉设置形成十字形,该结构简单,支撑稳定性好。
[0032]在另一个技术方案中,如图2所示,第二支撑杆包括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12,所述左支撑杆和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中部铰接,所述左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杆11之间可拆卸的设置有第一定位杆6,所述右支撑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滴灌管卷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其包括底部支撑杆和套筒,所述套筒竖直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杆上,所述套筒中设置有轴承;卷管本体,其包括转轴、至少3根承载杆和至少3根缠绕杆,所述转轴套设在所述轴承中,所述承载杆垂直设置在所述转轴上,多根所述承载杆设置在同一平面上以构成滴灌管承载平台,所述缠绕杆呈L型,所述缠绕杆的L型一竖端与所述承载杆连接,所述缠绕杆的L型一横端与所述转轴连接以在转轴上构成绕设滴灌管的芯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管卷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交接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滴灌管卷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杆包括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所述左支撑杆和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中部铰接,所述左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杆之间可拆卸的设置有第一定位杆,所述右支撑杆和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中部铰接,所述右支撑杆和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可拆卸的设置有第二定位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管卷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杆为3根,分别为第一承载杆、第二承载杆和第三承载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宪强甘益祥李玲玲黄居正卢辉荣周得安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滴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