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处理焦化厂焦炉煤气脱硫废液的一体化装置,涉及脱硫废液技术领域,包括氧化反应器和氧化塔,所述氧化塔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贯穿氧化塔顶端进入到氧化塔内部,所述第一转轴外壁连接有第一搅拌棒,且第一转轴底端连接有搅拌盘,所述氧化塔远离第一输液管的一侧外壁连接有第二出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搅拌棒和搅拌盘,氧化塔在对进入到内部的脱硫废液氧化处理时,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一搅拌棒转动,让第一搅拌棒能够全面对脱硫废液搅拌,使氧化塔对脱硫废液氧化处理效果更好,同时第一转轴带动搅拌盘转动,避免氧化塔底部出现沉淀物。避免氧化塔底部出现沉淀物。避免氧化塔底部出现沉淀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焦化厂焦炉煤气脱硫废液的一体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脱硫废液
,具体为一种处理焦化厂焦炉煤气脱硫废液的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般的焦化厂焦炉煤气脱硫废液处理办法就是,将其喷洒在煤堆上,有的将脱硫废液送到熄焦池进行湿法熄焦用,这两种方法虽然解决了脱硫废液的去处,表面看起来没有废液外排,这样处理脱硫废液;一是污染环境;二是腐蚀设备严重,当脱硫废液的煤进入焦化炉后,在高温下仍然转化成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含硫化合物,
[0003]现有技术中采用氧化,生化处理焦化厂脱硫废液,进入到氧化塔内部脱硫废液容易出现沉淀物、生化调节池内部的脱硫废液稀释不全面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焦化厂焦炉煤气脱硫废液的一体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进入到氧化塔内部脱硫废液容易出现沉淀物、生化调节池内部的脱硫废液稀释不全面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处理焦化厂焦炉煤气脱硫废液的一体化装置,包括氧化反应器和氧化塔,所述氧化塔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贯穿氧化塔顶端进入到氧化塔内部,所述第一转轴外壁连接有第一搅拌棒,且第一转轴底端连接有搅拌盘,所述氧化塔远离第一输液管的一侧外壁连接有第二出液管,且第二出液管远离氧化塔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右侧设置有生化调节池,且生化调节池顶端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顶端安装有第二输液管,且第二输液管底端与第二水泵相连接,所述密封盖顶端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底端贯穿密封盖进入到生化调节池内部,且第二转轴外壁贯穿有搅拌架。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一搅拌棒转动对氧化塔内部脱硫废液搅拌,且第一转轴带动搅拌盘转动,避免氧化塔底部出现沉淀物,其次,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转轴带动搅拌架转动,使得生化调节池内部脱硫废液稀释更全面,加工处理效果更好。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氧化反应器顶部连接有进料管,且氧化反应器外壁连接有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一出液管远离氧化反应器外壁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水泵,且第一水泵顶端连接有第一输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远离第一水泵的一端连接有氧化塔。
[0008]进一步的,所述氧化反应器,氧化塔顶部留有进料口,以方便催化剂加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水泵让氧化反应器内部脱硫废液方便进入到氧化塔内部进行下一步加工处理。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盖顶端安装有进水管,且进水管右侧安装有
料斗,同时进水管内部安装有电磁阀。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水管和料斗,方便让稀释液体和营养盐进入到生化调节池内部,使得生化调节池内部脱硫废液稀释和加工效果更全面。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生化调节池右侧连接有第三出液管,且第三出液管远离生化调节池的一端连接有第三水泵,所述第三水泵顶端安装有第三输液管,且第三输液管底端安装有生化池。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生化调节池内部稀释加工处理后的脱硫废液方便进入到生化池内部进行持续加工处理。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搅拌棒和搅拌盘,氧化塔在对进入到内部的脱硫废液氧化处理时,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一搅拌棒转动,让第一搅拌棒能够全面对脱硫废液搅拌,使氧化塔对脱硫废液氧化处理效果更好,同时第一转轴带动搅拌盘转动,避免氧化塔底部出现沉淀物;
[0016]2、本技术通过设置搅拌架,通过把稀释液体和营养盐注入到生化调节池内部,且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转轴带动搅拌架转动,搅拌架通过对脱硫废液搅拌,使脱硫废液能够与稀释液体和营养盐混合更全面,从而提高脱硫废液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搅拌盘立体外观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图。
[0020]图中:1、氧化反应器;2、进料管;3、第一出液管;4、第一水泵;5、第一输液管;6、氧化塔;7、第一电机;8、第一转轴;9、第一搅拌棒;10、搅拌盘;11、第二出液管;12、第二水泵;13、生化调节池;14、密封盖;15、第二输液管;16、第二电机;17、第二转轴;18、搅拌架;19、进水管;20、料斗;21、第三出液管;22、第三水泵;23、第三输液管;24、生化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3]一种处理焦化厂焦炉煤气脱硫废液的一体化装置,如图1
‑
3所示,氧化塔6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通过第一转轴8带动第一搅拌棒9转动对氧化塔6内部脱硫废液搅拌,且第一转轴8带动搅拌盘10转动,避免氧化塔6底部出现沉淀物,第一电机7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8,且第一转轴8贯穿氧化塔6顶端进入到氧化塔6内部,第一转轴8外壁连接有第一搅拌棒9,且第一转轴8底端连接有搅拌盘10,氧化塔6远离第一输液管5的一侧外壁连接有第二出液管11,且第二出液管11远离氧化塔6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水泵12,第二水泵12右侧设置有生化调节池13,且生化调节池13顶端安装有密封盖14,密封盖14顶端安装有第二输液管15,且第二输液管15底端与第二水泵12相连接,密封盖14顶端安装有第二电机16,且
第二电机16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轴17,第二电机16通过第二转轴17带动搅拌架18转动,使得生化调节池13内部脱硫废液稀释更全面,加工处理效果更好,第二转轴17底端贯穿密封盖14进入到生化调节池13内部,且第二转轴17外壁贯穿有搅拌架18。
[0024]请参阅图1,氧化反应器1顶部连接有进料管2,且氧化反应器1外壁连接有第一出液管3,第一出液管3远离氧化反应器1外壁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水泵4,且第一水泵4顶端连接有第一输液管5,第一输液管5远离第一水泵4的一端连接有氧化塔6,通过第一水泵4让氧化反应器1内部脱硫废液方便进入到氧化塔6内部进行下一步加工处理。
[0025]请参阅图1,密封盖14顶端安装有进水管19,且进水管19右侧安装有料斗20,同时进水管19内部安装有电磁阀,通过进水管19和料斗20,方便让稀释液体和营养盐进入到生化调节池13内部,使得生化调节池13内部脱硫废液稀释和加工效果更全面。
[0026]请参阅图1,生化调节池13右侧连接有第三出液管21,且第三出液管21远离生化调节池13的一端连接有第三水泵22,第三水泵22顶端安装有第三输液管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焦化厂焦炉煤气脱硫废液的一体化装置,包括氧化反应器(1)和氧化塔(6),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塔(6)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8),且第一转轴(8)贯穿氧化塔(6)顶端进入到氧化塔(6)内部,所述第一转轴(8)外壁连接有第一搅拌棒(9),且第一转轴(8)底端连接有搅拌盘(10),所述氧化塔(6)远离第一输液管(5)的一侧外壁连接有第二出液管(11),且第二出液管(11)远离氧化塔(6)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水泵(12),所述第二水泵(12)右侧设置有生化调节池(13),且生化调节池(13)顶端安装有密封盖(14),所述密封盖(14)顶端安装有第二输液管(15),且第二输液管(15)底端与第二水泵(12)相连接,所述密封盖(14)顶端安装有第二电机(16),且第二电机(16)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轴(17),所述第二转轴(17)底端贯穿密封盖(14)进入到生化调节池(13)内部,且第二转轴(17)外壁贯穿有搅拌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牛皓,王怡玥,王盼盼,苗畅通,杨文润,王光,刘思昱,李宏超,王溢,王国锋,孙丽颖,刘美娜,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中舟得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