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副车架溃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400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副车架溃缩结构,该结构中各连接组件分别连接前横梁组件和后横梁组件,各连接组件均包括前连接梁、后连接梁以及连接件,该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部与前连接梁的第三连接部连接而通过第二连接部与上述后连接梁的第四连接部连接,而后连接梁上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位于第四连接部之后的导向槽。在碰撞冲击载荷状态下,上述第二连接部脱离前连接梁的第四连接部并能沿该导向槽移动,从而溃缩吸能,减少撞击对前排司乘人员的冲击力,保证司乘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结构溃缩的形变趋势一致性较好,从而能更好地溃缩吸变而减少对驾乘室的撞击力,并且通过对导向槽的长度设计能方便地控制整个前副车架的溃缩行程。行程。行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副车架溃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底盘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副车架溃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副车架是前后车桥的骨架,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减弱路面震动给车身带来的冲击,提高悬挂系统的连接刚度,提高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性和稳定性,此外,副车架还能降低发动机和路面震动所带来的噪音,提高汽车舱内的静音水平。
[0003]在汽车碰撞中,重要的是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所以在碰撞中驾乘室的变形越小就越好。汽车在设计时考虑到这一点,在汽车碰撞时,让一部分机构先溃缩,吸收一部分的撞击能量,从而减少传递到驾乘室的撞击力。
[0004]专利号为ZL 201921418381.X(授权公告号为CN211809853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氢能汽车的前副车架结构》公开了一种前副车架结构,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左连接臂分别连接前横梁和后横梁,右连接臂分别连接前横梁和后横梁,前横梁、后横梁、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围成矩形,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上分别至少设有两个溃缩筋,前横梁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前安装点,两前安装点分别通过细长螺栓连接铝合金纵梁,细长螺栓上设有缺口。该专利中通过分别在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设置溃缩筋,形成新的溃缩结构;另外通过弱化的细长螺栓连接铝合金纵梁和前副车架,进一步满足前碰时的溃缩要求,以有效保障前排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然而,该专利中的溃缩结构的溃缩导向性较差,在车辆碰撞时无法形成较好的溃缩吸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溃缩导向性较好的前副车架溃缩结构。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溃缩载荷阈值可调的前副车架溃缩结构。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溃缩行程可控的前副车架溃缩结构。
[0008]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通用性好的前副车架溃缩结构。
[0009]本技术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前副车架溃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横梁组件和后横梁组件以及设置在左右两端并分别用于连接该前横梁组件和后横梁组件的左连接组件和右连接组件,各连接组件均包括前连接梁、后连接梁以及连接件,其中,上述前连接梁和后连接梁均为中空结构,前连接梁的前端与前横梁组件连接而后端开口,后连接梁的后端与后横梁组件连接而前端开口,上述后连接梁的自由端插连在上述前连接梁的后端口中,上述连接件设置在该前连接梁与后连接梁的插连处,且该连接件竖向设置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位于该第一连接部之下的第二连接部,该连
接件通过第一连接部与上述前连接梁的第三连接部连接而通过第二连接部与上述后连接梁的第四连接部连接,该后连接梁上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位于第四连接部之后的导向槽,碰撞冲击载荷状态下,上述第二连接部脱离前连接梁的第四连接部并能沿该导向槽移动。
[0010]进一步,所述前连接梁的第三连接部为开设在该前连接梁的侧壁上的连接螺孔,上述连接件还包括连接螺柱,该连接螺柱上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并插连在上述连接螺孔中,上述第一连接部为连接螺母,该连接螺母螺纹连接在上述连接螺柱的外螺纹上而使该连接螺母与上述前连接梁的连接螺孔固定连接。一方面能实现各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与对应的前连接梁的稳固连接,另一方面能使各第一连接部与对应的第三连接部之间形成相对柔性的连接(相对于焊接),从而能将撞击带来地冲击力更多地传递至第二连接部与后连接梁的第四连接部之间。
[0011]进一步,各所述后连接梁的第四连接部均为开设在后连接梁的侧壁上的连接孔,而各导向槽分别由对应后连接梁的侧壁朝内凹陷而形成,各第二连接部的形状与对应导向槽相匹配并固定在对应连接螺柱的下端部,而各连接螺柱下端分别竖向穿设在对应的连接孔中,各连接孔与对应的导向槽前后相对并通过开设在后连接梁侧壁上的导向槽口相连通。这样在撞击的冲击力的作用下,各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冲破对应的导向槽口即能脱离第四连接部并滑入导向槽中。
[0012]进一步,各所述导向槽口均包括由对应连接孔的后侧孔缘沿前后方向朝后扩口延伸而成的第一槽口和由该第一槽口沿对应导向槽的前槽壁扩口朝下延伸而成的第二槽口。由于导向槽口由第一槽口朝第二槽口扩口,从而能使各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能在撞击冲击力的作用下更好地冲破导向槽口而脱离第四连接部。
[0013]进一步,各所述导向槽口均为左右对称结构并呈凸字形,且各导向槽的槽口的口沿与对应连接孔的孔缘之间的距离为H,各第一槽口的宽度为L1,而第二槽口的宽度为 L2,则上述H>L2>L1。这样通过设计上述参数即能根据不同车型设计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脱离第四连接部的载荷值以及本技术中的溃缩结构的阈值,从而提高本技术中的溃缩结构的通用性。
[0014]进一步,各所述连接孔所在的后连接梁的侧壁的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前后延伸的导向通道,该导向通道与对应的导向槽前后相对并通过上述第二槽口相通,而各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于对应的导向通道中。通过导向通道能更好地引导第二连接部在撞击冲击力的作用下冲破第二槽口而脱离第四连接部。
[0015]进一步,各所述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均为外形呈圆盘状的块体,各上述导向通道的左右两侧以及各导向槽的内槽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圆弧状的导向弧面。从而通过导向弧面能更好地引导第二连接部周沿导向通道以及导向槽的滑动。
[0016]进一步,所述第三连接部分别设置在各前连接梁的上壁和下壁上,而上述第四连接部和导向槽分别设置在各后连接梁的上壁和下壁上,而上述连接件分别与各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及导向槽一一对应。一方面能使前横梁组件和后横梁组件之间形成稳固的连接,从而使得前副车架内部结构稳固,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引导碰撞溃缩形变,进一步提高形变趋势的一致性。
[0017]进一步,所述前横梁组件包括左前纵梁和右前纵梁以及分别连接在该左前纵梁和
右前纵梁之间的前横梁和中横梁,而该左前纵梁和右前纵梁的后端分别焊接有上述前连接梁,从而能使前横梁组件内部结构稳固。
[0018]进一步,所述后横梁组件包括左后纵梁和右后纵梁以及分别连接在该左后纵梁和右后纵梁之间的后横梁,而该左后纵梁和右后纵梁的前端分别焊接有上述后连接梁,从而能使后横梁组件内部结构稳固。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各连接组件分别连接前横梁组件和后横梁组件,并且各连接组件均包括前连接梁、后连接梁以及连接件,该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部与上述前连接梁的第三连接部连接而通过第二连接部与上述后连接梁的第四连接部连接,而后连接梁上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位于第四连接部之后的导向槽。在碰撞冲击载荷状态下,上述第二连接部脱离前连接梁的第四连接部并能沿该导向槽移动,从而溃缩吸能,减少撞击对前排司乘人员的冲击力,保证司乘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通过导向槽的设计能使本技术中的溃缩结构在碰撞溃缩时具有导向性,结构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副车架溃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横梁组件(1)和后横梁组件(2)以及设置在左右两端并分别用于连接该前横梁组件(1)和后横梁组件(2)的左连接组件(3)和右连接组件(4),各连接组件均包括前连接梁(5)、后连接梁(6)以及连接件(7),其中,上述前连接梁(5)和后连接梁(6)均为中空结构,前连接梁(5)的前端与前横梁组件(1)连接而后端开口,后连接梁(6)的后端与后横梁组件(2)连接而前端开口,上述后连接梁(6)的自由端插连在上述前连接梁(5)的后端口中,上述连接件(7)设置在该前连接梁(5)与后连接梁(6)的插连处,且该连接件(7)竖向设置并包括第一连接部(71)和位于该第一连接部(71)之下的第二连接部(72),该连接件(7)通过第一连接部(71)与上述前连接梁(5)的第三连接部(51)连接而通过第二连接部(72)与上述后连接梁(6)的第四连接部(61)连接,该后连接梁(6)上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位于第四连接部(61)之后的导向槽(62),碰撞冲击载荷状态下,上述第二连接部(72)脱离前连接梁(5)的第四连接部(61)并能沿该导向槽(62)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副车架溃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连接梁(5)的第三连接部(51)为开设在该前连接梁(5)的侧壁上的连接螺孔,上述连接件(7)还包括连接螺柱(73),该连接螺柱(73)上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并插连在上述连接螺孔中,上述第一连接部(71)为连接螺母,该连接螺母螺纹连接在上述连接螺柱(73)的外螺纹上而使该连接螺母与上述前连接梁(5)的连接螺孔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副车架溃缩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后连接梁(6)的第四连接部(61)均为开设在后连接梁(6)的侧壁上的连接孔,而各导向槽(62)分别由对应后连接梁(6)的侧壁朝内凹陷而形成,各第二连接部(72)的形状与对应导向槽(62)相匹配并固定在对应连接螺柱(73)的下端部上,而各连接螺柱(73)下端分别竖向穿设在对应的连接孔中,各连接孔与对应的导向槽(62)前后相对并通过开设在后连接梁(6)侧壁上的导向槽口(63)相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副车架溃缩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贵民岑恺薛丰盛王洪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建新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