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输送卸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377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输送卸料装置,其在Z型提升机或者C型提升机的落料口处设置有一个落料翻转模块,通过在落料翻转模块上设置有若干个突出部,通过若干个突出部在固定部上摆设出上升段和顶部卸料段以及下滑段和水平末尾段,通过多段连接,相邻突出部间隔设置,可在料斗行走过程中通过突出部和料斗上的挤压凸出部配合实现行走过程中的料斗翻转,在翻转的同时,料斗依次和各个突出部碰撞实现对其内部污泥的敲击震荡,以此实现料斗翻转时其内部污泥的清除。部污泥的清除。部污泥的清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输送卸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输送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污泥输送卸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物料输送行业,目前对于块状物料和粉状物料的输送结构设置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本领域的输送设备针对以上所述几种物料的输送已经完全可以稳定实现并且能在效率上得到提升。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是:现有的部分客户有对污泥输送的需求,在采用现有的物料输送设备时,在进行翻斗卸料时,污泥在输送过程中沉积在料斗底部,行进过程中的料斗翻转后仅把料斗上层的浓度较小的污泥倾倒,底部沉积污泥无法去除,导致污泥输送效率慢,甚至在对一些粘稠度较高的污泥无法输送。
[0003]本申请人作为物料输送装置的制造企业,通过研发人员技术攻关,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在不增加或者少增加改善成本的基础上对目前设备进行改善,以此实现污泥类物料的正常输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输送卸料装置,从而解决现有的输送装置无法实现无粘稠物料的输送的弊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污泥输送卸料装置,其包括水平输送段和提升输送段以及卸料段,所述的卸料段上设置有卸料口;
[0006]所述的卸料段内部,在卸料口区域处设置有落料翻转模块,所述的落料翻转模块包括一个固定部,所述的固定部上设置有若干个突出部,若干个突出部在固定部上沿着料斗前进方向设置有上升段和顶部卸料段以及下滑段和水平末尾段;料斗上设置有挤压凸出部,所述的挤压凸出部和若干个突出部依次挤压碰撞,在行走过程中实现从水平至竖直再降至水平的状态转变。
[0007]所述的水平输送段和提升输送段以及卸料段可实现Z型提升机或者C型提升机结构。
[0008]所述的突出部为滚轮结构设置,其固定在固定部上可自由转动。
[0009]所述的相邻突出部之间间距不得小于1厘米。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以上设计,其在Z型提升机或者C型提升机的落料口处设置有一个落料翻转模块,通过在落料翻转模块上设置有若干个突出部,通过若干个突出部在固定部上摆设出上升段和顶部卸料段以及下滑段和水平末尾段,通过多段连接,相邻突出部间隔设置,可在料斗行走过程中通过突出部和料斗上的挤压凸出部配合实现行走过程中的料斗翻转,在翻转的同时,料斗依次和各个突出部碰撞实现对其内部污泥的敲击震荡,以此实现料斗翻转时其内部污泥的清除。
[0011]本技术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可在不增加成本或者少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对现有的此类装置进行改造,以此实现对污泥输送时的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图2中A区域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5]图4是料斗侧部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

水平输送段,2

提升输送段,3

卸料段,31

卸料口,4

落料翻转模块,41

固定板,42

滚轮,421

上升段,422

顶部卸料段,423

下滑段,424

水平末尾段,5

料斗,51

挤压凸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一种污泥输送卸料装置,其包括由水平输送段1和提升输送段2以及卸料段3组成的Z型提升机或者C型提升机,本实施例以Z型提升机作为实施例进行讲解:其在Z型提升机顶部的卸料段3上设置有卸料口31;
[0019]所述的卸料段3内部,在卸料口31区域上部设置有落料翻转模块4,如图2、3、4所示,所述的落料翻转模块4包括一个固定板41,所述的固定板可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卸料段内部侧壁上,所述的固定板41上设置有若干个突出部,本技术将凸出部设置成滚轮42,若干个滚轮在固定板41上沿着料斗前进方向设置有上升段421和顶部卸料段422以及下滑段423和水平末尾段424;料斗5上设置有挤压凸出部51,所述的挤压凸出部51和若干个滚轮依次挤压碰撞,在行走过程中实现从水平至竖直再降至水平的状态转变。为实现料斗运行更为顺畅以及减小滚轮在料斗移动过程中所受到的冲击,本技术特采用滚轮设计;
[0020]本技术通过设计若干个滚轮42,可在料斗5行走过程中通过滚轮和料斗5上的挤压凸出部51配合实现行走过程中的料斗翻转,在翻转的同时,料斗5依次和各个滚轮碰撞实现对其内部污泥的敲击震荡,以此实现料斗翻转时其内部污泥的清除。为确保敲击震荡效果,所述的滚轮在设计时,其相邻的突出部之间间距不得小于1厘米。
[0021]总结:本技术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可在不增加成本或者少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对现有的此类装置进行改造,以此实现对污泥输送时的效率提高,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输送卸料装置,其包括水平输送段和提升输送段以及卸料段,所述的卸料段上设置有卸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料段内部,在卸料口区域处设置有落料翻转模块,所述的落料翻转模块包括一个固定部,所述的固定部上设置有若干个突出部,若干个突出部在固定部上沿着料斗前进方向设置有上升段和顶部卸料段以及下滑段和水平末尾段;料斗上设置有挤压凸出部,所述的挤压凸出部和若干个突出部依次挤压碰撞,在行走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桂连庞吉宇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昌弘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