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彩和双白光多合一的智能照明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3654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照明产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全彩和双白光多合一的智能照明支架,包括金属基片,金属基片上分为三个发光区域,其依次包括能独立控制发光的第一白光区域、全彩色发光区域和第二白光区域,第一白光区域和第二白光区域上分别均对应连接有白光支架管脚白光支架管脚,全彩色发光区域上设有六个管脚,分别是两个绿光支架管脚、两个红光支架管脚、蓝光支架管脚,其分别与三基色GRB发光二极管对应连接。该智能照明支架能根据需要发出不同色温、不同颜色的两种白光和三基色GRB控制的全彩色的光,相互之间独立控制,能满足用户的各种不同的发光需求,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灯光效果,适用性强,且制作成本低廉,制作过程方便快捷,智能控制效果好。智能控制效果好。智能控制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彩和双白光多合一的智能照明支架


[0001]本技术属于照明产品
,特别涉及一种全彩和双白光多合一的智能照明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照明智能化,市场对灯珠和支架要求的多样化,采用全彩和白光不同方式组合会呈现不同灯光效果,为了达到全彩和白光不同技术效果,一般都是通过贴上发不同光的灯珠,而灯珠的制作成本较高,很难满足不同色光的变化需求,而且其制作工序繁琐,生产效率较低。
[0003]因此,研发一种能将全彩色和双白光合一的智能照明支架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一种全彩和双白光多合一的智能照明支架,该智能照明支架能根据需要发出不同色温、不同颜色的两种白光和三基色RGB控制的全彩色的光,且相互之间独立控制,可以满足用户的各种不同的发光需求,能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灯光效果,适用性强,且制作成本低廉,制作过程方便快捷,智能控制效果好。
[0005]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全彩和双白光多合一的智能照明支架,包括金属基片,所述金属基片上分为三个发光区域,其依次包括能独立控制发光的第一白光区域、全彩色发光区域和第二白光区域,所述第一白光区域和第二白光区域上分别均对应设有第一白光支架管脚和第二白光支架管脚,该第一白光支架管脚和第二白光支架管脚分别与两种不同颜色和色温的白色发光二极管对应连接,所述全彩色发光区域上设有六个管脚,分别是两个绿光支架管脚、两个红光支架管脚、蓝光支架管脚、其分别与三基色GRB发光二极管对应连接。
[0007]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白光区域发光的第一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全彩色发光区域发光的第二控制电路以及用于控制第三白光区域发光的第三控制电路,各控制电路之间相互独立设计。
[0008]作为上述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白光区域与第一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正极白光二极管S1和负极白光二极管S2,所述正极白光二极管S1和负极白光二极管S2与两个第一白光区支架管脚对应连接形成回路,达到发光效果。
[0009]作为上述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全彩色发光区域与第二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相互独立控制的绿光控制电路、红光控制电路和蓝光控制电路,其中绿光控制电路包括绿光正极二极管G1、绿光负极发光二极管G2以及对应连接的两个绿光支架管脚形成回路;所述红光控制电路包括红光正极二极管R1、红光负极二极管R2以及对应连接的两个红光支架管脚形成回路;所述蓝光控制电路包括蓝光正极发光二极管B1和蓝光负极发光二极管B2以及与之对应连接的两个蓝光支架管脚形成回路,由于GRB三色6个支架管
脚都是独立控制,根据不同需求组合成想要的效果。
[0010]作为上述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白光区域与第三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三控制电路包括正极发光二极管W1、负极W2发光二极管,所述正极白光二极管W1和负极白光二极管W2与两个第二白光区支架管脚对应连接形成回路,达到发光效果。
[0011]作为上述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白光区域、全彩色发光区域和第二白光区域从上至下依次排布。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所述的全彩和双白光多合一的智能照明支架,其能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发出两种不同色温、不同颜色的白光,和由GRB三基色光组合而成的任意的彩色光,且相互之间独立控制,其智能控制效果好,同时能满足客户不同的发光需求,发光效果好,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全彩和双白光多合一的智能照明支架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全彩和双白光多合一的智能照明支架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全彩和双白光多合一的智能照明支架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全彩和双白光多合一的智能照明支架俯视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的全彩和双白光多合一的智能照明支架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全彩和双白光多合一的智能照明支架,包括金属基片10,所述金属基片10上分为三个发光区域,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能独立控制依次包括能独立控制发光的第一白光区域1、全彩色发光区域2和第二白光区域3,所述第一白光区域1和第二白光区域3上分别均对应设有第一白光支架管脚11和第二白光支架管脚12,该第一白光支架管脚11和第二白光支架管脚12分别与两种不同颜色和色温的白色发光二极管对应连接,所述全彩色发光区域2上设有六个管脚,分别是两个绿光支架管脚13、两个红光支架管脚14、两个蓝光支架管脚15,均对应的与三基色GRB发光二极管连接,用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0021]此外,为了能较好的进行独立控制,本技术所述的全彩和双白光多合一的智能照明支架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白光区域1发光的第一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全彩色发光区域2发光的第二控制电路以及用于控制第三白光区域3发光的第三控制电路。
[0022]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白光区域1与第一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正极白光二极管S1和负极白光二极管S2,所述正极白光二极管S1和负极白光二极管S2与两个第一白光区支架管脚11对应连接形成回路,达到发出白光的效果。
[0023]所述全彩色发光区域2与第二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相互独立控制的绿光控制电路、红光控制电路和蓝光控制电路,其中绿光控制电路包括绿光正极二极管G1、绿光负极发光二极管G2以及对应连接的两个绿光支架管脚13形成回路;所述红光控制电路包括红光正极二极管R1、红光负极二极管R2以及对应连接的两个红光支架管脚14形
成回路;所述蓝光控制电路包括蓝光正极发光二极管B1和蓝光负极发光二极管B2以及与之对应连接的两个蓝光支架管脚15形成回路,由于GRB三色6个支架管脚都是独立控制,根据不同需求能组合成想要的灯光效果。
[0024]所述第二白光区域3与第三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三控制电路包括正极发光二极管W1、负极W2发光二极管,所述正极白光二极管W1和负极白光二极管W2与两个第二白光区支架管脚12对应连接形成回路,达到发出白光的效果。
[0025]本技术中,上述三个控制电路能独立控制,这样在实际发光时,三个不同的发光区域可以相互无干扰的进行发光,两白色发光区域可以根据需要发出不同色温、不同颜色的白光,全彩色发光区域则通过三基色RGB发光二极管进行调节以发出不同彩色的光,能做到不同色彩灯光的多样变化,可以满足用户的各种不同的发光需求,能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灯光效果,适用性强,且制作成本低廉,制作过程方便快捷,智能控制效果好。
[0026]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彩和双白光多合一的智能照明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基片,所述金属基片上分为三个发光区域,其依次包括能独立控制发光的第一白光区域、全彩色发光区域和第二白光区域,所述第一白光区域和第二白光区域上均对应设有第一白光支架管脚和第二白光支架管脚,该第一白光支架管脚和第二白光支架管脚分别与两种不同颜色和色温的白色发光二极管对应连接,所述全彩色发光区域上设有六个管脚,分别是两个绿光支架管脚、两个红光支架管脚、蓝光支架管脚、其分别与三基色GRB发光二极管对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彩和双白光多合一的智能照明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白光区域发光的第一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全彩色发光区域发光的第二控制电路以及用于控制第三白光区域发光的第三控制电路,各控制电路相互独立设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彩和双白光多合一的智能照明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白光区域与第一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正极白光二极管S1和负极白光二极管S2,所述正极白光二极管S1和负极白光二极管S2与两个第一白光区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保清熊林权张继仁石红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木林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